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及其客观影响因素研究

2015-10-30杨春丽羊琴于旭

现代管理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成本粘性高新技术企业

杨春丽 羊琴 于旭

摘要:文章重点探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粘性问题。以沪市A股2008年与2010年连续两次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2008年~2013年年报中的相关数据,采用Anderson关于费用粘性的LOG模型作为基本模型,实证研究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的存在性,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资本密集度、劳动密集度等影响因素。该研究结果将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控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资本密集度;劳动密集度

一、 引言

目前,中外学者对成本粘性的探讨越加深入。但是针对某一类型企业的研究几乎没有,特别是忽略了高新技术企业这一重要企业类型,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的存在性及影响因素将成为其成本管控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本文将以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二、 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1. 研究假设。代理理论认为,当高新技术企业的销售业绩降低时,高管并不会同步降低自己的工资。同时,为了避免其管理权限受到削减,会留有闲置资源供其备用配置。而当销售业绩超过预期时,高管们往往要求股东为其加薪。即,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并未随着销售业绩增减变化而呈现对称比例的增减变化。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层如果无法准确的预期成本的变化,当企业经营业绩降低或低于预期水平时,成本就无法得到及时调整。交易成本理论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资源调配时会产生费用,当经营业绩降低或低于预期水平时,企业为了不产生预期之外的费用,则不会调整已约定事项,成本粘性就此产生。综上,本文提出假设1:

H1: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存在成本粘性。

当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时,企业管理层也会倾向于大兴土木兴建厂房,采购技术含量高的机器设备并引进相关技术,使得企业相关成本大幅增加。若此时企业的经营状况骤然下降,短时期内处理闲置资源并不能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标,此时高新技术企业就会表现出较大的成本粘性。相反,当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高新技术企业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会停止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新设备的采购,甚至会进行裁员,这种情况下企业表现出来的成本粘性就会较小。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在经济繁荣期时的成本粘性比经济低迷期时的成本粘性要大。

高新技术企业多为资本密集度较大的公司,当企业经营业绩大幅降低时,对应的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会发生较大数值的变化,因此资本密集程度大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相对较大。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层进行资源配置时,会产生相应的调整成本。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成本粘性逐渐变得更大。相反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会逐渐变小。据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成本粘性与资本密集度成正比。

高新技术企业往往重视研发环节,因此会在这一环节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本。当企业经营业绩大幅降低时,对应的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会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因此资本密集程度大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相对较大;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层进行资源的调节配置时,会产生相应的调整成本。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成本粘性会变得更大。相反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会逐渐变小。据此,本文提出假设4:

H4: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成本粘性与劳动密集度成正比。

2. 实证模型。本文基于Anderson(2003)和Subraman-iam与Weidenmier(2003)的关于费用粘性的LOG模型,建立以下系列检验模型。

通过模型(1)来检验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是否具有成本粘性。

ln()=γ0+γ1ln()+γ2Di,t*ln()+εi,t(1)

模型(1)中:

Cost——成本;

Rev——营业收入;

i——样本公司数量;

γ0——常数项;

γ1——营业收入上升l%情况下,成本变化的百分比;

γ2——成本粘性系数;

Di,t——名义变量,当t期的营业收入相对于(t-1)期营业收入是下降时,Di,t=1;其他条件下,Di,t=0。

模型(1)中,在营业收入上升一个1%时,成本上升γ1;收入下降1%时,成本降低(γ1+γ2)。在高新技术企业具备成本粘性的条件下,成本降低值(γ1+γ2)比成本上升值γ1要小,(γ1+γ2)<γ1,即γ2<0。用γ2表示成本粘性系数(γ2<0)。在γ2<0的情况下,表明收入等额增加与减少的条件下,成本增加的绝对值要大于减少的绝对值,对应于前文关于成本粘性的描述。

本研究把经济趋势分为二类发展时期,即经济兴盛期和经济退步期,文中用Gt表示第t年GDP增长率。

模型2:ln()=γ0+Σ4aDa,i,t*ln()+εi,t(2)

模型(2)中:

D11 Gt<0

0 其他

D21 Gt<0, 且营业收入变化率<0

0 其他

D31 Gt>0, 且营业收入变化率<0

0 其他

D41 Gt>0

0 其他

a——名义变量指代的其中一种情况(i=l,2,3,4);

γ1——在Gtγ2——在Gt

γ3+γ4——在Gt>O条件下,营业收入降低1%时,成本变化百分数。

模型(2)中,取γ2说明外部经济呈负增长条件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粘性系数,γ4说明外部经济呈正增长条件下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成本粘性系数。γ2与γ4愈小,成本粘性数值(绝对值)会愈大。如果γ2>γ4,即可说明:国家经济环境发展不理想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相对较小;国家经济发展良好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相对较高,即国家经济环境发展状况与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呈正相关的关系。

本文选择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的中位数作为界线划分样本数据,分别分析这两组数据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效仿模型(1)建立如下模型(3)。

模型3:ln()=γ0+Σ4aγaDa,i,t*ln()+εi,t(3)

模型(3)中:

D11 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样本

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的中位数

0 其他

D21 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样本资本密集度

(或劳动密集度)的中位数,营业收入变化率<0

0 其他

D31 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样本资本

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的中位数

0 其他

D41 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样本资本密集度

(或劳动密集度)的中位数,营业收入变化率<0

0 其他

a——虚拟变量指Di中的一种情形 (i=l,2,3,4);

γ1——当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样本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中位数时,收入增加1%时的成本变化率:

γ2——当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样本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中位数时的成本粘性系数;

γ1+γ2——当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样本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中位数时,收入减少l%时的成本变化率;

γ3——当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样本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中位数时,收入增加l%时的成本变化率;

γ4——当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样本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中位数时的成本粘性系数;

γ3+γ4——当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样本资本密集度(或劳动密集度)中位数时,收入减少1%时的成本变化率。

当高新技术企业资本密集度>样本企业资本密集度中位数条件下,或劳动密集度>样本企业劳动密集度中位数条件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粘性为γ2;当高新技术企业资本密集度<样本企业资本密集度中位数条件下,或劳动密集度<样本企业劳动密集度中位数条件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粘性为γ4。若γ2<γ4,则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与企业的资本密集度、劳动密集度呈正相关关系。

3. 变量的选取。

(1)成本变量。本文选择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表示成本粘性中的"成本"。为了消除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数据方差过大对结果的影响,成本变化率用本期发生成本与上期发生成本比值的自然对数表示。

(2)销售量增减变动。本文选择营业收入的变动来度量企业销售量的变动。同样,营业收入变化率用本期营业收入与上期营业收入比值的自然对数表示。

(3)宏观经济环境。本文选择用GDP增长率的变动方向来衡量宏观经济环境的走势。

(4)资本密集度。本文采用高新技术企业总资产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来度量企业的资本密集度。

(5)劳动密集度。本文采用高新技术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来度量劳动密集度。

三、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1. 样本及数据来源。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013年披露的财务报告为基础样本的数据来源。筛选样本的标准是:(1)剔除2008年以后上市企业,以保证样本数据的完整性;(2)手工选取在2008年和2010年连续两次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3)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企业;(4)剔除成本变化率与营业收入变化率的绝对值大于3的企业。共有125家沪市A股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样本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

2. 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1)收入变化率平均数13.56%,处于相对良好的增长状况;成本变化率平均数是13.17%,即收入变化率相对较大。(2)资本密集度平均数是1.811 3,即平均总资产周转率是一年1.811 3次。(3)劳动密集度的均值为0.087,可知其人力成本为0.087,即每一元收入的人力资本成本为0.087元。

3. 实证分析结果。本文选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相关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见表2。

(1)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成本粘性。γ2值是-0.081,营业收入上升1%条件下,成本上涨91.2%(即γ1);营业收入降低1%条件下,成本仅下降83.1%(γ1+γ2)。即销售量增减变化数值相同的条件下,成本增加变化率(91.2%)高于成本减少变化率(83.1%),证明了假设1。

(2)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粘性的客观影响因素。(1)外部经济呈负增长条件下成本粘性系数γ2=-0.060,当营业收入上涨1%时,成本上涨0.914%;当营业收入降低1%时,成本降低0.908%。外部经济呈正增长条件下成本粘性系数γ4=-0.128<0,当营业收入上涨l%时,成本上涨0.900%;营业收入降低1%时,成本降低0.772%。γ2>γ4,这与假设2相吻合。(2)当资本密集度>样本资本密集度的中位数时,成本粘性为γ2=-0.644,即当营业收入上涨1%时,成本上涨0.733%;当营业收入降低1%时,成本降低0.089%。当资本密集度<样本资本密集度的中位数时,成本粘性为γ4=-0.511,即当营业收入上涨1%时,成本上涨0.713%;当营业收入降低1%时,成本降低0.202%。这与假设3相吻合。(3)当劳动密集度>样本劳动密集度的中位数时,成本粘性为γ2=-0.541,即当营业收入上涨1%时,成本上涨0.801%;当营业收入降低1%时,成本降低0.260%。当劳动密集度<样本劳动密集度的中位数时,成本粘性为γ4=-0.168,即当营业收入上涨1%时,成本上涨0.526%;当营业收入降低1%时,成本降低0.358%。这与假设4相吻合。

四、 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四点政策建议。

1.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在国家经济繁荣的条件下,应防止过度投资导致的成本回收压力过大;在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国家应防止高新技术企业为了迅速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停止技术研发。

2.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外部监督。外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监督检查,有利于企业及时合理地调整资源配置,从而管控企业的成本粘性。

3. 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高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很多,例如: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倡导管理者的创新思维和国际视角等。

4. 合理控制企业的资本密集度和劳动密集度。一方面,要控制企业的资本密集度,不可盲目地只知投资,而不注意资本的回流;另一方面,在面对多变的经济环境时,企业要合理控制人才的引进,从而达到控制劳动密集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峥,刘浩.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26-34.

[2] 江伟,胡玉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文献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1,(9):74-79.

[3] 刘嫦,杨兴全,李立新.绩效考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费用粘性[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3):78-87.

[4] 王文甫.价格粘性、流动性约束与中国财政政策的宏观效应[J].管理世界,2010,(9):11-24.

[5] 崔学刚,徐金亮.境外上市、绑定机制与公司费用粘性[J].会计研究,2013,(12):33-39.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上市公司R&D投入绩效提升对策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项目号:2014Bs50);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内外部运行机制研究”(项目号:12QN021)。

作者简介:于旭(1965-),男,汉族,吉林省双辽市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企业管理;杨春丽(1983-),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吉林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公司治理;羊琴(1990-),女,汉族,安徽省池州市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收稿日期:2015-07-18。

猜你喜欢

成本粘性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
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分析
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SWOT分析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监管
企业成本结构对短期成本决策的影响
不同产权性质与成本粘性差异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研究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问题研究
市场竞争程度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