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

2015-11-02郑南辉

新课程·上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增强体质体育活动教学改革

郑南辉

摘 要:大课间的体育活动,是小学和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针对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作为落实体育实践活动的主要结构,在小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无疑是提高我国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小学中,针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自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而这也成为我国培养孩子自我行动能力的主要形式,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增强自身的体质,则成为现在课改的主要工作重心。

关键词:教学改革;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在针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上,特别是耐力、爆发力等方面的指标,需要严格地控制中小学生中的肥胖现象,同时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的视力问题,也应该做出相应的举措来促进现代教育的落实。而在大课间的体育活动落实中,我们主要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任务和生活状况进行适当的课间活动。

一、课间活动的改革目的及意义

中国自21世纪之初,青少年的视力和体重问题就成为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而伴随着教学制度的逐步完善,在对其体育锻炼上,也都有对应的体育课。但是体育课每周比较固定,不能做到每天都运动,所以,利用大课间进行体育锻炼,则成为我们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办法。

首先,在大课间活动期间,学生可以在操场集体进行身体锻炼,做体操、跑步等均可,大课间25~30分钟的时间,在活动期间,可以舒缓上课的僵直肌肉,同时缓解神经的紧绷状态,眺望远方,能够更好地保护视力。按照我国过去的教育制度来看,这种劳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控制学生的身形,确保今后的成长中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

其次,在城市和农村中,所呈现的问题还不太相同。城市中,一般学生在家里都会看很长时间的电视,其休闲的时间多一点,做家务的次数要少一点,其饮食条件好一些,所以出现肥胖儿童的比例也比农村的大一点;农村由于要在家跟着做农活,自身的体质要比城市孩子好一点,但是由于最近几年的经济结构变化,其体质健康方面也让人担忧。

最后,我们分析的还是学生在体育课活动期间的自身发展,在张扬个性的过程中,通过对现在体育活动的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好地完成现在素质教育的任务。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和补充,进行素质上的教育培养,改善中国现阶段的中小学生体制问题。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管理应用措施,应该更好地保证活动中的安全。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功能

在中小学生大课间展开的体育活动,在缓解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身体疲劳中,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压力的排泄。作为缓解学生自身压力的一个课间活动,不应该加重学生的压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生觉得课间操会让他们更压抑,所以我们在进行课间活动的改革中,应当具备以下几点功能。

1.教育功能

在课间时间,主要是针对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培养学生自身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培养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时期。所以加强这个时候的体育锻炼,能够很好地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控制。

2.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其实就是指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健康”的理念,让其知道体育运动是工作的根本,只有保证自身的健康,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而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师生一起做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也培养了两者之间的情感,增进彼此的了解,让其能够明白其中的平等性,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预防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作为一种疏导性的课程,课间活动并非没有任何的意义,其作为一种生活上的导向,是促使学生完成高强度学习的根本。

3.辐射功能

我们这里的辐射功能,其实是说利用多姿多彩的工作来感染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其主要还是将体育运动作为主要的载体进行学校体育教学的推进,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建设,这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辐射功能方面,我们可以理解课间活动是刺激学生自发地发展自身能力的一种辅助课程。在多姿多彩的课间活动中,让其对周边的一些事物获得偏向性的热爱,从而完成在工作中的导向,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4.潜在功能

潜在功能是指以体育运动为主要的发展背景,以传统的课间活动来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提高课间体育的利用价值,这样能够更好地对课间体育活动进行认知,在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世界观、价值观以后,进行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

三、课间活动在小学大课间的实际应用

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在实施新型课间活动的过程中,要保证活动具有创新精神,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体育的热爱。而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自觉活动能力。

首先,我们在创新形式上,通过对学生的天性培养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在其感兴趣的项目上进行鼓励,这样对其整体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在允许的情况下,让家长和学生一同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增进两代人之间的情感,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操作能力,更好地理解父母,也能够让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继续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就从死板的单一教学变成了多方面的散射教学。

其次,在创新的内容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进行特征上的强化,对现有的运动项目进行创新,能够极大地创新教法以及简化规则,在教材的理解上,我们主要通过对简化规则上的优化,再进行相应的小学场地建设。据教育部调查,在很多地区,因为活动的器材不足,很多学生在大课间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体操活动来保证体育运动。而体操活动比较单一,让热爱活泼的小学生觉得更加压抑。所以,配置新型器材,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最后,在民族特色上进行一定的遵守,某些地区有一定的习俗,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习俗来促进其发展。比如蒙古族以摔跤为特色,那么就可以在小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摔跤比赛。同时根据一些地区的娱乐特点进行踢毽子、跳绳等娱乐活动。

四、课间活动建议

在现阶段,我国在中小学体育建设中还没有加大投入力度,所以在全国范围内的体育器材建设上,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在今后的体育场地器材上,应该加大投入,这样能够更好地保障体育器材的建设需求。而在学校的社区家庭服务中,也应该落实学生体育锻炼,而这也是我们提倡学生课间活动的根本目的。

在开发民族特色传统的体育建设项目上,也应该加强多样化的建设,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实际功效上的建设,更好地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在民族特色项目上,也能够极大地增强自身对民族的热爱之情。

积极地引导大课间体育活动,这样作为社会实践的切入点,我们应当确定其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建设,是具备长远的眼光的,而在针对学生的活泼爱动特性,更应该正确地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现代化社会的建设,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改革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很好地保障小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而课间活动,应该顺应学生的发展天性进行引导。如果还是像过去那种强制性地做课间操,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自身发展,并不利于其发展。我们在吸取教训以后,通过改革,利用新型的课间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让其能够更好地全方位发展,这对于整体的发展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自制体育器材,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能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创造性思维,这样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顺霞.影响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及对策[J].体育师友,2013,36(2):55-58.

[2]王浩龙.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验研究[J].价值工程,2014(21):267-268.

[3]廖丽仙.泉州台商投资区中小学大课间活动现状与发展对策剖析[J].体育时空,2014(10):56-57.

[4]王丹.武汉市城区中学“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实施现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

[5]陈颖悟.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产生、现状及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6]魏历慧.论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0(2):117-119.

猜你喜欢

增强体质体育活动教学改革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视力之痛 增强体质不应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