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阳光体育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实践研究
2015-10-29沈毅
沈毅
(苏州文昌实验中学校 江苏苏州 21515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昌中学2009届学生。2009、2010、2011三年758人(男生387名,女生371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进行各次中国学生体质以及健康监测报告和相关文献的查询,从而获取相关数据和资料。
1.2.2 现场调查法
根据中国学生体质以及健康调研的相关细则要求进行调查检测方案的编制,将检测的条件以及方法统一。
1.2.3 统计分析法
对测试数据用SPSS1410统计软件和Excel进行处理和分析。
1.3 测试内容
1.3.1 测试项目
男生:身高、体重、肺活量、1000 m、50 m、立定跳远、跳绳、实心球。女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800 m、50 m、立定跳远、跳绳、实心球。每年按照国家体质监测要求进行项目的选择。
1.2.3 测试方法
按照《标准》细则要求进行测试和评定成绩。
2 结果与分析
2.1 身体机能水平
2009届男、女生每学年肺活量发现:男女生的肺活量低于国家测试成绩中的良好标准,但从09学年出现拐点高于全国中学生学生水平,说明该校从2008—2009年学生身体机能比较低的水平,自从把阳光体育、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给予保障以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2.2 身体形态水平分析表
就表1而言,2008届学生,无论是男女的体重、身高均值都和2010年全国学生对比存在较大的显著性差异。通过分析BMI指数,发现,2008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每年BNI指数都比2010年学生的BMI指数平均值低。由此可以发现,2008—2009学年的学生正常体重学生比体重较低学生所占比例小,正常体重组的两侧分布不平衡,总体偏向于体重较低和营养不良的学生一侧。肥胖人数在减少,说明初三阶段学习压力比较重,作业比较多,初三体育中考导致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以后实效性比初一初二更高。在2009—2010学生体重较低的比例有了明显下降,学生正常体重比例有了明显上升,总体比例则偏向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一侧。在2010—2011学年情况也是这样,并且体重较低、营养不良的学生比重还在不断下降,体重正常的比例还在不断的上升。这也直接说明了2009届的学生身体发育愈加的匀称,并且营养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2.3 文昌中学2 0 08届学生三学年《标准》成绩评定等级分布
《标准》成绩情况从表2看三学年《标准》的及格率分别为:89.54%,92.35%和94.47%。取得这样优良的成绩和学校多年一直坚持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学理念有着直接关系。从优秀率上来看,优秀率有点偏低,说明《标准》制定的优秀偏高,但是及格率有点偏低,特别是女子长跑4‘30不怎么l练习都能达到良好以上,但是对于男生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有效提高学生机能水平达不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表1 文昌中学2008届学生三学年身高体重
表2 文昌中学2 0 0 8届学生三学年《标准》成绩评定等级分布
3 结论
(1)文昌中学2008届学生身体发育的匀称度和营养状况在不断改善。身体水平呈直线上升的可喜局面。
(2)通过审稿标准体重指标可以发现,学校这三年中,学生体重偏低、营养不良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样直接说明了学生营养状况和身体形态都有了一定改善,但是通过数据可以发现男生的肥胖检出率有了明显增加,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3)身体素质除耐力素质、肺活量先降后升,其他呈上升,但是上升幅度不大,说明现有的教学存在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还需要斟酌。
(4)从三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评分的结果有一部分比较高,没有将学生实际体质健康情况反映出来,会给学生造成一定误导。很多学生不怎么练习也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无法将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出来,不能帮助学生养成刻苦锻炼的精神和意志,这对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提高和身体素质上升非常不利。
4 建议
(1)根据苏州市实际情况,最好把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分开,不要考什么教什么、测什么练什么的尴尬局面。
(2)体育教研机构必须根据需要做好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切实关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应该仅仅将体育看成一个课程,没有认识到其对学生长远发展的意义。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不能够存在大量内容重复,而是应该全面考虑到运动强度,体育课不是娱乐课。
(3)根据学生测试的实际情况,提高男女生1000 m、800 m的测试的标准。
(4)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合建造一个有利的锻炼场所,让学生在周末、暑期把一小时的锻炼时间落实到位。
[1]耿培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应该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2010(7):6-7.
[2]杨跃萍.刘菊花.中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问题较突出[N].新华网,200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