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艺术与传媒教育的融合之路
——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丁海宴专访
2015-10-31刘文清
本刊实习记者|刘文清
探索艺术与传媒教育的融合之路
——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丁海宴专访
本刊实习记者|刘文清
本期栏目主编:徐文静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以项目带教学,以应用设课程,以实践促改革。”丁海宴说。
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介生态,面对资金短缺,师资薄弱的办学困境,他会开出怎样一张“处方”?看传媒艺术类大学的创新与突围。
“与其培养人才,不如挖掘欲望。”王甲佳说。
他创办的“O2O主题私塾”,掀起了企业界在线学习的新模式。
“打破时空界限,随时随地学习,这是镝次元正在做的事。”王琼说。
她创建的镝次元微信学习沙龙,以数据新闻为核心,定期举办跨界研讨。
学习型互联网社群悄然兴起。
融媒体时代已然来临。媒介间的界限由清晰变得模糊,打通与共融成为媒体创新发展的必然途径。融媒体海量传播、资源共享、双向互动的基因,给传媒业界带来新机遇,也引发学习模式的新改变。本期策划试图从传媒院校、企业与社群三个维度,呈现融媒体时代学习模式的新景观。
丁海宴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传媒学院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曾发表《电视艺术观念研究》等多部专著。
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新闻发布会上,电影《旗》获得最佳导演、最佳儿童片和最佳音乐三个奖项的提名。该片是由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导师梁明教授带领该院研究生在广东实地拍摄的一部电影,也是该校走“以项目带教学,以应用设课程,以实践促改革”特色培养道路的实践成果之一。
“作为一所年轻的民办大学,同那些百年老校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要想追上甚至超过他们,我们只能走一条自己独特的路,走一条改革创新的路。” 自2014年3月履职以来,河北传媒学院(以下简称“河传”)常务副校长丁海宴一直在思考的就是要走一条不一样的传媒教育之路。
面对资金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等国内民办高校普遍面临的困境,河传如何突围?在传媒技术快速迭代,媒介生态日新月异的今天,传媒艺术类院校如何实现技术、艺术与传媒的融合?
丁海宴教授接受本刊专访,详细讲述河传探索艺术与传媒教育的融合之路。
育人模式:重估传媒的概念,培养实践性人才
《中国传媒科技》:最近梁明老师带领学生制作的电影《旗》获得了金鸡奖的三项提名。河传提出“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的育人理念,这样的育人理念是如何提出的,河传在办学过程中又是如何贯彻这个理念的?
丁海宴:你所提到的问题,其实涉及一个根本,就是我们怎么认识传媒,认识艺术。艺术类院校要想办的好,办的有特色,首先需要对它的行当、它的教学范围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是传媒艺术类学校,那么我们应该对传媒和艺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人们今天对传媒的认识就像早期时候对电脑的认识一样,这种认识一定是在不断变化的,一定是在过程中不断的让人有新的理解。
对艺术的认识也大抵如此,对艺术的理解也是一个过程中的概念,而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我们强调要尊重规律,但要创造道理。尊重规律就是按照传媒的规律、艺术的规律去做事;创造道理,就是不断的去丰富和完善这些概念。
河传是传媒艺术类院校,做传媒做到艺术的境界才是最高的,我们的传播是艺术类的传播,是艺术上的教育,可以用艺术去解释它,它是弹性的。艺术也是这样,艺术最高的境界就是创造、创新,在艺术的长河中什么都在变,只有两个字没有变,就是“创造”。这也是我们做教育应该深刻理解的东西,也就是发展变化。
再回到学校,“把学生推到舞台,把舞台搭到社会”的育人理念,我认为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定位,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实践不应该仅仅是在学校,还应该是在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去韩国考查,韩国人在一个峡谷里建了一排房子,那些房子都是给学生创业用的,起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叫“梦之谷”,这些学生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所以他们在毕业的时候就能很快融入社会,这也是河传正在做的事情。
《中国传媒科技》:据我了解河传也有一个“梦之谷”——河传文化创意产业园。
丁海宴:是的,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
河传产业创意产业园区设在栾城新校区,占地6000多平方米,目前有22个工作室、16家文化企业和3个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已成为集大师工作室、创业孵化基地、创意文化生产中心、校企文化创意合作基地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创业园区。园区里面设有专家聚集的大师工作室区、校企合建的公司办公场所和工作基地以及创业孵化基地区等。创意产业园被评为河北省十大产业集聚区之一,成为河北省政府重点扶持并资助的文化产业单位。
《中国传媒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河传的实践教学是怎样连接的?
丁海宴:刚才我们谈到的电影《旗》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比如业界有一个项目,需要创造一个品牌,那么我们共同来策划,策划和制作的过程就是学校教育学生的过程,因为前两年要有扎实的基础,后两年就要和业界融合在一起,一些业界的成果直接作为我们的课程内容,这样学生就能更快进入业界。
而且创意产业园“产学结合”的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民办高校“资金短缺”和“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通过与合作单位共建项目,共同研发课程,借助外力,弥补我们资金短缺、缺少国家财政支持这块短板。而且,在这种项目化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青年教师与学生一起快速成长起来,成长为“双师型”的人才。
《中国传媒科技》:期间是学院主导这些项目还是让学生和企业自由的配对?具体是怎样的运营模式?
丁海宴:文化产业园有很多的接口,这些接口面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只要能够对接,企业和学院就可以展开合作,这些对接和培养方案是相关联的,在哪个专业,哪些课程是可以和企业对接的,企业通过项目和学校对接,对接后的成果可以作为学生的作业,这些都纳入我们的培养方案当中。
《中国传媒科技》:除了创意产业园之外,河传还建设了若干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工作室,比较有特色的有哪些?
丁海宴:实习基地建设是基础。比如精英集团的天明公司,表演方面是全方位结合的,几百部戏基本都有我们的学生参与,这就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其他的基地如中国动漫考级中心、三佳购物、河北音乐广播等。
教学改革:改革要自上而下,实践的同时要抓基础
《中国传媒科技》:以前师生就是一个传授的关系,而现在,师生从一个面对面的关系转变为一个同向的关系,一起面向未知的未来,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转变?
丁海宴:这一点上,美国人做得最好,因为他们有杜威,一个实用主义哲学家,他很多的思想是很实用的,比如在“做中学”,这个实际上就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这种模式的改变是带有颠覆性的。
跟拍照片一样,你在课上告诉学生一二三,可能没人去听,你让他去拍,他拍的一塌糊涂,你拿过来告诉他一二三,他立刻就记住了。原来我们“学中做”,现在我们“做中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它符合我们这个行业的教育,不仅在“做中学”,还要在“做中创”,在做中去创造。
这种教育模式的改革是需要自上而下去实施的,需要相应的制度保证,需要相应条件的储备。单一的老师只能做一些试点的改革,例如新闻传播学院可以作为一个试点,但是推开就需要学校方方面面的制度保障。
《中国传媒科技》:对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来说,传媒艺术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丁海宴:在媒介融合的今天,无论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传媒艺术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技术、艺术与传媒教育的融合。我们一直在探索这种融合的可能性。为了与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便于学生向应用型发展,学校把34个本科专业合理整合,构建了专业群,即:2个主专业群,一是以传播学为龙头的传播类专业群;二是以影视艺术为龙头的艺术类专业群。3个融合发展的专业群,一是IT技术与传播(或艺术)融合的专业群,二是管理学与传播(或艺术)融合的专业群,三是多种语与传播(或艺术)融合的专业群。在这些专业群中,各专业课程相互交叉、融合及延展,摆脱了“单一专业”孤立发展的老路,使毕业生更加适应文化产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办学思考:创新管理模式,壮大师资力量
《中国传媒科技》:您认为接下来河传在教学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除了来自传媒大环境以外,是否还有来自同类院校的挑战?
丁海宴:通过我校这次本科评估也可以看到,像我们这样年轻的学校,其实更应该重视内涵的建设,有的时候走的太快,就会后劲不足。还有一个就是师资问题,像我们这种年轻的民办学校,25岁的和60多岁的老师最多,这就是大家所说的“2560现象”。师资的问题根本在于如何创造条件让人才留下来,必须创造优质条件吸引优质人才。
《中国传媒科技》:针对这两个问题有没有应对措施?
丁海宴:在师资方面,学校应该有一些留住人的条件,也就是说先把土壤培养好。让老师看到未来,有可成长的空间。
针对师资力量薄弱这个问题,我们还通过借助外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一是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从业界直接引进46名业务骨干,成为我校的专任教师;聘请业界技术能手600多人作为兼任教师,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同时改造现有教师队伍,采取“下厂拜师”、校内培训、考核技能和作品展示等办法,使自有教师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二是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把校内实验实训场所、专家工作室、大学生创意产业园区与校外实习基地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目前建有虚拟演播厅、语音实验室等17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配置大画幅相机、航拍等高档次仪器设备;建有由国际设计协会主席、德国设计专家郎格尔、表演艺术教育家梁伯龙等28个专家工作室;还有刚才我们谈到的创意产业园和校外实习基地。
展望未来:去创造,去研究,未来如宇宙般无垠
《中国传媒科技》:您认为传媒教育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有多大?
丁海宴:空间无限大,就像宇宙无边无际,特别是传媒,未来永远无法预料。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未来肯定是走向多元,你不能用一个定义去定义所有的事情,所以就要用融合的观念去理解传媒这样的大概念。
如今的摄影师不仅要会拍片子,还要会写,会采访,会编辑。传媒业界变化确实是很大,技术会改变传媒的方式,技术的迭代对业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变化往往无法预料,你只能跟着它的变化去了解它。
《中国传媒科技》:在未来的河传办学过程中,哪些是需要变的,哪些是要去坚守的?
丁海宴:变化是绝对的,而不变是相对的。首先,很多理念要变,理念一定要走在前面,按照传媒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我们说的不变也是相对而言的,在某一时间里,按照这个模式去运营,但是以后,我们要否定这个模式,或者丰富它,或者调整它,去适应另外一个模式。艺术最害怕的就是被定义,在艺术院校,其实作为学生应该是最享受的,但是我们的老师总是说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应该”是靠不住的,当年的应该和今年的应该是不一样的。
《中国传媒科技》:最近,李锦云校长提出了河传的一个新的办学定位:办一所创业型大学,怎么理解创业型大学?
丁海宴:我对“创业”的理解就是“创造”。你不能光说你是创造型大学,你的课程体系,你的教学方法,全方位都应该是创造性的。这个大学方方面面都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一批只会考试的,能够拿很好的分数的人才,老师更多地是让学生去创造,而不仅仅是解释课本。创业型大学确实是非常好的概念,当然实施起来会非常艰难,但我们只有奔着那个目标去发展,教育才有出路。
《中国传媒科技》:那您觉得咱们学校距离这个创业型的大学还有多远?
丁海宴:可能中国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所能够真正称得上是创业型大学的院校,这是一个新的概念,一个新的理念。当然这个是很艰难的,要改变师资的结构,教学理念和模式。但这是一个很好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教学改革才可能一步步去推进。
《中国传媒科技》:“如何办大学”?“办怎样的大学”?您对这两个问题是怎样思考的?
丁海宴:我当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做副院长时就是这个思路,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培养他,当然,最终要培养一种创造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个不是在唱高调,虽然这个调子是最高的,如果每所学校都是创造型大学,那这个国家就了不得了。
中国如果要想在未来保持快速发展就一定要重视教育,而教育不能墨守陈规,教育的观念一定要变。
《中国传媒科技》:请您展望一下五年之后河传的样子。
丁海宴:在采访的开始,你提到《旗》这部电影,它其实说明我校师生的舞台实践趋近成熟。学生不但艺术舞台上获得了实践经验,而且从社会舞台上学到了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我校的年轻老师和孩子们创作热情非常高。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点,树立自己的特色品牌,景泰蓝制作、古建修复、影视制作等10多个项目与文化产业成功对接,成为学生学习实践的舞台。学生创作的一些短片,比如《勿忘国耻》,不但引爆网络,而且分别在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等比赛中获奖。
除此之外,我们与河北马西雅影视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反映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集体先进事迹的电影《一诺千金》,获得第21届金鸡百花奖电影节优秀作品展演奖;与河北话剧院合作拍演的大型政治体话剧《寻找李大钊》,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与北京成语故事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大型儿童益智古装电视剧《中国成语故事》已完成125集,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和发行仪式;与河北天明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排演的10余部城市轻喜剧,每周的四、五、六在石家庄人民会堂上演,已演出200余场次;微电影《面包师的理想》获得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大赛“最佳剧本奖”。
一个有生命力的大学一定是一所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大学。民办大学的灵活机制是实现创造力的保障。
展望河传的未来,未来一定很美好,传媒教育领域潜力巨大,学校本身也充满活力。当然,美好的展望要建立在艰辛的劳动和刻苦的研究之上,要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