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学第一课怎么上?

2015-11-03边楚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第一课机房开学

编者按: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反映,他们在实际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了一些疑惑,急切地需要“高人”来指点迷津。本栏目的开设,旨在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解疑答惑,引领教师们与时俱进地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其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将重点聚焦课堂教学,针对教师普遍关切的问题,通过具体的案例分享“高人”的课堂教学智慧、教学艺术,以及独到的课堂教学方式,给教师们支支招。近期,我们首先邀请特级教师边楚女坐镇本栏目,为大家指点迷津。栏目首篇,正值开学之际,很多教师都关心《开学第一课》的设计和实施,那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

开学第一课是非常重要的一课。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以国家高度为立意,拍摄制作《开学第一课》大型公益节目,供全国学生观看学习。而每位教师,面对新学生、新学年,也会精心设计开学第一课。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呢?鉴于信息技术课程授课环境的特殊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建议开学第一课先不直接讲教学内容,而是把目标定位于熟悉环境、了解师生、明确方向、树立规范。下面我以自己设计的《开学第一课》为例,与各位教师分享上课体会,在共识框架内寻求改革和突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的《开学第一课》共分为九个环节。

做好课前准备

最迟在上课前一天,就应打扫机房、检查设备,上课当天再次确认软硬件。课前,我会先播放一个欢迎学生的创意画面,让学生一进入机房就有美好的感觉。另外,我还会事先准备一些好听的歌曲。今年的备选歌曲有李健的《袖手旁观》、李荣浩的《小芳》、邓紫棋的《喜欢你》、A-Lin的《爱》、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马頔的《南山南》、岳云鹏的《五环之歌》等。美妙动听的歌声会让每个人的心情很愉悦,舒缓初次见面的小紧张。

为了让课前音乐成为“美美与共”的常态,我会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动态填写自己喜欢的歌曲,这样,今后每个班在上课前,都能听到他们的专属歌曲。

引导学生就座

课间,我走出机房,从四楼往下看,学生从远处缓缓走来,随着身影渐近,他们的脚步踏进了让人心动或开怀的歌声中。我站在机房的长廊上,注意到他们脸上的惊喜和笑容。由于彼此有点陌生,在快速的眼神交汇中,他们会问:“老师,位置怎么坐?”我说:“按照教室的位置编排就座。”可能教室的座位与机房的座位编排不一致,我会引导学生,让他们尽快坐下来。有些学生可能自我意识比较强,或在初中养成了随意就座的习惯,这时,教师则要拿出温柔又决断的执行力,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管理能力和不容置疑的气场。

精心设计导语

当学生坐定位置后,我轻扫全体学生,一句“上课”有力地吐了出来。在“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的招呼声中,一种威严的仪式感在教室里弥漫,学生会不自觉地安静下来。行文至此,我突然想起了顾城《门前》的一句诗:“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这瞬间迸发的诗意情怀被这样的开场白打断了……

同学们,你们好,非常高兴在瑞安中学这个美丽的校园、神圣的课堂与你们见面。成为一名高中生了,这对每位同学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起点有新的追求,我预祝同学们有新的进步和新的发展。

《孙子兵法》中有句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句话为我们今天的第一课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脚。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面对亲切而陌生的我,面对可爱却又陌生的你,面对似曾相识的信息技术课,我想同学们肯定和我一样,都有了解彼此的冲动。同时,为了让同学们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方法,培养更全面的信息素养,我们开学的第一课就从一个关键词“认识”开始。

认识是一个动词,它后面跟的是一个宾语,也就是一个对象,那这个对象是什么?——你、我、它,且这是站在你们的角度说的,“你”指教师,“我”指同学们,“它”(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

希望以上的课堂导入语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当然,教师们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必要时可以加入互动。课堂是灵动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会、总结。

教师自我介绍

一番动情的开场白后,认识教师应该成了学生的第一需要,这时,一个有创意、有文化、有温度的自我介绍必不可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可以与技术相结合,演绎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介绍。

今年,我本想录个小咖秀进行一番自我介绍,由于我没有上镜的充分自信,只好作罢。我用我名字的原创诗句作了简单介绍,可能说得很有诚意,效果不错。

课堂需要弹性,在几分钟的正襟危坐后,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我的联络信息是这样呈现的:我的E-mail——在163网站上申请的,用户名为zjbcn。根据这个信息,我布置了一个操作任务:新建一个文本文档,并重命名为机号加中文名,在文档中输入教师的正确E-mail,保存文件后提交。这个简单的任务除了让学生动动电脑放松一下外,还有三个设计意图:一是考查学生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养成命名习惯,因为以后的作业命名都是“机号加中文名”这种形式;三是让学生了解作业提交方式。

提交作业后,我及时做了点评,指出命名不规范的地方。在查看学生的E-mail时,发现部分学生有错误,顺势提出“信息素养”这个词。同时,在提交作业时,我只作简单提示,让学生自己研究怎么提交作业,这为今后落实我的自主学习教学理念埋下了伏笔。

获取学生信息

首先,我通过一个小网站让学生填写基本信息,包括机号、姓名、QQ号码、获奖情况、爱好等。学生填写好后,除了能了解其基本情况外,我把每个班的电子座位表也快速制成了。其次,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素养,让这节课更有信息技术课的韵味,我展示了这样一个PPT页面(如下图)。随后我问学生:对于这些陌生的词,你最想了解哪个?自己上网去搜索理解一下吧!再次,几分钟后我跟进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在这些词里再添加一个词,你会加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激活学生信息技术生活应用和知识储备,了解他们在生活中与信息技术的接触面,并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信息技术世界。

粗略介绍课程

课堂行进到这个环节,我并没有浓墨重彩地推出这门课程,只是说:信息技术课程到底是怎样的一门课程?到了高中,你们可能需要重新认识。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是一门有用、有趣、有为的课程。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坚定地表达对学生的教学承诺,明确教师的责任和追求。这个环节无需说太多,来日方长,扎实地上好每节课是对课程最好的阐述。随后,我重点介绍了课程的评价方式:①过程性评价——学习态度、课堂常规和作业完成情况。②终结性评价——期中、期末等考试。③参加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④与通用技术课程一起作为浙江省7选3技术选考科目。⑤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学习机房礼节

信息技术课一般都在机房上,所以必须要有一些规范让学生适应机房生活。很多教师会制定机房守则,但说教式的语言对学生并不受用,建议可以更接地气、更人性化一些。另外,第一节课不必面面俱到,因为学生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提出太多规范的话,效果反而不好。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在今后的课堂中根据学生的表现对症下药,实现动态管理。这一环节我主要与学生分享了六大机房礼节:①屏幕控制是信息技术课常见的师生交流方式,如果不小心打断了你,please hold yourself!Thank you!②在教师讲解期间,如果电脑出现问题,请举手示意,看同桌屏幕或等教师讲完后再举手,please dont yell。③机房不欢迎饮料、水和面包等食品,因为这些东西会让电脑感到不安。另外,U盘等外部设备也不允许带入,你至少应该听说过病毒的强大。④请尊重电脑,不要在电脑上上演动作片和技术大片。⑤电脑死机时,需要重新启动,你会了吗?⑥离开机房时请退出所有程序,电脑和你一样也需要课间休息。

做好今后准备

为使今后的课堂更有序,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管理要求和学习理念,在课堂结束之际,我向学生提出了三点“温馨提示”:①按座位表入座。②上课地点:甄综楼405机房。③每节课要带的东西:一是硬件,包括教科书、一支笔和匆忙的脚步;二是软件,包括良好的学习态度(Attitude),自主学习的头脑(Brain)以及合作、创新、分享的品质(Character)。

为保证管理的长效性,以后的每节课我都会及时检查学生各项常规落实情况,特别是硬件落实情况。对迟到的学生记录在案,并及时了解原因,督促其改正。

课堂未完待续

我的课堂结束语是这样的:同学们,北岛有诗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而我想说的是,一切的美好都因为我们期待美好,让我们今天的相逢成为彼此努力的第一课,谢谢同学们,我们下节课再见!

课堂结束后,我立即检查学生的关机整理情况,并做好登记,以便下节课及时反馈。

后记:

开学第一课很重要,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这一课切忌用力过猛。第一课激情满怀,做了一些承诺,定了很多规范,喊了不少口号,但如果后面的课平淡无味,承诺无法兑现,规范没有落实,口号流于形式,这样的开学第一课的定位实施和可持续发展就有问题。开学第一课可以有与学生初次见面的几分热情和豪情,但更多应展现教师的常态功夫,回归课堂的自然本真。

同时,信息技术课的开学第一课切忌一节课讲到底。课堂需要一张一弛的节奏,教师也要保有一份对学生的同理心,你讲得多学生不一定领情,让学生多一点自我体验、自我思考、自我认同,教学效果会更好。所以在做教学设计时,开学第一课要尽可能地安排学生操作、互动或思考,让其真正同步到课堂中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警示我们,开学第一课提出的规范和要求不能只停留在第一课。今后的每节课我们都要落实好课堂常规,动态地开展问题诊断和解决,实现闭环管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机房学习生态,为课堂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希望本文能给一线教师一些启发和思考,同时也希望教师刷新即存经验,植根学生长远发展,与时俱进,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根据校情、班情、学情和个人特色,个性化地演绎属于自己的“开学第一课”。

猜你喜欢

第一课机房开学
论岸桥机房无焊接化改进的优势
上好“开学第一课”
开学啦!
开学了(2)
毕业第一课:钱钱钱钱钱
科学第一课
浅析现代信息化机房建设策略
小狮子的游泳第一课
开学啦!
管理学校机房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