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15-11-02赵启迪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创新

赵启迪

摘 要:当今社会,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新媒体的日益壮大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接收的多方面使得教育的形式变得简单而枯燥,教育内容也变得不够具体实用,教育者们对于新兴技术掌握不到位等,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锐减。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现阶段我们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育内容在新媒体中的吸引力,使其更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0005702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困难

1教育内容被新媒体弱化

这里所说的教育内容的弱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首先,纷繁复杂的信息逐渐埋没了主流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早些年,学校教育工作者往往会将教育内容事先选择好,并在教育过程中将其放在最显要的位置。而在当今新媒体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来源途径多种多样,使得学生的选择余地变大,导致学生无法辨认真正的教育内容。其次,来自于新媒体的信息错综复杂,真假难辨,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这些错误的信息完全背离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线,阻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对学生造成身心的伤害。

2教育方法不适合虚拟空间的特点

在新媒体日益普及的今天,教育方法也应以新媒体为载体,与时俱进,要适应虚拟空间信息传播的特点。那么,信息在虚拟空间中传播有哪些特点呢?首先,每一个个体都是信息源。其次,信息传播的渠道多、速度快。第三,信息的传播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四,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地位平等。然而,目前对于这些特点和优势教育者们并没有充分地去利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其实可以作为传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信息源,所以完全可以把教育内容直接输送至大学生,而现阶段却是将这些教育内容直接输送至教育者。其次,信息传输本身的优点是渠道多,速度快,在具有其自身的优势时,也滋生了潜在的问题,大学生往往用很短的时间接受新媒体所带来的教育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错误的信息,而教育者无法迅速地把握这些情况,进而对其进行正确地引导。第三,信息的传播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总体来说,其延展性、快速性,实际上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目前的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这种虚拟空间的可持续应用。第四,新媒体所营造的平等的信息传输氛围,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地位差异消除。过去,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除了书本便是教育者,而现在,学生可以从各种新媒体中获得知识和信息,这就使得教育者的教育地位弱化。新媒体的优点和优势很多,但是就目前来说,高校教育对新媒体这种信息传输的新方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大学生不适应信息社会新媒体信息多样性

新媒体的出现,固然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同时纷繁复杂的信息也带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大学生在享受资源的同时,会接触到其中的很多思想,进而对自己的“三观”产生严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是一触即发的,而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通过新媒体这个平台,大学生逐渐暴露出了自己的问题,例如思想的迷失,对于虚拟空间的控制能力较弱,等等。如何才能在信息社会中不迷失方向呢?首先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要树立在信息社会中自我教育的意识;另外必须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基本技能,也就是信息素养。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从侧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对于社会教育的迫切需求以及社会不能积极地给予他们一些正面教育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之路是很漫长的,因此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自己想要的教育内容,过滤掉糟粕,保留住精华,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育者缺乏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即教育者对于新媒体的认知了解以及运用能力。但当前教育者的媒介素养还比较缺乏。首先,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者原有的精神活动造成了影响,冲击了他们的政治立场、思想以及道德观念,等等,这又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态度、方法,最终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大多是老教师,对于新兴的新媒体技术不甚了解,学习和掌握的进程也相对缓慢,运用新技术的水平也有待提升。最后,教育者对于新媒体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并且几乎没有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教育者媒介素养的提升,对于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变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也必将会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1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创新

为了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打造有影响、有深度的博客品牌。近年来,博客的传播力度在逐渐增大,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可以建立富有个性化、实用化的博客群,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为教育者和渴望教育的学生提供一个公开的、平等的交流平台。具体是通过教育者撰写具有相关理论支撑的文章,可以有效解决大部分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再通过学生的反馈以及新出现的问题,师生之间平等地交流,共同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第二,可以建立一支依托于网络的学生评论员队伍。学生毕竟是高校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必然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发展一批学生骨干成为网络评论员,及时反馈身边同学的问题,通过这种平等的沟通交流,逐渐形成对社会主流思想的认同感。最后,要重视学校的教学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网络平台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应将其作为引导、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新媒体的教育模式相结合,让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升教育内容在新媒体信息中的吸引力

新媒体中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何让教育资源在其中脱颖而出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增强其吸引力,核心是让教育资源变得丰富多彩,让教育内容的传播途径和形式变得更为特别。教育内容呈现的途径要紧跟时代潮流,勇于创新。利用新媒体的固有的特点,使抽象的思想具体化,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形象化。善于利用图片、动画、音频等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更容易接受。新媒体对于新时代民族精神及力量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新鲜的形式注入到历经百年的民族精神及信念中,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历史使命感、责任感[1]。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新时代形势与政策的引导及教育,重视信息的实效性,尽量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内容及形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受到良性思想的引导,帮助其进步。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工作不会再产生抵触心理,相反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其相关理论,并把所学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而帮助他们度过一个难忘、有价值的大学生活。

3加深教育方法与虚拟空间信息传播特点的融合程度

既然新媒体具有虚拟空间的传播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也应最大程度地适合这个特点,尽量采取能发挥虚拟空间优势的策略,适应师生的交流以及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使教育更为专业化、科学化。首先,注重虚拟空间中正能量的传播。当今社会,正能量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虽然正能量只是思想上的东西,但是在关键时候甚至可以挽救一个民族。社会上正能量越多,阳光就越多。经常可以看到新闻上对于榜样人物的报道,利用信息社会对于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广泛性,越来越多的人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了这样的思想洗礼,进而对自己的行为起到了指引的作用。其次,把握引导学生的时机是相当重要的。这就需要教育者把握正确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导,或者通过校园舆论监督的方式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其趋向规范化。第三,要利用虚拟空间所体现出的持续性。当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利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持久深入的交流,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更全面、更专业[2]。最后,要积极地引导大学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信息源,让正能量在更大范围学生之间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婷婷.从微电影传播看微时代城市文化的构建[J].青年记者,2015,(3).

[2]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11).

(责任编辑:侯秀梅)  2015年10月第34卷第10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创新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