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文言文教学走向高效

2015-10-28王新忠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文言文多媒体技术图书馆

王新忠

摘 要 根据文言文的教学特点,阐述利用图书馆、录音机、词语卡片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辅助教学的方法,对于文言文教学的创新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文言文;图书馆;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132-02

1 前言

一般来说,文言文离现代社会的时间较远,很多词语学生不易理解,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兴趣不高,效率较低。因此,面对这种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广大语文教师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发挥图书馆、录音机、词语卡片及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从课前预习、朗读教学、词语积累及陶冶情操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较好。

2重视图书馆的应用,加强课前预习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课前预习要做出恰当设计,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中文献资料丰富的优势,通过查询有关资料等,初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课文内容的背景,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各种语法知识。对那些不能理解的问题要做好批注,以便在课堂学习时注重解决,做到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

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查询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如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等。这样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锻炼动手动脑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3 重视录音机的应用,加强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步骤。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实现这一目标,诵读法是一个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利用文言文节奏明快、韵律和谐的特点,通过录音机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体验和诵读。

一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可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导入;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用《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首送别诗时,可通过播放歌曲《阳关三叠》导入。

二是师范朗读,培养学生语感。教材中课文的配套磁带非常规范,体现了朗读教学的特定要求,有利于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言文的味道和气息。如在教学《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时,可利用录音机,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听中体会重音、节奏、韵律、感情、意境等,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听说水平。通过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促进学生体会作者那恢弘的气势;通过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促进学生体会作者那以春花喻严冬的妙不可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模仿,进行自主诵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水到渠成了。

诵读的形式很多,可以自由读、齐读,也可以分组读、交叉读、分角色读、指名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通过分角色诵读,不仅使学生在读和听的过程中对人物性格有一定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廉颇和蔺相如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廉颇和蔺相如后来能成为刎颈之交”等问题产生比较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训练学生正确把握重音、轻音以及语速、语调、语气的方法,促进学生在思考中品味,进而感悟和受到熏陶。实践证明,只有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才能增加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启迪。

4 利用词语卡片,进行词语积累

对于文言文而言,和现代汉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汇和句式上,其中语汇的差异最大。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语汇的积累,帮助学生解决古今词义不同的障碍。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那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建立词语卡片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卡片方便携带,使用灵活,可以随时记录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等,有利于专门用作文言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论语十则》时,可以把以下几项内容做成卡片积累起来。

一是通假字。如:“不亦说乎”的“说”,同“悦”,是“愉快、高兴”的意思;“诲女知之乎”的“女”同“汝”,是“你”的意思;“是知也”的“知”同“智”,“聪明”的意思。

二是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择其善者而从之”,在这里用作连词,表示承接;“任重而道远”中的“而”也是连词,表示并列;“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不思则罔”表示转折。

此外,还可利用卡片记录一些名言警句,如“温故而知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随着新课的学习,文言文词汇数量也会随之增多,因此,对文言词汇的积累就不能局限于某一篇课文,而应该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与比较,进行补充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质疑、探究和发展。如《鸿门宴》中有“项羽按剑而跽曰”一句,对其中“而”的用法,一般认为是表示并列,而有的学生根据语境来判断,认为这句话其实是写项羽初见樊哙时一种紧张的表现,指按着剑跪直身子以防不测,应该是表示承接。由此可见,只有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把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梳理清楚,才能在头脑中建立比较丰富的文言文知识库,逐渐掌握驾驭文言文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

5 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此,文言文的学习,不仅是读懂文章、学会用法,还应该吸收其中的精神养分,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传承文明,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结合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是一条有效途径。

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目前已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优化了教学结构,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声、光、图、色有机结合的特点,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身临其境中诱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如在学习《观沧海》这首诗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帮助学生体会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和宏大的抱负;在学习《使至塞上》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创设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诗中有画”的情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6 结语

总之,教无定法。文言文教学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只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就一定能促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多媒体技术图书馆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图书馆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去图书馆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