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越来越“虚拟”的当下人的“存在”具有的新时代特征
2015-10-28赵秋欢
赵秋欢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在现实越来越“虚拟”的当下人的“存在”具有的新时代特征
赵秋欢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科技领域里的一次重大飞跃,科学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网络与信心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技术广泛的渗透到人类、物质与精神生产,社会交往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正在进入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及虚拟的生存方式中。
虚拟现实;混合现实;人机交互
本文从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来分析计算机技术营造的虚拟世界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视和电影的诞生,人们通过荧幕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体验,20世纪中叶诞生了球幕全景电影和动感体验剧场,突破了影视银幕的局限,试图寻找一种参与其中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人类只能单向被动的接受电影电视带来的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逐渐出现,多媒体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事实信息交互的一种技术。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一种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么的关注。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高新技术,它可以利用电脑模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让使用者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感受,让使用者有身临其境一般的感觉。德国艺术家杰弗里·肖(Jeffrey·Shaw)的装置作品《Heavens Gate》,他把观众通过他的荒谬式、超现实的语汇,带进了他够早的一个由信息空间、可视化系统形成的宗教场域,让观众无意识的进行宗教仪式似的动作。
麻省理工学院专家莫里(Murray)从认识论的视野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阐述:“我们抑以将它作为一种创制可能世界的本体论机器来加以理解,并且已经习惯于生活在当下让我们吃惊的幻想与真实的演变中……虚拟现实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可以访问的空间、亲历仿真之境的体验,而且把我们带到可以将现实中的智慧和梦想付诸实施的地方。”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或者爱好艺术的人来说,卢浮宫是他们的圣地,能够亲临卢浮宫成了他们的一个梦想,但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到现场欣赏那些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而现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卢浮宫”实现了人们的梦想。
这种技术在中国也有很好的发展,例如“虚拟紫禁城”作为中国第一个在互联网上展现重要历史文化景点的虚拟现实,人们可以不出家门就可以在网络上游览故宫,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其中人作为虚拟的实践者可以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互动,并彼此对对方作出反应。通过这种技术,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得整个空间中的所有信息,并按照自己的路线行走,是一种人机交互的体验。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突破了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的限制,不仅能获得真实物理世界的够感受,而且能够感受到在真实世界无法亲历的体验。在这种技术的支撑下,保罗·波布里安开发了一款名为《Sharky the Beaver》的新游戏,在这款游戏中,用户可以穿梭于真实与虚拟世界中。
最近几年,作为增强现实和交互性媒体发展的混合现实开始应用,它可以理解为物理空间和幻想空间的交叠,混合现实吸纳了全球卫星定位和移动通信等技术。诺丁汉大学混合现实实验室(Mixed Reality Lab)制作了游戏《现在您能看到我吗?》(Can you seeme now?2001—1003)用户可以同时在网上和街上玩。世界各地的玩家都可以在网上的虚拟城市与伦敦的艺术群体“冲击波理论”的成员对抗。这些成员由卫星跟踪,在虚拟城市地图中出现于靠近玩家的地方,在街上由手持计算机所显示的方位引导、追捕在线玩家。混合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虚与实的并存于统一。
在虚拟现实中,人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这与现实生活的各种规范与约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现实中人的主体性价值。虚拟的现实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它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人们在虚拟的现实中以一种符号的数字化的方式生存。
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就在他的《理解媒介》中指出:“电力技术结束了陈旧的二分观念,即文化与技术、工作与休闲的二分观念。”现在网络通讯系统的建立正在实现他的这一预言。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当下的人们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休闲娱乐、购物等一系列日常活动,甚至可以改变之前的工作方式,改为在家上班。
就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言,电脑和网络的出现给我们创造了一种虚拟空间建构的人际关系——“网缘关系”。在网上交往既可以不必有血缘关系,也可以不必有地缘关联。而作为交往双方也不必首先考虑彼此的事业性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居住地域等差异。
[1]翟振明.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雅克·科莱特(法).存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C912
A
1005-5312(2015)20-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