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一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

2015-10-28李彦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9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李彦秋

摘 要 基于多年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特征,首先分析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的先进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并系统性地设计整个教学过程。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对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贡献性意义。

关键词 任务驱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123-02

1 前言

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忽略了初中生的计算机水平和学习能力,致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本文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以上不良状况进行了改良。

2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从学生角度来讲,任务驱动学习法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基于生活化的实例入手,通过课程理论的学习和操作技巧的训练,学生可以掌握处理日常典型问题的新技能,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获取任务”到“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在整个过程中都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真正内涵,进而促使他们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如此一来,可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茫然[1]。

从教师角度来讲,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高质的教学手段,其“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方法调换了传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在制定学习任务以后,通过教师的引导,然后学生去解决问题,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任务驱动教学法把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转向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促使每一位学生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然后得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以典型问题驱动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为其创造了一个开阔、自由的思维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3 任务驱动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 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一般而言,教学内容是根据指定教材的课标要求而确定。基于任务教学法的“任务”性特征,在教材的指导下,课程教师应该选用典型、实用的任务让学生完成。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做到“源于课本、结合实际、高于课本”,同时明确整个单元以及每一课时所需学习掌握的知识点,辨别知识点的类型,弄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后面的任务设计中统筹兼顾。

同理,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基于任务所需,重点使学生掌握某些技能,这些技能应该具备充分性、简易性和实用性特征。如在确定幻灯片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表1来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实用性技能。

任务设计方法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学习能力,遵循适度性、目标性、真实性、趣味性、整合性等基本原则,适当设定学习任务[2]。

1)适度性是指基于学生上机课时条件设置任务量,笔者认为以课时为单位设计任务更为可行,同时要控制任务的大小,让其完成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其余时间作为讲授和学生讨论时间。

2)目标性是指确定好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去设计整个课堂任务。

3)真实性是指任务应该具体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应该尽可能把任务设定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

4)趣味性是指任务的设定应该符合初中生年龄段的兴趣范围,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心理需求。

5)整合性是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服务其他学科的思想,要把数学问题、语文问题等具体学科体现在其中。

任务情境设计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就是以当前学习内容和学生的信息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在“情境”生动的直观形象作用下激发联想,唤起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进而创造出新形象,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3]。

如在讲授Excel中的函数问题时,可以通过统计学生期末考试这个具体事件情境,利用Excel中的函数求平均值公式、排序作为主线任务,结合学生讨论以及教师点拨来共同探讨求解过程,借此可以让学生真正融入课程,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然后能得到什么成果。

学习资源设计 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必须为学生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需经历的实际步骤,要以任务和学生为基点,设计准备好各种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具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材和导学案。指定教材不能满足学生的自主写作学习,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以学生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指导,确定适合任务驱动的导学案。

二是视频学习帮助。为了适应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求,教师可以制定教学视频讲解任务重难点,以“电脑特困生”进行反复学习。

三是任务素材。在具体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一些素材的制作对学生来说非常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事先通过共享方式把学生需要的素材发给他们。

四是学生作品。在历届教学过程中,要收集典型的优秀作品和不合格作品,通过解读其中的典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4]。

仍以Excel函数教学为例,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包括:原始期末考试成绩单;工作表中使用标签功能制作的相应导学案。对于复杂公式和条件函数的使用过程制作相应的视频学习帮助,再通过局域网络进行共享,借此能使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同时可以给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创造反复学习的机会。

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一是划分协作小组。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一个四人小组,从中由组员推荐出组长,通过小组讨论,带动全班的学习氛围。

二是明确学习任务。在任务确定后,首先就是让各组员明确此任务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例如:各组员要收集什么样的材料,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三是指导协作策略。对于如何协作分工,如何解决小组成员之间的纷争,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方法。

四是监控小组学习。监督各小组之间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具体可以通过巡回监察方法,走入小组内部去了解问题、协商问题、解决问题。

4 总结

本文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了一套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匹配的教学法,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得出一套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借助此方法可以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宝志.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42-46.

[2]李纷桃.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WebQuest学习法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3]王支平.基于博客平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驱动教学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4.

[4]满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