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音乐美学角度浅谈合唱指挥的美学特征

2015-10-28汤晓汀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美学美的音乐

汤晓汀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从音乐美学角度浅谈合唱指挥的美学特征

汤晓汀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合唱是一种集体歌唱的艺术形式。合唱艺术不仅历史悠久并且它是见证欧洲音乐历史发展的活化石。合唱艺术的美在音乐历史的发展潮汐中由古典美到浪漫美的转型,再到现代声音与器乐交融的音乐艺术独特风格,合唱艺术的美也再不断的转型和发展。指挥是控制音乐的核心,也是控制音乐美的核心。指挥的风格多样,细腻动人,以及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肢体动作的意义不仅表达乐曲的思想感情,音乐的律动,还能把合唱的音乐美与指挥肢体艺术美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审美实践创造,来表现其音乐特点。本文重点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阐述合唱指挥的美学特征。

音乐美学;合唱指挥;美学特征

二十世纪以来,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相融,而音乐通过表达感情的声音组合起来,在音乐中进行美的规律的探讨就是音乐美学。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既是音乐学的一个基础理论学科,又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在音乐学领域,音乐美学是以哲学美学的、经验科学的多种研究方式,以其概念体系对音乐以总体把握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在印象主义哲学意识流和潜意识流的视角下运用理论性的思辨性的角度来看待音乐中美学的规律。合唱指挥这门独特的音乐艺术可以让人从审美的视角,对音乐的历史,形态,特点,规律来了解音乐的艺术功能,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美学中的审美实践。

一、西方古典浪漫时期到现代合唱的美学特点。

自人类历史中音乐审美实践活动的尝试和开始,人的审美意识就产生了,音乐美学的学科历史一般被认为是于18世纪至19世纪的欧洲逐步建立而来的,西方音乐史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合唱发展的最为活跃,壮大。合唱是一种集体歌唱的艺术形式。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流行着众多的赞美神的无伴奏合唱,在罗马教皇圣咏时期,就拥有一千六百多首教会歌曲。随着宗教的发展大多曲目都用于宗教活动,用来祈祷,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祈求一种平静与谐和。这种音乐形式体现了古典合唱学的和谐美,古典合唱的艺术美学特征一般具有:“和谐”、“崇高”、“优美“、“悲剧”等特点。其中“和谐”与“崇高”是最为主要的美学特点,而“和谐”又是音乐美学的最本质的基本特征,古典合唱中由无形中形成合唱,原因是在集体的颂歌中和谐的平行四五度逐渐形成。从合唱的语言形式上看这些平行,稳定,空洞,圆润的音乐色彩,体现了音程对位中的和谐美感,也体现了和声组合中低调的变化和统一的音乐色彩。西方合唱是宗教的产物,但又在宗教和世俗的此消彼长中发展。十九世纪,继古典乐派出现浪漫主义乐派,提倡个人主观感情的表现,挣脱神的束缚,尤其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升华和高扬人的本质力量,虽然大多数合唱仍然运用宗教体裁但不难看出其间对世俗的憧憬,体现了“和谐”内部的运动性而不是独立自主封闭的。此时的合唱中强调运用丰满,充实的不同的演唱风格,大量的不协和的和弦,和半音出现,无伴奏的合唱作品被大型的管乐和歌剧中的合唱作品取而代之。虽然浪漫时期的合唱作品强调音乐的幻想性,具有民族特色,旋律的自由性更大。但仍然没有打破音乐的均衡与完整。只是此时人们在合唱中对美的追求不再是毫无意义的颂神,祈祷,赞美,而是揭示人类精神和内心世界的精神面貌,社会道德,以及审美观和理想。音乐中单纯的美,上升到哲学美的范畴,把表达情感的声音组合,变为音乐中美的规律的探讨这正是音乐美学的表现。因此合唱艺术不仅历史悠久并且它是见证欧洲音乐历史发展的活化石。合唱艺术的美在音乐历史的发展潮汐中由古典美到浪漫美的转型,再到现代声音与器乐交融的音乐艺术独特风格,合唱艺术的美也再不断的转型和发展。

现代合唱确立的共同美学标准依然是追求和谐为合唱艺术的最高境界。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欧洲音乐,还是充满民族斗争的时期,都不能打破这种规律,无论是柔情,激情,必然要达到谐和准确的音准,统一的发音与音色,这种奇妙的和谐正是合唱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音乐美感。而在音乐美学规律中呈现多种多元化内容的互相渗透也是美育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和表现。中国传统的音乐思想美学体系原本就具有这种多元化,互相渗透的特点,我国现代合唱的主要来源于,民间百姓,传统故事,普及性强传唱快,雅俗共赏。随着合唱的表现形式不断的发展,灵活的变化,合唱的舞台摆脱单一固定的呆板模式,甚至在交响乐中创造性的加入合唱。在这些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审美创造。影响音乐特点的基本因素也是影响音乐审美特征的关键因素,音程,和声,旋律,调性,曲式,歌词,还有在合唱中的声乐美学,甚至不能缺少的舞台效果。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影响甚至决定了合唱音乐发展的主要规律,基本内容,主要风格,审美价值。

二、指挥艺术美学的重要性

如果要从美学的角度去认识了合唱的语言,必定也要从美学的角度去认识指挥的存在形态,因为在合唱审美实践的创造中,音乐指挥是重要的参与者,修海林先生他的音乐存在的“三要素”指出:“音乐行为的存在,可以大体分为操作行为和参与行为。”——《音乐美学通论》,因此在美学的角度对合唱加以高度的认识,不能忽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指挥艺术。指挥的风格多样,细腻动人,以及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肢体动作的意义不仅表达乐曲的思想感情,音乐的律动,还能把合唱的音乐美与指挥肢体艺术美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审美实践创造,来表现其音乐特点。作曲家对作品进行一度创作,他们是艺术作品的主体,而在作品的演唱和表现的过程中去理解作曲家所要表现的意图和心中蕴藏的音乐形象加以补充和二度的创作,这就取决于合唱的灵魂——指挥。合唱是一门独特的综合艺术,它必定离不开核心人物指挥者的统筹发挥。指挥必须是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型综合性人才。他首先要牢牢把握合唱队员精确的音准和节奏,音色的甜美与和谐,还要处理好作品中音量的控制,以及音乐中情感改变后音色的变化。尤其是在分析作品阅读总谱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要求,还要在整个合唱队进行统筹并且精益求精,从合唱队中的每个声部到钢琴伴奏或者乐队伴奏,要考虑总谱中的和声结构及和声色彩,结合所有这些才能对合唱作品进行的审美创造。指挥中最基本的原则:准,省,美。无论怎样的作品都要遵循这三个原则,因为只有科学规范的指挥动作才能提高作品的高度,严格缜密的训练排练才能提高合唱团员的审美能力。因此切记指挥中的手势不能像单一的节拍器,肢体动作也不能像简单的广播体操。因为站在合唱美学的角度指挥者就是一个审美实践的实施者和领导者,指挥每一个细微的指挥动作都会影响合唱队员的情绪和对作品的审美理解,审美体验。著名的合唱指挥家秋里的指挥风格就是多种多样,指挥艺术独具个人魅力,他的处理与表现就让音乐情感与审美进行了的完美的结合。因此,这些有关指挥艺术的学问都有其规律可言,都有它的美学原则。只有注意这些原则,才能让和唱艺术水平进行提高,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美学的角度去理解认识合唱艺术所带来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创造。

三、结语

在实践音乐美学的过程中,音乐表现过程中的乐曲音响的实践不仅仅是通过音乐听觉的感知实现,还有通过听觉和视觉所引起的情绪,情感,精神的审美体验,因此合唱指挥作为一门具有独特表现方法和手段的音乐艺术门类。它既是一门歌唱艺术,也是一门肢体艺术,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独特性又有特殊的规律和美学范畴,我们才更应该强调,注意它的美学规律和审美要求,发扬它的群众性,民族性,和通俗性更好的掌握内在的音乐规律对之进行音乐美的创造,同时提高人的审美心理构建,在新的音乐创作中不断升华。

[1]尹晓晖.西方早期合唱艺术美学特征的发展与演变[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罗小平.音乐美学理论新构修海林[J].文艺研究,1996(05).

[3]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黄钟,田晓宝.音乐指挥实践美学初探[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 (02).

J616.2

A

1005-5312(2015)32-0096-02

猜你喜欢

美学美的音乐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纯白美学
音乐
“妆”饰美学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音乐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