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本土创新机构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2015-10-28胡曙虹等
胡曙虹等
摘要: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的视角出发,分析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效应的机制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有积极作用,且有助于提高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效率;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越强,获取合作创新中的知识溢出越显著。并针对如何加强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创新及提高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合作创新;知识溢出;跨国公司;本土创新机构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10.03
中图分类号:F2767;F27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10-0010-06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in cooperation innovation firstly, and then constructs multiple regressive model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spillover to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stitutions during cooperation innovation in the view of cooperation betwee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MNCs) R&D institutions and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operation innov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output of the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stitutions and can improve efficiency of innovation output. The stronger the absorption ability of the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stitutions is, the more significant to obtain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For these, related suggestions are give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stitutions.
Key words:cooperation innovation; knowledge spillover; MNCs;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stitutions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以合作进行研究开发(R&D)为主要形式[1]。合作创新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知识溢出的现象[2],使创新主体将研发溢出内部化,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节省研发投入,增加研发产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3],因而合作创新已成为各类研发机构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战略选择。作为科技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为充分利用中国的科技资源,其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通过技术转让、委托研究、项目联合开发、共建研究基地等方式与中国的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进行合作[4]。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日益频繁的人才交流和研发合作成为其知识溢出的重要途径,为我国近距离获取先进知识提供了便利[5],也有利于双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6]。
目前,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合作创新中的知识溢出问题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围绕合作创新中的知识溢出能否增加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及能否提高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等[7~10]进行了研究,由于研究角度、指标选取及研究方法等的不一致,对于合作创新能否提高东道国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学者们的研究并未得到统一的结论;从企业层面而非空间层面看,国外学者们认为影响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力资本[11]、吸收能力[12,13]、合作程度[14]、贸易投资[15]等。国内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方法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高校的合作创新途径及影响因素,认为高校能从跨国公司技术溢出中提升科研能力,但目前双方R&D实力的差距、沟通水平和合作环境不利于高校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获取知识溢出[16,17]。作为跨国公司R&D投资的一种内在功能,合作创新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是必然发生的,但能否通过合作创新方式提高东道国本土创新机构的技术水平,却是不确定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通过各种形式与本土创新机构进行合作,然而把本土创新机构作为一个整体,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对其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的视角出发,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以期为本土创新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创新,从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如何利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提升本土科技力量提供相关建议。
1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效应的机制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溢出是双方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或技术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可编码化或记录的显性知识一般以专利、书面文字或产品等形式存在,通过间接方式进行传播;难以进行编码化或记录的隐性知识只能通过直接的互动和交流,在特定区域范围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不断接触等形式进行传播[18]。
本土创新机构通过开展学术交流、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共同开展技术开发及R&D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进行合作,潜移默化地向其学习先进的研发理念及创新管理模式,即为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直接知识溢出。这一类型的知识溢出多寡主要取决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的密切程度,合作关系越密切,双方的交流互动越频繁,知识溢出相应地也会增多。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进行合作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本土科技人力、物力资源推行其全球化战略。在合作创新过程中,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创新产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一般都优于本土创新机构。因此,本土创新机构可以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在合作创新过程创造出的新产品或发明专利中继续学习,探究其技术原理,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间接知识溢出则是指本土创新机构学习及模仿跨国公司与本土创新机构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专利或新产品产出而获得的知识溢出。
正如Klaus的观点,只有在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的技术水平较为接近的情况下才更可能发生双向的知识流动[19]。在合作创新的两种知识溢出途径中,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对其有效获取知识溢出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如图1所示。
2实证研究
合作创新中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对本土创新机构知识溢出效应如何,主要体现在合作过程中本土创新机构创新产出提高的程度。为定量分析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知识溢出的效应,本文以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作为知识溢出的结果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结合上文关于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知识溢出机制的分析,在模型中将知识溢出效应分为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并分别设立相应的解释变量;为了得到更符合现实溢出机制的结果,模型在观察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同时,逐步引入本土创新机构吸收能力作为新变量,来进一步检验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和知识溢出的关系。
21研究假设及变量选取
211被解释变量
创新产出的替代变量通常有新产品的销售额(量)、专利数量或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等。依据国家创新体系中各创新主体的特点,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创新过程以基础研究为主,而企业则以应用研究为主,创造新产品并获取最大利润是企业创新的最终目标。相比较而言,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和专利数量适合衡量本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产出,而专利数量和新产品的销售额(量)则更适合反应本土企业的创新产出。本研究实证分析的目的是检验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整体创新产出的影响,因此选择专利数量作为反映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结果和创新能力的变量。受时间周期、法律法规、社会关系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专利授权量无法直接反应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出,而发明专利申请量则能较好地测度一个企业的研发技术水平[20],因此本文最终选择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表示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
212解释变量
假设1: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的合作创新投入越大,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本土创新机构的直接知识溢出相应越多。
郑德渊等认为,直接投资、跨国公司R&D人员的流动是溢出效应产生的主要方式[21]。直接知识溢出主要是通过双方在具体研发项目上的相互交流而产生的,合作创新投入越大说明双方合作的项目或课题越多,由此而产生的交流也越频繁,直接知识溢出也越多。
本文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对本土创新机构的合作R&D经费支出来衡量合作创新对本土机构的直接知识溢出效应。
假设2: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的合作创新产出越多,跨国公司对本土机构的间接知识溢出相应越多。
如前文所述,间接知识溢出是指本土创新机构通过学习或者模仿等方式反求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在合作过程中产出的新产品及发明专利中的新技术或新知识,因此合作创新产出越多,本土创新机构获得的间接知识溢出也越多。本文选择跨国公司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创新产出中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来衡量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的间接知识溢出效应。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合作创新产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专利总产出×合作R&D经费投入/跨国公司总R&D经费
假设3: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主要由其R&D人力资本水平决定。
创新机构研发投入的目的不仅为解决问题与创造新知识,同时也是为了提升其学习吸收能力。Cohen和Levinthal的研究证实,企业吸收能力与其研发投入具有密切关系[22],即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吸收能力可以用其研发投入来表示;吴伯翔等认为本土企业员工的构成及对先进知识吸取的努力程度等直接影响了其吸收能力的提升[23]。综上考虑,本文最终选取参与R&D项目的研发人员占总研发人员的比例来衡量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即本土创新机构吸收能力=参与研发项目的R&D人员数/总R&D人员数。
假设4: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的合作创新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国公司与本土创新机构的合作创新产出。
合作创新投入主要包括R&D人员投入和R&D经费投入,经检验这两者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同时放入模型会出现多重共线性,假设3中已选用R&D人员数量表示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在此选择R&D经费支出来代表本土创新机构的研发投入。
22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221模型构建
结合前文对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效应机制的分析,并基于上述研究假设及变量描述,本文构建回归模型1,并通过逐步引入代表本土创新机构吸收能力的变量来分析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的直接知识溢出(模型2)、间接知识溢出(模型3)结果以及本土创新机构吸收能力对直接知识溢出、间接知识溢出的吸收及调节作用(模型4)。模型5是基于假设4而建立的,即合作创新的专利产出主要由合作研发经费支出决定;模型6则为不考虑合作创新时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与R&D经费支出之间的关系模型。
上述模型中,DP代表本土创新机构发明专利申请数,DRE代表本土创新机构R&D经费支出,FCRE代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对本土创新机构的合作R&D经费支出,FCP代表跨国公司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创新的发明专利产出,ST代表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β表示标准化系数;ε表示随机误差项;下标t代表不同的时间(年份);对所有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取自然对数,在增强数据稳定性的同时把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线性关系。
在回归结果的基础上,选择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中结果最符合现实机制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的模型,进一步计算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的总知识溢出效应(F)、直接知识溢出效应(F1)和间接知识溢出效应(F2)。计算公式如下:
222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来源于2007~2013年《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资料》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经计算整理得出;对上述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23实证分析及结果
整体来看,所有回归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拟合优度基本都在98%以上。模型6的结果表明,本土创新机构R&D经费对本土创新机构专利产出有显著影响,这也符合现实经验。在模型6的基础上引入外生变量——合作R&D经费和合作R&D产出得到模型1,该模型中的常数项、本土创新机构R&D经费变量、合作R&D产出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合作R&D经费变量没有通过检验。对比各模型的回归结果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231合作创新有利于提高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效率
对比模型5和模型6,模型6表明不考虑合作创新时,本土创新机构R&D经费每增加1个单位将引起本土创新机构创新产出增加1169个单位;而模型5表明,不考虑本土创新机构R&D经费的影响时,合作R&D经费每增加1个单位将引起合作R&D产出增加1995个单位,比本土创新机构自主创新多0826个单位。模型5的回归结果表明,本土创新机构通过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合作,在知识溢出机制的作用下,其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即合作创新的产出效率要高于本土创新机构自主创新的产出效率。
232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呈现出积极作用
模型4的回归结果如下所示:
LnDPt=-10428+0991LnDREt+055Ln(STt×FCREt)-02Ln(STt×FCPt)+ε
综合模型4和模型5可以看出,合作创新投入对本土创新机构直接知识溢出的弹性系数为β2=055,合作创新产出在对本土创新机构挤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的综合效应下弹性系数为β3=-02,而合作创新投入对合作创新产出影响的弹性系数为β4=1995。因此,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创新产出影响的综合效应弹性系数F=β2+β3×β4=0151,表明跨国公司对本土创新机构的合作R&D经费增长1%将导致本土机构创新产出增加0151%。F为正数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创新在直接知识溢出、间接知识溢出和挤出效应的综合作用下对本土机构的创新产出具有积极作用,即知识溢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
233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越强对获取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的作用越显著
对比模型4和模型1分析本土创新机构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发现模型4在引入本土创新机构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后,合作创新经费的系数从0499上升到055,说明本土创新机构吸收能力较大时,本土创新机构从合作创新中获取的直接知识溢出也更多;合作创新产出的系数也从-0223增加到-02,说明本土创新机构吸收能力较大时,能缓解一部分合作创新产出对本土机构创新产出的挤出作用。
模型4的回归系数中,β1=0991表示本土创新机构的R&D经费上升1%将导致其专利产出增加0991%,说明增加本土创新机构的R&D投入仍然是促进本土创新机构创新产出增长的主要途径;β4=055表示在本土创新机构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对本土创新机构的合作R&D经费投入上升1%将导致本土创新机构专利产出增加055%,合作R&D经费的增加导致合作创新的直接知识溢出增多,这种直接知识溢出对本土创新机构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尽管合作创新产出的学习示范效应为本土创新机构获取间接知识溢出提供了机会,但合作创新产出进入市场后也会对本土创新机构的专利产生挤出效应,β3=-02则表明合作创新产出的挤出效应超过了间接知识溢出效应,合作创新产出上升1%将导致本土机构创新产出下降02%(见图2)。专利具有典型的排他性,如果本土创新机构滞后于跨国公司进入合作R&D活动的领域,这种合作创新对本土机构创新产出的挤出效应将更加明显。
综合上述实证结果分析可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创新所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对提升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本土创新机构自身的吸收能力是有效吸收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的重要影响因素。
3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效应机制的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①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创新有助于提高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效率;②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创新在直接知识溢出、间接知识溢出和挤出效应的综合作用下,对本土机构的创新产出有积极作用,即知识溢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③合作创新中的知识溢出能否提高东道国本土创新机构技术水平,关键还是取决于本土创新机构对溢出知识或技术的吸收能力,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越强,获取合作创新的知识溢出越显著;④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机遇,加强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是本土创新机构吸收先进知识溢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如何加强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创新及提高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应构建有利于知识溢出和提高本土创新机构吸收能力的激励机制,提高合作创新中跨国公司对本土创新机构的溢出效应。
建立本土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互动交流平台。建立专利数据库、人才数据库等资源共享平台,为双方合作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设立专项研发课题,引导及支持本土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补贴、拨款等优惠政策鼓励本土企业、高校等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组建技术联盟,以项目为纽带,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报告会,促进双方知识与技术的交流、转移及扩散。
大力支持本土创新机构,提高其技术吸收能力。例如,采用分期资助、定期考核、滚动扶持等方式在重点产业领域择优扶持发展一批规模较大、具备较强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研发中心及技术中心;激励和引导本土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技术升级。
(2)本土创新机构应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强化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
本土企业应通过提供培训、提高福利待遇、完善绩效考核等措施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引进高科技研发人才,建立本土企业的研发团队,为提升研发实力凝聚后备力量;关注研发流程管理能力的提升,规范技术引进管理及产品开发流程管理;加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高校及科研院所应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机构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进行国际科技合作,强化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等方面的合作研究。高校还应加强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进行人才合作培养,如安排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技术人员讲授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在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建立教学实习基地,鼓励高校教授及研究生到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参与项目开发等。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41-142.
[2]杨玉秀,杨安宁.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的双向效应[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8):107-110.
[3]罗炜,唐元虎.国内外合作创新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00,18(4):14-19.
[4]陶蕴芳,员智凯.研究型大学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创新模式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2(2):94-98.
[5]杜德斌,等.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59-60.
[6]楚天骄,杜德斌.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2):127-132.
[7]Das S. Externalitie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hrough Mnc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7(22):171-182.
[8]Michael Fritscha, Grit Franke. Innovation,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D Cooperation[J]. Research Policy,2004,33:245–255.
[9]David B Audretch, Maryann P Feldman. 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 86 (3):630-640.
[10]Yuko Kinoshita. R&D and Technology Spillovers Via FDI: Innova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J]. CERGEEI Working Paper Serise,2000,1(1):24.
[11]Almeida P. 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Mobility of Engineers in Regional Networks[J]. Management Science, 1999(45): 905-916.
[12]Cohen W M.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J]. Economic Journal,1989(99): 569-596.
[13]Chinho Lin, Ya-Jung Wu, ChiaChi Chang, et al.The 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R&D Alliances——The Absorptive Capacity Perspective[J].Technovatin,2012,32(10):282-292.
[14]Mansfield E. Academic Research Underly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s: 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ng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5(77):55-65.
[15]Grossman G, Helpman E.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 Cambridge:MIT Press, 1991.14-18.
[16]崔新健,宫亮亮,张天桥.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途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11):41-44.
[17]张宏伟,崔新健.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3, 240(10):126-133.
[18]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9(1):144-156.
[19]Klaus W.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with Geographical and Technological Distance in an Agentbased Simulation Model[J]. Discussion Paper, University of Bielefeld,2005,535:1-40.
[20]柳卸林,赵捷.19家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的研发活动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3,4(7):65-69.
[21]郑德渊,李湛.R&D的溢出效应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9):77-81.
[22]Cohen W M, Levinthal D A. 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 (1):128-152.
[23]吴伯翔,阎海峰,关涛.本土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8):110-113.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