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2015-10-28秦广进白玉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公办民办探析

秦广进 白玉超

(河北美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700)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秦广进 白玉超

(河北美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700)

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民办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我国民办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策略探析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工作开展的概况

我国现代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相关的一些政策和制度也不太完善,社会认可度整体上也不如公办院校,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些许成绩的同时,整体上也存在不足。

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让民办高校体会到国家的支持力度。教育部在2005年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6年,国家颁布《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还明确指出辅导员队伍要以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为建设目标,以此来促进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发展。虽然民办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这些宏观政策在民办院校中实施起来也存在一些困难。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民办高校教育事业具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民办高校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本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成为我国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1.队伍稳定性差。由于与公办高校人事制度不一样,民办高校工作人员没有正式的国家编制。招聘进来的辅导员心中不太重视此岗位,其中不乏以此为跳板而另谋出路,一担找到别的工作,就立马辞职走人的现象,导致民办高校辅导员成为一种临时性职业。

2.工作职责不清。当前,辅导员在一些民办高校多被定义为教学辅助者和学生工作管理者,这无可厚非,但是大多情况下各种行政命令最后都压在辅导员身上,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的工作局面是辅导员岗位最真实的写照。这样就导致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职责不清。任何部门都有权力让辅导员去承担该部门的工作,辅导员成了几乎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似乎任何一项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可以交给辅导员完成。因此辅导员常常感觉整天扑在繁杂的琐事上,感到每天工作的强度很大,不知道自己的本职工作到底是啥。

3.付出与待遇不成比例。民办高校辅导员常常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出8小时,有很多辅导员还住在学生宿舍,甚至几个辅导员还共住一间,住宿条件一时也得不到改善,很多时候假期还要值班。而辅导员的待遇往往低于教师或其他管理人员。付出的时间与所获得的待遇不成比例,促使一些辅导员另谋他业。

4.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当前,各民办高校辅导员考核制度大多由上级机关,如学工处、院(系)行政领导来制定。由于考核评价体系中常忽略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忽视辅导员的实际付出,造成评价结果难以区分真正的优劣等级,既无法鼓励先进,也无法惩戒落后,甚至出现“奖懒罚勤”现象,这必然会挫伤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一个没有积极性、看不到发展方向的工作很难成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目标。

二、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创建民办和公办高校间辅导员流动机制

由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性质不同,公办高校的辅导员是事业编制,这就会出现公办高校辅导员超编,而一部分民办高校不好招人的现状。因此,消除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辅导员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实现辅导员合理有序的流动,是各高校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现民办与公办高校辅导员的不定期交流,可以促使各高校取长补短,彼此更好的发展。

(二)明确辅导员工作目标

院系必须厘清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尽量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民办高校需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从要求与责任、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培养与考核等多个方面严格培养和管理辅导员队伍。

(三)健全考评机制,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良性发展

1.采用科学的考核、激励、管理机制。考核项目要覆盖德、能、绩、勤等各个方面,激励方式分为物质、荣誉、榜样等,提高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对民办高校辅导员进行柔性管理,挖掘潜力,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辅导员的工作斗志。

2.完善民办高校辅导员职称评聘办法。由于民办高校辅导员本身的工作就繁琐,根本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像专职教师一样搞科研、做项目,因此也在职称评定上要适当制定一些有利的政策。

(四)提高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待遇。

辅导员的工作是比较繁杂、比较辛苦的,民办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辅导员的待遇,让辅导员从心理上和物质上都有一种安稳的感觉,这样辅导员队伍相对就会稳定的多。

[1]陈明逊.浅析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科教导刊,2014(11).

[2]魏泽利.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单秀玲.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G641

A

1005-5312(2015)20-0219-01

猜你喜欢

公办民办探析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VR阅读探析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HTTPS探析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