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及跖筋膜牵伸训练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
2015-11-02黄吉利潘捷赵鸿声
黄吉利 潘捷 赵鸿声
跟腱及跖筋膜牵伸训练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
黄吉利潘捷赵鸿声
目的 观察跟腱及跖筋膜牵伸训练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 跟痛症患者6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予以跟腱及跖筋膜牵伸训练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对照组(32例)予以单纯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并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及4周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疗效优良率(88.9%)高于对照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腱及跖筋膜牵伸训练治疗跟痛症疗效满意。
牵伸训练 跟痛症 视觉模拟评分
跟痛症为骨科及疼痛科常见疾病,通常指由跖筋膜止点炎、足底脂肪垫炎、跟骨骨刺、跟骨高压症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跟周疼痛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1]。跟痛症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痛点肾上腺皮质激素注射、体外震波、康复手法治疗、外用非甾体类药物、中药外敷、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跟腱及跖筋膜牵伸训练对治疗跟痛症的意义尚未被完全认识或未被重视。作者应用牵伸训练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治疗跟痛症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本院门诊治疗的跟痛症患者68例。纳入标准:(1)足底、足跟或跟内侧结节有压痛。(2)排除跟周急性外伤及肿瘤病理性改变。(3)排除跟周感染性疾病。(4)同意按照指导方法进行牵伸训练并定期复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6例,其中跟骨骨刺13例、跟腱滑囊炎7例、跖筋膜止点炎5例、跟骨脂肪垫炎5例、跟骨骨膜炎3例、跟骨高压症3例。对照组患者32例,其中跟骨骨刺12例、跟腱滑囊炎6例、跖筋膜炎4例、跟骨脂肪垫炎5例、跟骨骨膜炎3例、跟骨高压症2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二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就诊时均常规行标准跟骨侧轴位X线片检查,排除骨折以及病理性骨病变,通过临床检查排除跟周感染可能。观察组患者应用跟腱及跖筋膜牵伸训练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北京诺华制药公司)外用治疗。牵伸训练方法:(1)跖筋膜牵伸训练:患肢屈膝,用双手握住前足使之背屈,使足底跖筋膜有一定张力,维持2s后放松,重复这一动作。(2)跟腱牵伸训练:患肢伸直,以绷带绕过足底牵拉使踝关节背屈,维持跟腱有一定张力,约2s后放松,再次重复这一动作。训练2~3次/d,20~30min/次。对照组患者予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就诊时标记压痛点,并告知以压痛点为中心周围3cm范围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3次/d。治疗期间如有不适需随时复诊。
1.3疗效优良率判断标准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2周及4周时复诊,以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准对疼痛进行评分。优:无痛感,局部无压痛,行走正常。良:基本无痛感,局部无明显压痛,行走基本正常。有效:痛感缓解,压痛减轻,行走接近正常。无效:痛感与压痛均无明显缓解,行走困难。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x±s)
2.2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n(%)]
3 讨论
跟痛症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机制较为复杂,跟骨脂肪垫炎、足底跖筋膜附丽止点炎、跟骨骨刺、跟骨高压等因素均可导致跟痛症[2]。手术治疗并非跟痛症首选治疗方式,其通常被认为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3]。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治疗跟痛症可能有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局部外用药物常作为跟痛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也有报道表明采用中药烫洗治疗跟痛症获得一定疗效[4]。局部外用非甾体类药物较中药外用更为常见,非甾体类外用药物对于此类局限性疼痛有明确疗效,但足跟及足底部位较特殊,其皮肤角质层较厚,降低了药物的渗透率[5],该部位外用药物的渗透率明显低于其它部位,部分患者使用外用药物效果不理想,有研究[6]认为在特殊部位需采用各种理化方法提高药物渗透率以增加疗效。本资料表明采用单纯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跟痛症疗效优良率71.9%,明显比外用于其它部位的疗效差[7]。
家庭牵伸训练对跟痛症治疗的临床意义尚未被完全认识,家庭训练的方式简单、时限自由度较高,是适合门诊患者的康复训练方式。有研究表明跟腱及跖筋膜牵伸训练通过缓解腱组织及筋膜紧张减轻疼痛[8],牵伸训练利用反复牵伸舒展、组织重新塑形的原理,缓解跟腱及跖筋膜挛缩,扩展筋膜及周围组织,减轻局部炎症,增加组织长度、改善组织弹性、提高足底承载力。虽然跟痛症的治疗方式逐渐增多,但跟腱及跖筋膜牵伸训练仍然为治疗跟痛症的重要手段[9]。单纯外用非甾体类药物难以获得满意疗效,但外用非甾体类药物后再进行牵伸训练可缓解初始训练中的不适感,提高牵伸训练的依从性,因此外用非甾体类药物可作为牵伸训练前的辅助手段。
1Sawyer GA,Lareau CR,Mukand JA.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el and plantar foot pain.Med Health R I,2012,95(4):125~128.
2Lawrence DA,Rolen MF,Morshed KA,et al.MRI of heel pain..AJR Am J Roentgenol,2013,200(4):845~855.
3Rosenbaum AJ,DiPreta JA,Misener D.Plantar heel pain.Med Clin North Am,2014,98(2):339~352.
4孟凯,于子云,李刚.中药烫洗治疗跟痛症临床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6(22):54~55.
5Anushree H,Ajay KB.Peptide and protein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Drug Discov Today Technol,2012,9(2 ) :147~154.
6Zorec B,Becker S,Rebersek M,et al.Skin electroporation fo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the influence of the order of different square wave electric pulses.Int J Pharm,2013,457 (1):214~223.
7田春英,成云芳,吴朝晖.局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骨关节炎的调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2,7(6):466~468.
8Bolívar YA,Munuera PV,Padillo JP: Relationship between tightness of the posterior muscles of the lower limb and plantar fasciitis. Foot Ankle Int 2013,34(1):42~48.
9Looney B,Srokose T,Fernandez-de-las-Penas C,et al. Graston instrument soft tissue mobilization and home stretching for the management of plantar heel pain: a case series.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2011,34(2):138~142.
430015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