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观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的实现路径

2015-10-30周苏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实践观教学价值实现路径

周苏娅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性与科学性,要通过教学主体的实践来实现和检验。实践观作为实现自我生命本质的取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价值生成,指引着教师的教学实践。超越主客体对立的主体间双向互动,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理性教学过程,追求自我产生动力的和谐教学场域必然成为教学价值实现路径的指向性选择。

关键词:实践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价值; 实现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3.01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3-0060-03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教育学理论中实现教学价值的指导性原则,遵循实践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思政课”的教学价值是指“思政课”教学能满足教学主体需要,并内化为意识和动机,外化为良好的行为和品德,从而实现主体的进步和发展。在此价值目标定位下,实践观指导下的“思政课”教学价值的实现,要在消解二元对立的思维基础上,超越主客体对立,激发师生创造性,实现自我生命的本质,以期为实现“思政课”教学价值寻求有效路径。

一、主体间双向互动是教学价值实现的前提

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主体需要和客体自身都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主客体关系必然是多元的。实践观指导下教学价值的实现,是多样主体在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双向互动,激活教学价值生成的过程。

1.认同主体的多样性

多样性是指事物的种类和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思政课”由于其特殊性质,主体的角色和地位总是相对的,由于角度不同,教师和学生即可能是教育主体又可能是教育客体,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的对象。教学过程中主体起着主导作用,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转化为主体,即客体主体化,这是“思政课”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而客体主体化只有在主体和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主体身份时才能实现,形成主体间相互了解、相互需要、相互影响的关系。据此,教学中要构建三对主体关系:第一,师与师之间的“双主体”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和提高的存在。第二,师生之间的“双主体”关系,是一种平等和民主的存在。第三,生与生之间的“双主体”关系,是一种激励和表率的存在。这三对主体关系,是对主客体关系的扩展和超越,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人主体性发展的必然。主体间不再把教学视为实现目的的手段,不再把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更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和谐统一。达到德国哲学家马丁·布博(Martin Buber)倡导的“我——你”的“主——主”平等、交融、相通。

2.坚持需求与驱动相结合

前苏联心理学家包诺维奇提出道德教育的“活动——动机理论”[1],认为需要与活动对象结合是人的动机。根据此理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而驱动是与主体自身需要的层次性和迫切性、发展性密切相关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教学活动是在其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需要是前提和基础,也是目的和归宿,反映主体的能动性,决定了人的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意识和思想。实践观指导下的教学要注意:第一,需要越强烈驱动力越明显,指向性和冲动性也越突出。第二,引导学生对需求的分析和定位。由于学生年龄、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等不同,许多学生并不能明确意识到对“思政课”教学的需要,甚至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3.构建双向互动的模式

在“思政课”教学中主体间能否共同参与,积极互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直接关系到教学价值生成,关系到教学效果。双向互动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一种模式,而实践观指导下的模式要突出体现主体间关系的平等性、互动性、共生性和转换性。具体表现:第一,双向互动追求的是主体间“视界”融合。思想与思想碰撞,心与心交流,相互激励和促进,求得共同发展。第二,双向互动中教师与学生人格上都是独立和平等的。

二、理性的教学过程是教学价值实现的关键

在实践观指导下追求有价值的教学,需要把教学价值转向过程中,用“正确的方式展开正确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取主导与多样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优化选择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价值。

1.清晰角色定位并激活兴趣

教学是一种关系性与连续性存在,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蕴含着促进学生发展的经验。教学中教师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解决复杂综合的问题。教师的行为和情感表现,对待学生的态度,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处理能力等特性及其教学状况成为影响教学效果最突出的因素。第一,投入、关心、关注,是教师内在情感和外在态度的主要表现。教师课堂上的激情和兴趣,看似一种习惯性行为,实则是深厚感情的外化,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内在兴趣和情感时,会产生胜任感、自主性和归属感三种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学习中体会到更大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第二,恰当选择地位和心理距离,是教师对待学生的理性态度。教师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要找到最佳平衡点。教师应依据情况不同,选择师生之间地位的差距和情感表露的多寡,既要亲其师如朋友,又要保持足够距离,这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获取知识的前提,最终达到师生和谐的理想状态。第三,具有鲜明的互动性,关注兴趣又不追随兴趣,是教师对教学准确把握和处理的显著特点。

2.彰显内容主导性与多样性

主导性和多样性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侧面。实践观指导下的“思政课”教学内容主导性和多样性辩证统一,是要把课程的主导性与学生个体的特点和要求的多样性统一起来,以实现多样性发展和系统性整合,满足个体个性化与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思政课”教学内容是一个由多种具体内容建构而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内容体系,体现在对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多样化发展,要尊重和重视学生对个性化、多样化的目标追求。对教学内容设计要注意主导性和多样性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原则,如列宁所说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2]。其中,主导性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多样性处于被支配地位,为主导性服务。实践中要注意:第一,强化内容的主导性,反对形式主义,搞花架子。不能否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不能用人文和通识教育取代“思政课”内容。第二,反对多元性,搞历史虚无主义。不能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核心内容的现代“思政课”体系和内容。第三,反对抹杀多样性,搞形式虚无主义。教师要根据主导性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整合、创造、运用新的教学资源,促进和推动主导性教学内容的发展,力求实现对个体价值选择和社会价值取向的主导。

3.优化选择整合教学方法

“思政课”各门课程内容,结构状况差异性很大,为科学体现教学内容,必须在实践观指导下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性选择和系统性整合。教学中必须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性和价值取向的主导性,同时,要考虑学生的自由、平等和竞争意识增强,尤其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学习方式逐步向自主式教育方式转变特点。整合并不是将已有教学方法简单叠加或运用,而是根据学生思想活动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在科学原则与方法论的指导下,对方法之间有机联系进行探寻以及综合运用。突出方法运用艺术和技巧,使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具体性、生动性、创造性。“从总的发展趋势上看,是一定的时代内容、理论内容、环境内容决定一定的方法”[3]。重点做到:第一,加强对认识方法、具体实施方法和评估方法的分析与综合运用。第二,要不断探索新方法。方法必须有新的发展,才能适应变化的新情况。

三、和谐的教学场域是教学价值实现的保障

价值观的形成是人类自身需要的产物,作为实践观指导下的“思政课”教学价值是满足时代和主体自身需要而形成的。所以,教学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通过和合而生的课堂氛围,形成内外化相结合的和谐教学场域。

1.贯穿人文关怀的理念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理论体系中提出了对人性尊严的关注,这种尊重人、以人为目的的伦理准则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人文关怀是教学实践中形成和谐场域的基础,教学中要体现:第一,理性与非理性。反思教学活动中深层的理性缺失,是因权威、教条、强化思想的存在,是缺少对师生双方非理性感情的关注和发展。理性与非理性是共时性整合关系,教师要恰当应用理性的力量整合非理性,理性由非理性而得到内化、凝聚和积淀。在理性指导下,关注引导学生的非理性,让情感和情趣为理性发展提供激励作用,形成固定的情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力,推动理性的认识和发展。第二,尊重与理解。尊重是人的需要和本性追求,马斯洛把尊重看做人的重要需要,尊重获得方式主要是以尊重换尊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自尊心、思维等,要顺从自然,巧妙引导,以促进学生进步。教师获得了尊重就会以饱满热情,十足信心和高度责任心,投入教育事业。学生获得了尊重就会以积极的情感,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学习中。理解是唤醒人的灵魂,构建人精神的存在方式。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达成“视界”融合。要体现出宽容,要表达出信任,给学生以耐心公正的容忍和信心力量。第三,生命与自由。生命指的是身心构成,可以给予关照的整体生命。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实质是对学生生命的敬畏和呵护。要注重学生的生命发展价值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理智与情感统一。教学中的自由是指合乎理性的自由,以认识和理性为载体,在尊重学生自由的前提下,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使其最终具备自由理性的判断能力。

2.营造和合而生的氛围

“思政课”教学改革,重要一点就是构建新型的课堂文化,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影响,可以共同内化教学内容。而实践观指导下的课堂文化就是一种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和互动,是一种和谐教学文化。和合而生是一个经过矛盾冲突、沟通融合到整合创新的过程,体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理念,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和珍惜。主要体现以下特征:第一,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趋同性”的教学文化会导致差异性文化的消失,导致学生失去个性和批判精神,教学走向异化,步入歧途,给人才培养和社会和谐进步带来严重后果。生命个体是一种个性差异存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内在价值和独立尊严”[4]。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是对学生健康成长与积极人生品格形成的深刻解读。第二,以整体性原则为核心。“思政课”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课堂中各要素之间要形成相互影响有机统一的关系,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整体性原则的核心内容。第三,以“对话式”为实践手段。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平等和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以对话的方式展开教学。

3.促进内外化的转化

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品质发展与人的认知能力发展具有相关性,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内化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外化是从内化思维、动作向外部物质动作的转化。内化是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外显和表现。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课程内容、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思想观点,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最终产生良好的思想行为及其习惯。在相互转化中,外化又能促进内化的完善发展,是一个反馈、调节和重新教育的阶段,也称为再创造。实践观指导下的相互转化要强调:第一,显性与隐性方法并用。正面直接的显性教学方法可为主,同时增加隐性方法作为补充。隐性方法是借用现代心理学知识,使学生进入“无意识”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政课”教学,具有间接性、暗示性和渗透性。显性与隐性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第二,创设认知情境。情境认知的突出特点是把学生的认识放在更大的社会情境脉络中,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推动思想行为实践,是互动性和文化性的。课堂中要多设置一些案例分析,历史场景再现,角色模拟和网络媒体展示等情境,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内化的意识力量,并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三,反复强化变成习惯。行为往往带有偶然性,不一定能真实反映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在个人行为经过反复的训练形成习惯后,才能稳定外化为规律性行为。因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作为是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标志。

总之,从实践观视域下对“思政课”教学价值进行问题式探析,是对以往教学的理性反思,更是一种对教学主客体行为习惯和方式的调整及变革,是一种价值意义上的实践。找准“思政课”与实践观的契合点,对教学真正走向本真和人化,实现教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71.

[2] 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8.

[3]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4.

[4] 周先进.学会关心:教学价值观的反思与重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9.

[责任编辑:刘慧婷]

猜你喜欢

实践观教学价值实现路径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马克思对旧哲学基础的反思批判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