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研共同体: 专业成长的“温馨熔炉”

2015-10-30孙建顺

体育教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共同体反思体育

孙建顺

摘 要:新北区体育教研共同体组建以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其四大保障机制、五大运行方式,扎实有效,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造就了一大批体育教学精英和业务骨干。体育教研共同体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温馨熔炉”,优秀教师成长的“摇篮”,教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教学难题的“攻坚室”。

关键词:新北区;体育;共同体;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9-0060-03

一、体育教研共同体的组建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学科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其校本教研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注与重视。然而,一般学校的体育教师人数较少,担任同一教材的体育教师更少,难以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研修效果也可想而知了。笔者所在的常州市新北区,共有22个建制小学,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有1500人,体育专职教师达6人,学生人数最少的学校只有500多人,体育专职教师只有2人,全区小学平均体育专职教师只有4人左右。同一个学校同一年级一般由一位体育专职担任,平行班较多的学校一般由2人担任。每当校本教研时,寥寥几人围坐一起,氛围、效果较差。全区一共有6位区级以上体育专业骨干教师(这儿特指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教师),分布在6所小学,骨干教师引领与示范的缺乏,制约着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学校领导重视体育发展,校长或主任参与体育教研,但是作为非体育专业的领导,他们也只是从教学法的角度大体谈谈意见,一旦遇到体育专业问题,他们要么回避“不谈”,要么就是装样子“乱指挥”。以上这些情况,制约着我区体育学科的高速发展。

二、体育教研共同体的基本情况

基于此,新北区教研室审时度势,从去年起,大胆对现有教研体制进行改革,将全区22所小学,按学校的区域、规模和师资,选派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担任共同体组长,指派共同体所在学校校长为行政责任人,整合组建成四个体育教研共同体。所谓体育教研共同体,就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以教学研究部门为依托,以骨干教师为示范,把地域相近的学校联系起来,以一个学校作为研究基地,其他学校齐参与,通过对话、合作、切磋、交流、研讨等方式,组织区域内体育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究、专题攻关和其他教研活动,以资源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新型教研“联合体”。

三、体育教研共同体的保障机制

为了规范体育教研共同体的运行,我区以“领导参与、专家引领、骨干带动、板块融合、强弱搭配”为原则,以4所共同体所在学校为基地,将全区22所小学布点在基地学校中,以“一个研修网络平台”(图1)为载体,以基层学校的体育教研活动(区规定双周五上午为校级体育教研活动专用时间)和教师自主学习为“两翼”,用“三级行政线”(即区教育局、基地学校校长和非基地学校校长)来加强组织管理,用“三级业务线”(即区教研室、基地学校和非基地学校教科研负责人)来加强业务引领,用“四项保障机制”(图2)从计划、过程和考核等各个环节规范管理,保证共同体研训工作有序、高效运转。

1.政策保证

区教育局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共同体的运行方式和各种政策。文件规定,学校在排定体育课程时,周五上午一律不安排教学任务,单周五上午为共同体活动专用时间,双周五上午为学校体育教研组专用时间。体育教师参加活动,学校提供一切便利,安排专车接送或者报销来回车旅费。基地学校校长全程参与活动,这时校长既代表区监督共同体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也为活动所需的场地、器材和资源提供一切便利与支持。区教育局还将共同体执教的研究课定性为区级公开课,由区教研室统一出据证明文书,激励教师主动申报承担共同体教研课,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骨干领衔

区教研室通过教师个人申报、基层学校推荐和区上考核选拔等程序,确定四大共同体的组长。组长至少是区级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且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功底扎实。区教育局再与各组长分别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各组目标,落实各自责任。组长作为共同体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精心制订培养方案,切实采取多种措施,全方位打造成员,促使成员快速成长。

3.课题统领

共同体以组长专长为基础,以成员智慧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对体育教改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进行专题研究,积极营造“打开心扉、吸纳智慧、合作研究、共同成长”的学术氛围,追求“处处皆学堂、时时可学习、人人是学者”的崇高境界,研究目标聚焦课题,以课题研究统领共同体的日常教学研讨,努力使共同体成为教师成长的“加油站”、“推进器”、教师个性发展的“生长点”。

4.全程考核

区教研室用强化过程管理、注重随时考核的方式,保证共同体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实效。共同体的期初计划制订、期中阶段反思和期末总结盘点,均由区教研室组织各组长坐在一起,通过切磋交流、智慧碰撞、思维交锋、情感融通等,形成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协同研究、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要求共同体活动过程性资料和图片及时上传区教育信息网,以供同行学习与监督。区教研员也会不定期地抽查活动质量或者参加研讨活动,最终让新体制真正成为体育教师练就真本领的“大熔炉”。

四、体育教研共同体的活动方式

1.激活——唤醒专业发展欲望

共同体用四项策略激活教师的研究火花。①环境创设。一个民主的、和谐的、不具有威胁性的评价环境,自然不会引起教师的怀疑和恐惧,也就更不易产生人际隔阂。因此,共同体倡导并努力营造“全员参与、平等信任、民主沟通、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②任务驱动。期初,共同体把教研任务分解到各个学校体育组,体育组再对子目标细分,根据每位体育教师的实际,目标责任到人,各自该关注什么?准备什么?学习什么?调查什么?研究什么?目标分解清清楚楚,使得“人人齐参与,个个有事做”。这样就让教师以主人翁的地位处在具体的网络研究体系中,为他们展现个性,发挥才华搭台铺路。③利益捆绑。贡献了才能索取,交流了才能获益。基于这样的认识,区教研室将成员的专业发展与共同体捆绑考核,促使成员相互协作、相互进步,取得整体的双赢。④科学评价。共同体通过教师个体间互评与集体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教研态度、过程和成绩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评优评先和晋职的重要依据。

2.对话——碰撞创新思维火花

共同体针对原来教研活动缺少对话或者低效对话、无效对话的现状,创新教研方式,首次将“对话”这一理念引入到共同体的研讨之中,旨在通过成员平等对话,让教师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交流的方式,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智慧交锋、思维碰撞、教学相长(图3)。

共同体为了真正实现高效对话,用四项措施来保证。一是提前公布话题,让成员事先有计划、有准备的学习和关注话题,让成员确保其在对话时有话可说;二是精选细挑话题。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只有话题要精选,才能使对话向着纵深发展。共同体始终围绕课堂教学,选择某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针对课例成功和失误之处,通过对话研讨,把教学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促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深入研究话题。话题,我们从持续研究的课题中进行提炼与检验,这样就无形之中促使成员研究深入,在对话时能有“话”对,同时也提升了对话的质量,不至于说“外行话”或“应酬话”。四是倡导对话文化。何谓对话文化,就是参与者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共同认同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的行为模式。我们将对话文化方向确定为:“敢说真话,敢向权威挑战”,实现人人在倾听,人人在思考,人人在补充,人人在争鸣,人人在洗礼。这样就张扬了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师的创新火花在论点交锋中被闪现,化解难题的策略在碰撞中更完善。

3.磨课——提炼教学思想磨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领导将体育工作重点放在体育竞赛上,以金牌论英雄,忽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轻视课堂教学的打磨,以放弃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代价。共同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树立了“目标聚焦课堂,深度打磨教学,全面发展学生,提炼教学思想”的观念,通过课前集体分析教材、把脉学生、研究教法,一课多上,同课异构,追踪课堂教学;课后集体反思,重新建构教学设计等,深度研究课堂教学,积极寻找“适度课堂”的教学策略。在每一次活动中,努力传播每位成员对教育的理解,传递属于每个成员自己的、具有个性色彩的教学特色,从而帮助每个成员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改善工作行为,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图4)。

4.研究——提升科研专业素养

“让工作学习化,让教学研究化。”这是教研共同体积极倡导的理念。为此,共同体立足课堂主阵地,瞄准教改最前沿,探寻教改新思路,实践教改新方法,从课堂教学中提炼出研究课题。由于这些课题源于问题,根于实践,扎根课堂,亲近学生,共同体以这样鲜活的草根课题为抓手,成员通过申报子课题参与总课题的研究,就形成了以总课题统领子课题的网络结构。共同体通过组织学术沙龙、专题讲座、课例研究、听课辩课、邀请名师专家引领等多种教研方式,切磋教学精技艺,打磨教学真本领,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让成员的思维在交锋中清晰,灵感在碰撞中闪现,开阔眼界,分享教学智慧,使成员在切磋与交流、分享与合作中缔结硕果,从而更准确把握教学的核心问题。

5.网络——对外交流辐射窗口

以网络教研为媒介,共同体积极发挥对外交流与辐射作用。区教育信息网开辟专栏报道共同体活动情况,每个共同体建有各自的网站或博客圈和QQ群,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博客。共同体要求成员将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论文、教学设计、说课评课辩课实录、精彩教学案例、专家精彩点评等资料及时上传网站,为广大同行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成员利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QQ群、博客圈和BBS论坛等网络技术进行及时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共同体网站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图5)。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年时间,新北区体育教研共同体成功运行,就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为每个教师提供展示平台,增加历练机会,通过相互学习、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和相互启发,促进教师间的互助、合作、对话与交流,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得到激发与呵护。教师在观点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融合中,突破各自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提升教学智慧,形成对教学问题多角度分析、全方面思考,加深对教学的理解,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新思想开始被教师所接受,并被尝试着融入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热情高涨,教师的课堂角色开始发生变化,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们面对新课程,普遍感到提高自身素质迫在眉睫,主动学习者多了,主动求教者多了,抢着发言者多了,研讨抢前排座者多了,打牌娱乐混日子的少了。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教师成了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领者和研究者。学习方式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与追求目标。成就课程、课堂与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这三年职评中,体育教师与文化学科教师同台竞技,经过理论考核、教学比武和综合考核后,全区小学体育教师,有17位晋升了小学高级教师,有9位晋升了中学高级职称。在科教方面,有82篇体育教学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有96篇教育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在区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有6篇论文入选中运会科报会,面向全国进行了交流。此外,还有9位被评为区骨干教师,有13位教师在省、市、区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有5位被评为大市级优秀教师,有70人次执教了区级公开课。体育教师在共同体的“温馨熔炉”中,练就了真本领,他们用良好的专业发展博得了社会的尊重,用汗水与智慧赢回了体育学科的尊严。

猜你喜欢

共同体反思体育
爱的共同体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我们的“体育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