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2015-10-28顾熠男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美剧字幕跨文化

顾熠男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100024)

新媒体时代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顾熠男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100024)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传播方式,影视作品作为不同文化主体间交流的载体在新媒体时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美剧在中国的传播为案例,结合已有的理论与研究,探讨其中蕴含的跨文化传播现象。

新媒体;美剧;跨文化传播

互联网的普及引起了中国影视领域的巨大变革。影视的传播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与电影院,当前我国网络视频用户已经增加到3.25亿。随着各个地域之间文化交流的扩展与深入,人们对于跨国界的影视作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但国内从国外引进影视作品数量仍受到一定限制,加之大部分国人尚不具备良好的多语言水平,对理解作品存在一定困难。不过,一些具备良好外语水平的影视爱好者开始组织同好成立字幕制作团队,以交流学习为目的进行美剧等影视作品字幕的制作。国内较有名的有人人影视、馨灵风软和猪猪字幕组,在他们翻译的美剧传播实践中,笔者看到了许多值得探讨的跨文化传播的现象。

一、美剧的受众分析

随着文化交往程度不断加深,受众对非自身文化的好奇心也随之增加。美国是电视剧营销大国,融合了大量文化元素的美剧正好满足了国内一些观众的需求,尤其以学生群体为美剧消费的主力军。他们作为有着相应文化积累、较高英语水平和较为独立价值观的群体,无需再通过中文配音去理解节目内容,也以观看原声剧集为追求。

与传统的电视观众不同的是,他们有兴趣参与到传播过程中去,而美剧一周一集的播出形式给了他们条件。他们可以在论坛、微博上谈论观后感,分享剧集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包括了剧集的插曲、预告,也包含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关注点,如明星资讯、原著内容、甚至是翻墙在脸书和推特上的信息。这个过程中,这些对特定美剧有着极大忠诚度的受众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持续专注于及时从外媒获取信息而共享。

这个现象可以通过“媒介迷”这个概念来解释。麦奎尔称这种群体为:不仅对某些演员,而且对特定的内容类别表现出非常特别的强调和嫉妒的喜爱。最温和的媒介迷们只是被媒介所吸引,而最狂热的媒介迷们则对媒介人物投入极为热烈的情感,积极主动地去关注他们。现实中的媒介迷现象,正逐渐演变为受众形成和表达自己媒介品味和偏好的一种日常现象,这恰恰是对媒介生产和传播过程的一种正常反应。

二、媒介分析

美剧在当下主要通过P2P的方式并借助微博、网络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和手机等新媒体终端进行大范围的传播。这种去中心化和去权威化的P2P传播方式大大缩短了外国影视作品进入国内的时间。以往受众只能通过等候电视频道播出相应的栏目,不能快进甚至是跳过,缺少主动性和选择性。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美剧的传播出现了新的面貌。

首先,由于避开了严格复杂的审核程序,新媒体的即时性使得它能够向受众提供最及时的讯息。比如人人影视字幕团队,网站提供了十分全面的欧美剧集时刻表,受众很容易就可以了解到他们感兴趣的美剧的播出、停播时间,是否续签了下一季等等。此外,新媒体具有非同步性,受众不需要即时对讯息做出反应,他们可以通过强大的分类搜索功能将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迅速剥离出来,选择一个他们空闲的时间段进行观看。他们可以随时对美剧进行回顾,跳过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其次,新媒体为美剧的传播提供了平台的支持。讯息的发布不再局限于电脑,同时还利用了新型的手机终端,与用户进行互动。譬如人人影视在官方微博和微信及时公布更新,同时又可以获取受众意见对工作进行整改。各种形式的手机APP使得这种互动变得更为频繁。特别是在WEB3.0时代,用户能够将一个平台上的信息共享到更多的平台,不仅超越了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超越了网络的空间限制。

三、翻译分析

以往主流媒体引进国外影视作品时,经常会发生一些翻译上的问题。比如曾经一度热播的美剧《成长的烦恼》,如果拿它和原版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美式幽默、俚语和双关语在被翻译后显得惨白而无力。如今,在字幕组出品的美剧成品中类似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进,笔者也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字幕组往往拥有稳定的片源提供和强大的后期字幕制作团队,从翻译、校对、特效、时间轴到内嵌、压制、发布的一系列工作,都是在第一时间完成的。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英语教育的普及,出国留学、游学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这使得更多的人对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理解美剧中的文化元素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无疑字幕组的翻译人员也多采用翻译的常用方法:归化与异化。归化是将译文以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为受众提供简单通俗的解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生涩难懂的原文,采取意译的手段,使用中文里的成语、歇后语等加以表达。而且现在更是出现了一些更为口语话的,网络流行语作为对等语的现象。比如热播美剧《吸血鬼日记》中的“Iplayed thatgame”,想必如果翻译成“我玩过那个游戏”一定让人摸不着头脑。那么“深谙此道”相比要好得多,不仅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也将人物的心理刻画出来了。像近年流行的“神马”,“浮云”,甚至是之前的台风名称“梅超风”都在字幕里出现。而异化则是指翻译时保留译文的异国情调。字幕翻译人员对于美式的俚语、双关,特殊名词没有办法归化时,便会采取另作解释的手段,比如在画面的最上方加一行和字幕一同出现的注释,方便观众理解。同时,他们也不会刻意将一些敏感话题归化,这与原先的主流媒体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也使得网络字幕呈现出简洁通俗的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化缺失的问题。

四、文化冲突分析

美剧的编剧经常在场景角色设置上下功夫,尤其是设置一些不同种族、肤色的人群,不同地区的场景,在包含了多元文化的情节中,文化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举个例子,比如在最近热播美剧《打工姐妹花》中,矮小的韩裔餐馆老板李憨总是遭到嘲笑而且经常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和别人存在差异,黑人老头厄尔也经常以自己的肤色自嘲。如果对美剧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审视,我们也能找到许多中美文化上的冲突现象,像以个人主义至上的美国人就特别不理解我们传统的集体主义。而当中国的观众在网络上接触这些美剧时,也会产生疑惑的心理。但是这种疑惑在美剧传播的过程中在慢慢消退,而且在电视剧的模仿中也得到显现。比如大热的《爱情公寓》,选秀类节目《中国好声音》,对于个人的成败与情感多了一些。

尽管美剧在多数时候所表现的是关乎整个世界的普世价值,比如爱情亲情、平等自由等等。然而,在实质上它更多的是以其主流价值渗透他国文化的手段,虽然它不会直接明目张胆地宣扬自己的主张,以至于更容易进入其他国家的播出领域。就算是一些带有政治意识形态的电视剧,也能在普世价值的框架之内的到合理的表现。热播美剧《国土安全》、《尼基塔》都带有政治的色彩,但是剧情总能将人的目光引向普世价值,比如爱国,除恶等等。而且在美剧中展现出来的文化冲突,加以审视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对他国文化的排斥与渗透才是它的主要导向。此外,新媒体的“碎片化”信息的特点也会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对美国文化与西方主流价值的崇尚之情。

[1]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美).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詹姆斯·库兰(JamesCurran)(英).米切尔·古尔维奇(MichaelGurevitch)(美),杨击(译).大众媒介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麦奎尔.刘燕南(译).受众分析[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周浩波.美剧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6]解庆锋.发挥新媒体优势提高跨文化交流效果[J].科技传播,2009 (09).

[7]高文芳.美剧翻译中的文化缺失[J].英语广场,2012(05).

[8]高坤.新媒体时代网络字幕组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东南传媒,2012 (09).

[9]胡贞.影视翻译的跨文化探析[J].时代文学,2011(04).

J905

A

1005-5312(2015)20-0119-02

猜你喜欢

美剧字幕跨文化
Word和Excel联手字幕添加更高效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浅析美剧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一种基于单片机16×32点阵动态字幕的设计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美剧台词秀——House of Cards 纸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