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体系的学校课程统整
2015-11-02白宏宽孙清亚
白宏宽 孙清亚
课程是实现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的基本内涵。离开课程,学校就是一座空壳。京源学校努力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系统整合和校本再造,逐步形成“纵向有效衔接、横向丰富多元”的“k-12”课程体系。
思考:寻找课程架构的依据
学校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来完成的,而学校的课程建设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服务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需要。
京源学校坚持“为人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而工作”的办学理念,学校将育人总目标确立为培养“具有‘真善美品格,有能力担当社会责任和创造幸福生活的高素质人才”。
2.基于“真善美”品格的核心素养及其课程架构
有能力: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力;适应社会、独立生活的生存力;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贡献的创造力。
负责任:服务社会,振兴中华。
高素质: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情趣高雅,人文与科学素养全面。
京源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科学素养、人文修养、艺术气质和创造能力。
在对教育规律进行了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京源学校提出了课程建设的三原则:(1)关注“全人”——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广、深厚、坚实的基础,德才兼备,人文与科学素养并重;(2)关注“差异”——以丰富的课程满足不同发展潜质学生的选择性需要,以特色课程培养有特长的学生;(3)关注“衔接”——发挥“K-12”体系优势,体现各学段相互衔接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实践:“k-12”课程体系的建构
1.建设横向、丰富、多元的“课程群”
以教育规律和学校课程建设的三原则为指导,京源学校主要从“国家课程校本再造”和“校本课程多元丰富”两方面,进行了以“丰富学校课程供给”为主的课程建设实践。
◆国家课程(基础性课程)校本再造,突出其主导性和基础性,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国家课程教育质量和实施效率,学校对其进行了科学、合理、有效的校本化再造。如语文学科:以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为培养目标,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的课堂学习;在完成教材教学的基础上,体现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开展学科综合性学习;以阅读为核心,提高阅读品味,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开设宽厚的阅读校本课程。
再如,文综学科和理综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1-12年级学习的连贯性,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结合时事,积极开展新闻地理、新闻历史、新闻政治的班级演讲、翱翔特别论坛等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小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实践活动,做到学以致用。
◆校本选修和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课程)丰富多元,突出其多样性和选择性
学校每天下午有60分钟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时间。学校提供5大领域20余门(类)校本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周一:社团与社会实践,周二:人文与艺术选修课,周三:自然与科学选修课,周四:体育选修课,周五:研究性学习和生涯规划。
◆特长培养课程,突出其连续性和专业性
学校在初高中都开设了美术特长班,使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可以在京源接受6年的系统美术培养;学校也和北京市金帆书画院合作,聘请名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指导。
2.建设纵向、有效、衔接的“课程链”
学校从人文、科学、艺术、身心健康与生涯发展等4个领域进行了中、小、幼一体化课程建设,初步形成了纵向有效衔接的“课程链”。
◆一体化阅读课程链
在人文基础素养培养方面,重点开发了中、小、幼一体化的的系列“经典阅读课程”,规定了幼儿园小班(3岁)至高中年级(18岁)各学段的阅读书目,编印中、小、幼国学经典课本各一册;制定了《中、小、幼一体化阅读课程实施纲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和鉴赏创造能力;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体化科学素养培养课程链——京源学生要做的450个科学实验和活动
学校系统设计与整合了一系列科学问题、科学实验和科学活动,初步构建了中、小、幼一体的科学素养培养特色课程体系,旨在保护学生好奇心和“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校在艺术课程中从音乐和美术两个方面开发了系列课程链,在中、小、幼同时开设了以音乐促进学生发展的实验课程,在北京教科院和北师大、首师大专家指导下开展了生态式艺术教育实验。在身心健康与生涯发展方面,开发了中、小、幼连续进行的心理成长辅导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学习能力培养课程等。
3.基于“三生教育”,开发“京源环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生教育”包括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探索我们的生存空间(包括太空,即天文),帮助学生理解生存环境、掌握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志,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生存空间对生活行为的影响,掌握生活技能、理解生活意义、追求幸福生活;感知环境中的生命现象,从而认识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把整个世界变成学生的课堂:“同心圆结构”课程
“同心圆结构”课程开发原理——即以家庭或学校为中心,向外延伸到社区、区域、中国、全球甚至太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围绕“天地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自己所处的环境或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与技能。
◆“环境教育”的一般模式
教育模式 教育目标 四元素 四层次
“关于”
环境 理解环境与我们的复杂关系的基础知识 纲要元素 生态学基础水平
概念意识水平
“通过”
环境 有计划地探索与调查自然资源,为学生提供第一手个人体验的机会 经验元素
美学元素 调查与评价水平
“为了”
环境 涉及环境的价值、态度和正面的行动 伦理元素 环境行为技能水平
总之,环境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环境意识,获得真切的环境经验并产生可行的环境行动。
◆基于“三生教育”理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京源学校选择“京源环境”项目,充分利用学校所处的环境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京源学校地处永定河古道上的地理环境特点出发,以“京源环境”为课程名称,突出一个“源”字,并以地理学科为核心,研究《永定河生态系统的历史演变》,包括“永定河水系变迁”“今天的永定河治理”“明天的永定河风光”等内容,进一步推进研究《河流与城市发展》,包括“永定河与石景山”“永定河冲积平面上的北京城”等内容,再进一步拓展到《河流与人类文明起源》,认识河流与四大文明古国形成的关系。此课程小可以从学校内的地质条件、花草树木的探究入手,大可以层层扩展直至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研究,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可以吸纳地理、历史、生物、政治、语言等众多自然与人文学科的教师参加,有利于“双肩挑”“两胜任”教师队伍的建设。
基于学校所处环境的探究活动,更易激发学生兴趣,在让学生感觉亲切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此课题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京源环境”课程实现了学校和自然的融合、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学校和社会的融合、学习和研究的融合。
4.基于“重大事件”,开发“现在进行时”课程
学校应该敏锐快捷地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将重大科技事件、社会热点事情及时转化为教育资源,并形成相应课程;抓住正在发生的社会热点,将其转化为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课题,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把当下正在发生的学校和区域及社会重大政治、经济、科技、自然事件,以及世界纪念日、重要政治及历史人物、科学家纪念日等作为资源,进行跨学科的自主课程设计,开发课程内容。
“现在进行时——翱翔特别论坛”特色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自然和人民生活的现实问题,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和对社会与自然的责任感;以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社会或自然事件为题材,学生通过收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料和相关知识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以论坛为载体,通过演讲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并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的一门特别课程。这门课程自2011年3月启动以来,全校师生高度关注,参与热情日益高涨,到目前共举办了40期,有4000人次参与论坛活动,320人次参与论坛发言。
5.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发“第三学期”课程——科学探索与人文考察活动
2013年,京源学校提出了“第三学期课程”的概念,即利用寒暑假及春秋季节的小长假,开展系统而丰富的科学探索与实践课程,积极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近自然、走进自然、走入社会、走向世界,开展科学探索、人文考察、艺术采风和创新实践等体验式活动。
三年来,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合作,开展了有关火山地质、海洋生物多样性、沙漠与草原、湿地、热带雨林、中草药、野生动物、昆虫、鸟类保护、植物分类与识别、高山植物的垂直分布、恐龙及考古、天文学、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建筑、茶文化、古街道测绘、城市建筑与排水、科学公园等科学探索、人文考察活动。
“第三学期”实践体验活动激发了学生发现自然之美、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创造的欲望,实现了“第三学期”的课程目标:(1)让学生在行走中了解社会,学会带着责任感投入学习和工作;(2)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世界,不断拓宽视野进而胸怀天下;(3)让学生在探索中增长本领,尝试把知识和能力转化成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4)让学生在体验中丰富人生阅历,给自己的青少年时代留下值得回忆的经历和故事。
十几年来,京源学校在“K-12”体系下,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科学而系统地构建“纵向课程链”和“横向课程群”,逐步形成学校“整体课程”,并以“整体课程”育“完整学生”,促进“完整学生”的核心素养(即科学素养、人文修养、艺术气质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实现“完整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