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补偿策略

2015-11-01武娜

教育界·下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英汉翻译

武娜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并非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然而一种语言文化中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要花很大力气解释,这种文化上的不对等就是文化缺省。本文拟结合英汉翻译中的例子,探讨文化缺省的概念内涵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种补偿策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英汉翻译实践,促进中外交流。

【关键词】英汉翻译    文化缺省     补偿策略

1 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社会活动,是日常交际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它在推动文化交流、构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变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中西方民族在地理、历史、宗教信仰以及哲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一种语言文化中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成了“语义真空”,这种文化上的缺失或者不对等就是文化缺省。下面本文将从文化缺省的概念内涵、形成原因以及补偿策略三方面予以初探,以更好地促进英汉翻译实践的顺利进行,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 文化缺省的概念内涵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由于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享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知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省去一些对双方来说不言而喻或不言自明的文化信息。(王大来,2010)必要的文化缺省既提高了表达的效率,也增加了内容的可读性。但是,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源语作者与译语读者并不具备相同的认知域和文化结构,因此,对源语作者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事实,对译语读者来说则会成为“语义真空”。正是这种文化缺省给翻译实践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和挑战。正如著名翻译家王佐良(1987)所说:“翻译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中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却要花很大力气解释。”翻译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两种语言形态、语式风格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顺应,而在于如何补偿源语相对于译语读者来说缺省的文化成分,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融合。

3 文化缺省的成因

文化缺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成因是复杂多样的,本文只对影响最大的三种原因加以讨论。

3.1 生活环境的差异

由于东西方生活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各不相同,这必然会导致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出现。比如绝大多数译者都将英国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译为《西风颂》,但这只实现了源语与译语形式上的对等,是一种表面的忠实。事实上,由于东西方民族自然地理位置的差异,对西风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西方民族看来,西风是春天的向导,是希望与美好的象征;而在我们眼中,西风给人以寒冷、萧条、破败的感觉等。因此,当中国读者看到《西风颂》这一诗名时,就会困惑作者为什么会对西风进行歌颂。显然,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英汉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也没有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成分进行适时地补偿,使译语读者难以建立起语义连贯。

3.2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的差异也会对东西方民族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从而导致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出现。比如,《红楼梦》中的经典名句“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杨宪益先生就曾把它译为 “Man proposes , Heaven disposes”, 很显然就是受我们母语文化的影响。在汉文化中,“天”就是崇高、神圣和伟大的象征。而西方民族崇尚基督教文化,在他们心中只有神或上帝(God)才是法力无边、无所不能的,而“Heaven”一词则多指天国或天堂, 与汉文化的意味相去甚远。所以说,当西方读者看到“Heaven”一词则会茫然失措、不知所云,有时甚至会对原文产生误解。可见,译者如果不能补偿源语中缺省的文化成分,则不利于译文的正确解读。

3.3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社会习俗、生活习惯等方面也都存在着差异,这必然也会导致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出现。比如,汉文化中经常会用“满腹文章”“满腹经纶”等来夸赞人的学识,若译者直译为“a bellyful of essays” “ a bellyful of scholarship”时,译语读者就会感到莫名其妙,毕竟读者不会将学问与腹部联系起来。事实上若将其译为“to have ones mind full of essays” “to have ones mind full of scholarship”则会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可见译者如若不能消解翻译中的文化缺省成分,则必然会导致译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另外,汉饮食文化中的“饺子”、“粽子”“煎饼果子”“狗不理包子”“麻婆豆腐”“冰糖葫芦”等,英语中都没有对应的词,甚至都没有近义词。同样,西方文化中的“pizza”“hot dog”等在中文中也找不到对应。这些都是由于文化缺省给英汉翻译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4 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

文化缺省的存在给翻译实践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因此探寻如何补偿源语相对于译语读者的文化缺省成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此主要讨论三种补偿策略:

4.1 译语替代法

译语替代法指的是当源语信息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应表达,即译入语中出现词汇空缺时,就会用译入语中相近的词语替代表达。这种替代方式以译语文化为归宿,对译文中的文化缺省现象进行了有效的补偿, 使得译入语读者消除了理解上的障碍,获得了与源语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同时也使得译文的表达比较地道、生动。比如,汉语中“落汤鸡”在英文中的对应表达为“a drowned rat”,“缘木求鱼”对应的是“seek a hare in hens nest”, “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对应的是“lead a dogs life”, “挂羊头卖狗肉”对应的则是“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 “母老虎”对应的是“lioness”。可以看出当译入语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意象或出现词汇空缺时,就会用译语中类似的表达代替。这样目的语读者就获得了与源语读者类似的感受,也使译文表达得更为生动地道。

但这种方法有其明显的缺陷,过多地归化对原文文化是一种损害,因为它不仅屏蔽掉了源语中的文化,还剥夺了译语读者了解源语文化的机会,而且,它还可能使读者误以为两种文化之间并无差别(陈剑波,2011)。事实上若将上面提到的“seek a hare in hens nest”译为“鸡窝寻兔”的话,汉语读者也是能够接受的,这样的话不仅领会了原作意思,还丰富了译入语的表达,使读者获得了文化上的享受与探索,促进了中英文化的交流。

4.2 解释性译法

解释性译法指的是当源语信息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应表达,并且译入语中又没有相近的替换词语时,这时译者会采取解释性或描述性的译法,即要兜个圈子才能说明白。这种补偿手法能使译语读者对原作的大意有所了解。比如舒展文的《钱钟书与杨绛》一书中曾写到“钱先生周岁时‘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得名‘钟书”。“抓周”一词是典型的汉文化特色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因此有译者便采用了解释性译法,将其译为“he was told by his parents to choose one thing among many others”,这样便消解了文化缺省给译语读者带来的阅读障碍。

但是,解释性译法往往会使异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消失殆尽,不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另外,它较为冗长,也可能使译语读者产生排斥甚至厌恶感,不利于文化交流。正如译界前辈所说的:“有些词能解释,但解释不能够完全代替翻译。”而“解释”则往往是译者对付文化缺省的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张蕴婷,2010)

4.3  直译加注法

直译加注法是那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译入语表达中却找不到对应词时经常采用的一种诠释手段。译者通过直译加注,一方面尊重了源语文化,彰显出源语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大量的注释又使译入语读者清晰明了,获得了文化享受和交流的双重享受。比如巫宁坤就在《<再生的凤凰>:忆沈从文》一书中用直译加注法巧妙地处理了文化缺省现象。他将具有典型的中华文化的特色词“章草”直译为 “ZhaoCao”,并在后面加上注解:a cursive hand formerly used in memorials to the throne.直译加注法的使用既降低了译语读者的阅读难度,同时也彰显了异质文化的特色,是一种不错的补偿手法。

但直译加注法也有其明显的缺陷。比如直译加注法往往冗长,会阻碍译语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译文更加贴近源语文化,因此即使加上注解,译语读者可能也会觉得译文晦涩难懂,不易接受。不过无论如何,直译加注法意在保持原作的风姿,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5 小结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活动。但是由于中西方民族在自然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缺省也成了翻译实践最大的障碍。译者作为沟通不同文化的使者,就必须要采取多种补偿策略来消解文化的不对等。译语代替法、解释性译法以及直译加注法就是极其重要的三种补偿手段。其中,译语代替法和解释性译法以译语文化为归宿,对译文中文化缺省现象进行了有效的补偿,有利于译语读者减少阅读障碍。但过量补偿又往往会损害源语文化,不利于保持原作风姿。直译加注法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有利于彰显源语文化特色,使译语读者获得文化享受。但它有时也因晦涩难懂、注解冗长而不受读者欢迎。因此,译者在进行文化补偿时,要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加以选择,以提高翻译质量,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剑波.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补偿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4).

[2]王大来.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的补偿策略与方法[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

[3]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文化重构[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7 (6).

[4]王佐良.翻译: 思考与试笔[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5]杨国燕,张新民.英汉互译过程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

[6]张蕴婷.英汉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探析[J].语言文学研究, 2010 (8).

猜你喜欢

英汉翻译
头韵的英汉翻译在《学术英语》的实践和研究
《英汉翻译》课程育人探索与实践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
浅析英汉翻译中“文化词汇”的翻译方法
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
母语负迁移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及其解决策略
动态对等理论在传记文学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研究
英汉翻译中的意象转换与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