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英语成为育儿路上的“吗啡”

2015-11-02王青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10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吗啡母语

文_王青

别让英语成为育儿路上的“吗啡”

文_王青

王青: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专业硕士,应用语言学博士。具有二十多年第二语言教学经验,专注于中国孩子的英语教学问题,大量发表关于儿童英语教育、中美教育对比的文章。著有《别说你懂“英语启蒙”》等。

“在现实生活通过语言互动去带领孩子学会完成这些日常的事情,是帮助他们成长的好机会。如果只是用不承担交际意义的英语背景“噪音”去填满,就会在这些方面耽误孩子的成长,包括认知方面的成长。”

被渲染出来的外语学习“窗口期”

“窗口期”这个说话对于语言学习很形象,让人觉得好像有那么一个时间“窗口”,一旦时间一过,这个“窗口”就关上了,孩子的外语就再也学不出来了。近几年,不少父母对“起跑线”的考虑淡定了,可是这个“窗口期”却还是那么让人焦虑。

更准确一点表达,“窗口期”应该叫做“关键期”。原本是发展心理学和生物学里的概念,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引入语言学界,形成了一个“关键期假说”,试图来解释人类习得语言的过程。这个假说认为,人的大脑里有一些跟语言习得相关的生物机制存在,这些机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最迟到了青春期开始的时候就完全消失,因此人类出生的头几年是学会语言的一个关键时间,如果错过了就学不成了。

语言关键期的假设提出来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但是它在学术界也面临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不好证明。比如,要研究动物视觉的发展,可以在实验室里控制条件,在关键期不让实验动物得到光源刺激。但对于人类语言的发展却无法开展相应的实验,因此,即便针对“狼孩”的情况,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狼孩”自身的智力发展遭到了破坏,不能证明是错过了语言关键期。

正是因为“关键期”本身在科研角度不好证明,国内英语早教的巨大市场动力与父母们怕耽误孩子的心态相结合,便把“起跑线”和“窗口期”这样的概念放到了外语学习的首要位置上去了,甚至会一味强调错过了“窗口期”,孩子的外语就学不出来,或者是学得很费力这样的片面观点。形成的不良后果,便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拼命让孩子去早学。

“英语先行”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

这里对于什么叫“英语先行”、什么是正常的认知发展,采用常识性、共识性的概念,不再深究。人类孩童的认知能力有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这应该是没有争议的。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类语言是第一决定要素,也应该是没有争议的。这个语言,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一个人的母语。

要花力气去学、最后得到的结果还每个人水平不一样的第二语言,能不能在年幼孩子的认知成长过程中,承担主要的角色?大量的中国爸妈这样认为,或是这样梦想,这就是在追求吗啡的致幻作用而已。一个正常的中国孩子,应该沿着孩子成长的正常道路,发展各个方面,包括在语言基础上成长起来的认知水平。

“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正面、客观地明确第二语言只能处在“第二”这个位置上,智力开发也好、亲子感情也好、学习习惯也好,孩子成长所需要的一切,都是通过有血有肉的母语来做才最有效率。”

英语先行、或是早早地投入英语,必然在母语和认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挤出”效应,侵占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再具体一点说,目前中国一些少儿英语的“共识”操作,就是直接有害的行为了。列举几个非常明显的做法:

第一,“磨耳朵”。特别是低龄婴幼儿的磨耳朵,用噪音般的所谓“英语音频”侵占孩子生活,挤出了孩子正常应该得到的(母语)语言刺激,对于他们大脑的语言中枢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我们从国外学来的,对婴儿说话、甚至对胎儿说话,还有再大一点给孩子读绘本等等做法,都是为了加强跟孩子的交际。该加强的没有得到加强,再弄些个噪音去“磨耳朵”,孩子得到的语言刺激少于正常,这不是很可怕的事情吗?

第二,把孩子刷牙洗脸这些零碎时间都用英语音频占满。这同样是往水桶里灌水“输入”的逻辑,反正灌进去一点是一点,有朝一日就灌满了。在没有把学习者大脑的主观能动性考虑的前提下,“输入”这个概念在中国被理解得很片面,可以说就是给“填鸭式”学习方法换了个包装。它被一些爸妈当成了孩子英语里的“吗啡”,反正我给孩子“输入”着,“静待花开”就好了,如果学习效果不好,就再“加大输入”,这基本上就是一种镇痛致幻的做法。

不要小看刷牙洗脸这些日常生活内容,是孩子要一点一点学习的,也是成长的一部分。美国K年级很大的精力就用在教孩子怎么拿铅笔、怎么排队上厕所、怎么买饭,还有后来的怎么用剪刀、怎么系鞋带这些事情上。这些事情,包括怎么理解指令、怎么执行指令,伴随着孩子生理的发展和认知的发展,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都应该在交际互动中进行。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部分,也是他们语言和认知发展的一个侧面。

我们需要尊重人类孩子大脑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不应该简单地拿他们当流水线上机械操作的工人对待。在现实生活通过语言互动去带领孩子学会完成这些日常的事情,是帮助他们成长的好机会。如果只是用不承担交际意义的英语背景“噪音”去填满,就会在这些方面耽误孩子的成长,包括认知方面的成长。

第三,父母一方抽出来,只跟孩子说英语。不论这一名爸妈的英语有多强,毕竟孩子生活在中国的环境里,碰到吃喝拉撒睡这些生活细节,或是疼了痒了这些感官描述,再碰到今后更抽象层面上对人对事的理解,就都自然地隔了一层,如同隔靴搔痒。这样隔了一层来带孩子,势必在孩子的(认知)成长方面拉后腿。

第四,一些网上晒出来的孩子,在学龄前就能英语“自主阅读”。美国小学母语教育,大约在4年级才是分水岭,孩子从此走上通过阅读学习知识(read to learn)的道路。平均水平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不够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是谈不上的。大多数国家制定的6岁、7岁这个入学年龄,显然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孩子的认知能力在这个年龄段才到了可以认字读书的水平。

学龄前,把还不具备阅读理解的认知能力的孩子们的精力,扯向一个拼音语言,通过大量地听音频,然后跟着大声念出来的做法,看似听到了孩子的琅琅书声,其实孩子未必理解。不但挤占母语和其他方面的成长时间,而且就英语阅读自身来说,过早集中于处理具体的抽象文字符号,孩子在理解力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发展,也自然要受到影响。

综合来看上面几条,还有其他一些目前中国普遍存在的“共识”做法,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大人“好操作”。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这些做法,大人就是跟着某个书单、某个线路图、某些“资源”,然后,开足水龙头,灌吧,最多在旁边记录一下流量和时间。

所有的教育,孩子都应该是第一位的,一定要以“学习者中心论”为出发点,才能做得好。第二语言的学习,又特别地倚重语言的交际性和社会性,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出发点更加重要。把大人理解的“理想状态”施加到孩子身上,是一个主客颠倒了的思维方式。

有意思的是,当我把以上观点分享之后,在引发不少人思考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玩的现象:不是说太小了学英语不好吗,我们就学奥数。这下好了,估计要弄成“学前奥数”了。其实道理是相通的,孩子的成长要尊重规律。

你并不靠英语吃“国际饭”

事实却是,在中国轰轰烈烈的外语早教大潮中,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问题被忽略了:孩子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

会有一批父母对这个问题感到奇怪,孩子还小,先学着嘛,想那么远干什么呢。另有一批父母喜欢说一句更具代表性的话,叫作“不是学不学的问题,而是怎么学的问题”,这句话听起来挺雷厉风行的,好像很有执行力。其实这两种观点都很盲目,前一种是弱势的盲从,就是看着别人都学,心里不踏实,也先跟着学了再说;后一种是看似强势的盲目,有点霸王强上弓的味道。把这两种盲目的做法剖析开来看,都出现了一个关键的逻辑障碍:如果外语学习的目的不明确,那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需要投入多大精力来学习等具体判断就不好做出。如果这些基本判断不明朗,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的情况,就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那就要苦了孩子了。

源自一个育儿论坛的“您为孩子确立的英语最终目标是什么”调查统计显示,选“英语成为孩子的第二母语,可以流利使用”的占到了四成以上,远远超过其他项。可是流利使用,怎样才算流利呢?很多人说,可以自由阅读原版书,看电影不要字幕,跟外国人自由交流等等。可别小看了这些要求,就算是英语专业辛苦毕业出来,也未必能达到。其实,第二语言的水平永远也达不到母语的程度,学习者永远要表现出系统性的“偏误”(具体在后面部分谈)。如果把英语的学习目标设定为一个实际上无法实现的目标,结果会怎样?就会盲目地学习。

第二语言的学习,特别地倚重语言的交际性和社会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出发点更加重要

母语口头语言的习得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第二语言则无法享受到这个先天优势

在现实生活通过语言互动去带领孩子学会完成这些日常的事情,是帮助他们成长的好机会。图为王青和儿子在一起

另外,中国目前出现的对孩子英语的无限投入,其实还指向了一个主要目标:学好英语将来好吃上“国际饭”。

现在的世界,全球一体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地球迅速“变小”的同时,中国跟世界的交流与互动也越来越密切,中国孩子有大量的机会出国留学、留在国外工作,在国内就业将面临更多机会进入外企、跨国公司工作,或是具有更多的国际商贸机会。这些“国际饭”一般具有相对丰厚的收入和面向世界的开阔视野,也使得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憧憬着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吃上“国际饭”。那么,作为一个中国孩子,靠什么优势来竞争到一碗“国际饭”呢?

靠学好英语,很多人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人们都希望通过掌握英语这门世界上最通行的语言来有效地跟上国际化的脚步,融入世界。如果我们能够冷静地思索一下这个“不假思索”的问题,看看如果一个中国孩子的英语学得好极了,就真的能成为对国际企业有吸引力的人才吗?就能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占得先机吗?如果跨国公司寻找的只是英语好的人才,他们当然是回到英语国家去找了。

作为一个中国孩子,将来能吸引他们的却恰恰是对中国的了解,以及通过母语功底建立起来的世界观、知识面、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一切使之成为有价值人才的基本因素。英语,不过是确保这些跨国人才能一起共事的一个交际载体,就像许多写字楼里的职员脖子上挂的那个工作牌,是一个有自己的名字和照片,能够打开电子门禁的IC卡,确保你在公司里畅行无阻而已。

让第二语言处在“第二”的位置上用自己孩子母语发展的过程去套第二语言的发展,这几乎是年轻父母们本能的做法。不但普通父母,整个外语教学界甚至语言学界,在第二语言习得学科形成前,往往也是这么做的,这是外语教学最大的泥潭。通过网上交流,我意外地发现,好多人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母语,什么是外语,更谈不上注意二者发展过程的不同了。

母语一般定义为人类个体出生后从周围语言环境中直接学到的语言,又叫第一语言。一个人除了母语以外的所有语言,则被统称为第二语言。关键差别在于,母语会在很短时间内自然习得,而且大家达到一个差不多的水平;而第二语言的发展则体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其水平永远处在一个中介语的状态,不管多努力,最终也达不到母语的水平。

生活里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会两种或几种语言的人称作“双语人”或“多语人”,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绝对的“双语人”是不存在的,一个人的大脑里一定有一门处于控制地位的强势语言。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小小年龄的新移民到了美国后,英语是学得没有口音了,可是原来的母语会越来越弱,还可以看到,大龄的移民或留学生,英语总要比原来的母语欠缺那么一点。

之所以讲这些,就是为了明确一条最简单的逻辑:在中国的孩子再怎么给他们灌英语,一旦学校的汉语学习全面铺开,原本就是母语的汉语挟着由书面语学习而带来的智力发展红利,必然要取得绝对的强势地位,再不要去追逐培养绝对的“双语”孩子那样的幻想性目标了。

目前,中国少儿英语里最大的误区也就在这个范畴里,综合起来看会带来以下三个层面的危害:第一是试图像学母语一样学外语;第二是不知不觉就给孩子定下了“双语人”这个无法达到的目标,就注定了要把孩子引向永远学习而不是即时使用的方向;第三个层面则是更极端的,叫母语给外语让路,把二者对立起来,有的表现为会一点英语的父母拼命跟孩子用英语对话;有的表现为在学前小功课压力开始之前一心学英语;更甚者,就有一个明确让汉语先牺牲一下的意识了,要让低龄先解决难学的英语。

现如今的低龄孩子教育圈子里,还流行着“英语启蒙”一说。“英语启蒙”这个中文表达,在笼统指向学校正式英语教育之外开始的零起点英语学习的同时,也在潜意识里悄悄地把人们的理解引向了童蒙进入学堂学习师资的层面,有意无意地就把学校教育的模式加到低龄孩子身上,却忽视了人类婴儿是从环境中自然习得母语口语这个生物本性。

美国小学使用的学习英语的“神奇”方法,和中国传统上用《三字经》教童蒙识字的启蒙有一个很关键的共同点,就是孩子的口头语言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了,如果没有了这个前提,这样的“蒙”是启不了的。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已经享受不到母语发展中口头语言自然习得的先天优势。

事实上,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正面、客观地明确第二语言只能处在“第二”这个位置上,智力开发也好、亲子感情也好、学习习惯也好,孩子成长所需要的一切,都是通过有血有肉的母语来做才最有效率。父母们要根据孩子发展的具体情况,在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的前提下,帮助他们进行外语学习,同时还应该注意处理好英语学习跟孩子全面成长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吗啡母语
勘误:
母语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母语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