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结构设计课程实践化教学研究

2015-10-31梁冠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选题结构设计案例

梁冠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工程结构设计课程实践化教学研究

梁冠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工程结构设计是一门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必修课,其实践环节至关重要。以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高职类学生的实际情况,依靠实际工程案例,提出改革措施。结果表明:工程结构设计的实践化教学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显著的成效,达到了修能至用的目的。

工程结构设计;实践化教学;教学过程研究

工程结构设计课程是高职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工程结构设计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工程结构问题的简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工程结构设计不仅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而且是提高分析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但是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再加上其计算内容较多,连贯性强,与其他课程相比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土建类专业的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难学、难懂;换言之,工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该专业的整个教学成效,影响到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

一、高职院校工程结构设计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结构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效果普遍不好,一方面由于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致使学生的积极性不强,主动性不够,提交的成果存在思路不清,严重脱离工程实际;另一方面,教师没有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任务书往往是从网上下载的,只做了简单的部分修改;再加上教学指导时,师生之间缺少交流渠道,难免出现设计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课程设计选题不好。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题目往往来源于网络,没有原创性,特别是不是从事结构设计的老师很难从设计院获取实际工程的设计图纸。另外,即使个别老师工程经验丰富,能够搞到实际的工程案例,做成设计任务书,但是很多年题目一成不变,设计内容难免会与当前新修订的设计规范有冲突。

第二、课程设计指导枯燥乏味。

目前的高职院校工程结构设计课程大多沿用传统的课堂模式,由老师讲解设计步骤,学生按照教材及规范完成设计任务。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没有主动性,难免有闭门造车的嫌疑。

第三、学生成绩评定时缺少独创性考核。

目前,由于在实践指导时师生之间缺少交流沟通,教师不了解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工程,最终只能通过学生提交的成果来评定成绩,学生提交上来的成果千篇一律,往往班里只有几种版本,部分同学相互抄袭。

上述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到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无益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工程结构设计课程实践化教学的内容及设计思路

针对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跟踪并找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用到的设计知识,经过适当的加工提炼,做出选题内容,其设计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1 工程结构设计课程实践化教学流程图

三、工程结构设计课程实战化案例

(一)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认识实习并选题

认识实习对高职类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到实习工地,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认识“梁板柱”的外形概念,以及功能、配筋效果。这种认识实习只需安排一天时间(按6学时计)就行,学生不仅能够真正了解构件的形状尺寸,为下一步的构件设计验算打下基础,而且对高职类学生来说比在课下看书自习效果要好的多。

另外,提前告知每位学生,要认真思考问题,对看到的构件,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用照相机拍下来,回到教室后,这些照片可以当做课堂讨论的资料,同时也为拍摄照片的同学选定题目方向,下面两幅图就是学生拍摄的。

图2 学生拍摄的破坏效果图

对学生在选题时的疑问,教师一定要查阅资料并认真解答;同时,通过这种他们关心的现象引导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的解决方法,即:配筋计算、连接计算、裂缝验算等。

(二)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教师对每位学生的选题进行评估,题目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计算量要适中,这一过程大概需2-4学时。

然后,学生亲自收集并查阅课题所需要的资料,如,构件尺寸、材料参数等,这一过程让学生周末进行。

最后,是指导设计环节,大概需要一周时间,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咨询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教师的指导工程进行评价,这个评价最终提交到教务处并影响教师的年终考核等级。同时,教师对每位咨询问题的学生也要进行量化评分,计入学生的学期成绩评定中。

(三)案例设计总结

通过一学期的案例教学试点,总结如下:

1、选题的重要性。案例选题一定要做到两点要求,一是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二是选题一定是来自于实际工程,不能夸大或降低计算标准。

2、设计题目难度的重要性。每位学生都有一个自己拍摄的照片,在从中提炼题目及设计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设计内容不能过大,因为一是学期总学时的限制,二是学生最后不能完成任务,会打击其积极性;同时,设计内容也不能过小,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实际的计算能力。

3、实习指导环节师生讨论的重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知识,大胆地进行思考,并积极与教师讨论,既然照片是自己拍摄并精心选取的,说明学生对该课题还是感兴趣的,那就鼓励并调动其积极性,参与到激烈讨论氛围中。

四、总结

工程结构设计是一门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必修课,其实践环节至关重要。以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高职类学生的实际情况,依靠实际工程案例,提出改革措施。结果表明:工程结构设计的实践化教学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显著的成效,达到了修能至用的目的。

[1]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8,(1):22-24.

[2]国家标准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曹正文.把握案例教学的几个关键点[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46-49.

[4]毕重,聂淼鑫.《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案例教学[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6):131-133.

G719.21

A

1671-5993(2015)03-0060-02

2015-07-12

2014年度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规划课题,项目编号:BCB14048。

梁冠军(1983-),男,安徽涡阳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生,注册建造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及施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选题结构设计案例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BIM结构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