APP下载

循环经济视角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

2015-11-03于善波满佳胜韩乐江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于善波+满佳胜+韩乐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竞争力关键支撑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但是在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耗的代价。分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弊端,探讨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1-0037-02

一、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最先提出的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这种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就是所谓的污染零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强调生产过程是“产品—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倡导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循环经济要求产业集群推行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循环、企业之间生产过程循环和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循环,这有利于节约资源和大大降低环境污染,是实现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成为解决产业集群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提升产业集群持续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多赢的新型发展模式。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障碍分析

1.产业集群发展不平衡,合作意识淡薄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集群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区域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并没有处在一条水平线上,表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一些沿海省市的集群产业发展得较迅速,其他大陆内部的省市发展较薄弱,沿海地区的产业相对集中,产业集群的模式也比较多元化,在纺织、电子、机械、高科技高技术等产业领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大部分地区比较有优势的产业还没有形成各企业之间的关联统一发展。产业集群应该向趋同性发展,确立一个发展目标,通过各企业各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起到一个推动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作用。

2.产业内部层次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高

我国除沿海地区,大陆内部一些省市自然资源丰厚,资源种类繁多,在产业集群的建立上能够做到一个很好的依托。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高新技术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不是很大,其余各行业都是以自然资源为发展基础,尤其是对煤炭资源、石油资源、电力资源、金属等资源的应用。单一模式发展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少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循环利用,甚至没有资源循环利用的概念,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利用初始化状态。从该种模式中可以看到,企业的结构相当不完善,产出成品的档次是很低的,基本没有技术支持,不能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只能扮演一个生产者的角色,无法成为集群产业中的主角,不具备持久的发展能力,不能进入崭新的领域,没有核心竞争力,并且缺乏先进理念的指导。

3.技术支持不到位,创新意识匮乏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集群产业,都是以中小型企业的集合为主,无论是以技术支撑的企业,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的企业,都存在这种状况。由于观念落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技术转化率低等原因,我国企业的清洁技术供给与需求仍然存 在较大差距,大多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链接技术薄弱,不同企业之间由于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的差异使得产业链难以耦合;而同一产业的产业链所涉及产业类型单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匮乏,我国再生资源的回收率很低,能够实现或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的相关技术发展滞后。

三、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1.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源头实现节能低碳的最有效途径,“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是实现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低碳经济模式是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和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这一模式已经开始向各行各业延伸。要想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的产业集群,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尤其是要妥善处理企业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关系,针对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系统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各领域的重视。要从推行低碳经济入手,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改变企业经济格局,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大力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达到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目标。

2.加强各企业之间的关联性

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之间的关联和合作,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各企业之间建立合作,来发展某一个共同的项目,这样就形成了竞争,一个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是否激烈,完全取决于这些联合企业自身的综合能力,若企业自身的综合能力本身就很强,自然就会为这个链条提供强有力的推动性。各个区域之间的地域特色不同,资源不用,竞争的优势也就不同,加强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就能够达到共享。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在合作中得以体现,企业独立性发展中很少能对这种困难进行妥善处理,需要企业相互合作,技术上进行多交流多沟通,确定一个有效的措施,共同应对困难,这样不仅会提高企业应对难题的能力,还会大大减少处理环境所带来的成本问题,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大有帮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业集群占有的份额和关注度都会大大提升。

3.引入集群中介机构

在产业集群内实现循环经济,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交易费用(主要是搜寻成本)的增加,中介机构的存在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过程中,需要在集群内部建立信息中心、鉴证机构等中介组织,降低企业搜寻谈判的成本,同时建立监督机构,来降低企业之间执行合约的费用和违约带来的风险。另外,管理委员会还可以统筹设立产业废物交换信息系统,促进集群参与者交流产业废物信息,使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得以切实施行。

4.集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实施集团带动战略,依托现有企业,以产品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配套协作关系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生产水平,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吸引力强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发挥规模效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比例合理,结构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群,以此推动工业污染的治理,使其尽快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我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在产业资源上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形成产业生态链群。并通过政策上的扶持和引导,大力发展模范龙头企业,让企业享有一定的平台去沟通交流,形成上下游企业进而关联产业聚集在一起的产业集群联盟。还需建立健全产业集群长效机制,用合理激励与有效监督为我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有助于循环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郗永勤,张弟.循环型产业集群——内涵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制[J].工业技术经济,2010,(3).

[2] 马驰,顾杰锋.循环经济背景下浙江产业集群转型思考[J].北方经济,2008,(10).

[3] 左晓敏.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互动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1,(1).

[4] 何东.论区域循环经济[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王艳涛.循环经济背景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人民论坛,2012,(17).

[6] 王欢芳,胡振华.产业集群低碳化升级路径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2).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