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制节目的创新研究
——以《麻辣书生》为例
2015-10-28张楠
张楠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陕西西安710124)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制节目的创新研究
——以《麻辣书生》为例
张楠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陕西西安710124)
近几年来,交互性强的网络自制节目也逐步获得了不俗的影响力与极高的观众口碑。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林白老师创立的网络脱口秀节目《麻辣书生》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制节目的优势与特点,力求对未来传统媒体的电视节目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新媒体;麻辣书生;优势
一、新媒体能量,超乎你想象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更扩大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互动实现了“人网交互”的飞跃,人们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运用便携载体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网络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随心所欲的选择信息内容与发表话语权,这样一种“复合式”的媒介形态迎合着受众需求的变化,更加适应未来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时代特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时效性。新媒体时代的时效性包括两个方面,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与获取信息的时效性。也就是说,新媒体节目的信息传播不仅拥有以往传统媒体的新闻时效性,并且在受众的信息获取方面也要达到速度一致,微博、微信、朋友圈等APP客户端的信息“秒更新”功能,更使得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速度天生就具有某种滞后性,这种“极速模式”是新媒体媒介形态的专属特点。
其次,便携性。新媒体媒介形态以“轻、小、快”为特点,便携性更是受众随时随地观看新媒体节目的基本条件,观看自由度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与延伸,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固定局限性,新媒体的观看优势不言而喻。
最后,可操作性强。新媒体节目的制作可以不受环境与专业设备的影响,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节目成本相较于传统媒体的节目制作更是寥寥无几,而节目取胜的关键在于创意,因此,新媒体节目形态更具关注点与独特性。
二、《麻辣书生》火爆网络
《麻辣书生》是林白主持的网络脱口秀节目,开播于2009年11月3日,每期约为15分钟。节目宗旨:通俗而不低俗,风流而不下流;理性与幽默并重,正义与调侃共存。截止2014年,《麻辣书生》在各大门户网站的点击率已突破千万,而整个节目的制作费用仅花费百元,创意制作过程由林白老师“一人承担”,取得的成绩却令人瞠目结舌。林白老师在评价自己的《麻辣书生》时这样说道:“21世纪什么最贵?创意!”《麻辣书生》是林白老师自制的网络脱口秀节目,每期以当下热点事件作为串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辣播”新闻,语言犀利幽默,节目内容包罗万象,令网友大呼过瘾。比如“东北大嫂与一步之遥”、“空姐比基尼与一女嫁三夫”。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春泉教授这样评价:“新媒体时代草根新闻盛行,他的语言和内容的关联,都是非格式化的,与现在社会个性发展的趋势相吻合。”
截至目前,该节目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实践性小栏目,已经成长为一档具有影响力的校园网络脱口秀,而这一切是在没有任何商业投入,没有任何广告宣传的情况下,完全靠网友的口口相传取得的。
三、新媒体节目的优势
新媒体节目的优势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时效性强。林白老师的脱口秀“辣评”内容紧跟社会热点事件,运用新鲜独到的点评方式传播信息并且通过网络传播的渠道获得网友肯定。
其次,创意性强。录制节目的地点在林白老师的博士生公寓,设备简单却符合电视画面传播的要求,节目的整体制作由林白老师一人完成,比如灯光、编辑、音效、剪辑等,节目中所需的图片和视频完全来源于网络,用高清摄像头录制后上传至门户网站。整个节目的制作成本仅花费百元,而创意是获得收视保障最关键的因素,用他的话说就是:“设备是其次的,创意才是第一位的。”
最后,交互性强。林白老师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式与节目观众互动,不仅可以获得论点,还能够通过互动集思广益,为今后节目制作寻求新的创意点。因此,新媒体的发展增加了受众的话语权,同时也为新媒体节目制作提供了新闻点与创新点。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必须结合新媒体,将更加“新鲜”的视听效果传递到观众面前,而且必须及时更新节目内容,拥有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节目,我们期待未来可以看到他们相得益彰的局面。
[1]麻辣书生[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
[2]麻 辣 书 生 :专 访 林 白 老 师 [EB/OL].http://baike.baidu. com/view/3004674.html=Aladdin.
[3]麻辣书生爆红:70后博士生自制新闻视频[EB/OL].http://fun.hsw. cn/system/2010/05/26/050519807.shtml.
[4]张蓝姗.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新探索[J].中国电视,2014.
[5]陆地.网络自制视频节目发展的特点和空间[J].新闻与写作,2014.
G206
A
1005-5312(2015)20-0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