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影音格致别样红
——《秦颂》、《荆轲刺秦王》、《英雄》视听影像比较

2015-10-28任兴燕李维刚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刺秦王刺秦陈凯歌

任兴燕 李维刚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问影音格致别样红
——《秦颂》、《荆轲刺秦王》、《英雄》视听影像比较

任兴燕 李维刚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秦颂》、《荆轲刺秦王》、《英雄》这三部刺秦影片,导演以自身风格,结合响应的拍摄技术特色,通过色彩、声音、构图等元素造就了影片不同的风格基调在给观众带来很强的视觉震撼的同时,也冲击着观众情感的世界,包含着别致的内涵和深刻的主题。

技巧;视听语言;格调;英雄不灭

荆轲刺秦的故事虽然已久远,但是第五代导演所带来的三部刺秦,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震撼,而且使刺秦的英雄形象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以张艺谋《英雄》、周晓文《秦颂》、陈凯歌《荆轲刺秦王》分析,他们在塑造秦王以及刺客的身份时,无不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在不同的导演风格的基础上,营造出了不同的影片格调,在给观众带来很强的视觉震撼的同时,也冲击着观众情感的世界,包含着别致的内涵和深刻的主题。

在对三部以英雄刺秦为主旨的影片中,可以看出第五代导演独特而又不同的的拍摄手法与影视技巧;用细节营造氛围。三部影片中通过不同风格细节描绘和色彩塑造使刺秦故事神韵俱存。

在张艺谋的《英雄》中,光线画面技巧主要是通过影片整体色彩画面来传达,这一点也是张艺谋导演的个人风格所在,在《红高粱》中,满目的红色冲击着视线,在《英雄》中更是将色彩运用的淋漓尽致,影片色彩多样,但却没有繁琐之感,导演将色彩运用分离使用,用灰、红、蓝、白、黑五种主色彩进行渲染影片,在开篇便是用灰色展现宏伟盛大的场面,灰色是不存在感情色彩的颜色,在秦王的臆想构成的第二次叙事中,所有的人物画面均用灰色呈现,可谓是匠心独到。在无名编造的第一次回忆当中,红色的服饰,红色的场景,恰是影片与光线色彩的呼应所在,红色热烈、躁动,对比着无名的表态的沉稳,暗示着事实有误,在飞雪与如月在胡杨林决斗中更是将红色运用到了极致。张艺谋在《英雄》中用无声的色彩将刺秦展现得刻骨铭心。在周晓文的《秦颂》中,注重的是画面光线所营造的恢弘气势,色彩光线的运营讲究的是一个真实而震撼的效果,斩杀燕囚奴之时,那河水与血水混成的的暗红,色彩没有突出,但却在真实中冲击的观众的眼球与内心,仅仅用画面就透露了一股浓浓的“血腥味”。

三部刺秦影片在视听语言方面依然也是独具匠心。张艺谋在《英雄》当中讲究的是一种诗化的配音,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烦杂而又真实,而周晓文《秦颂》的琴声萧瑟,蕴意幽长。

《英雄》整体元素运用少而简洁,一种飘渺的意境,一种诗化的真实,人声、刀剑盛、雨声、水声、鼓声、琴声综合运用,以辅助的元素来加入到电影中,就像作是诗之配乐贯穿全片,一股诗意飘渺的气氛油然而生。相较于张艺谋的《英雄》,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则是一种声声入耳的冷感音乐。历史是残酷的,陈凯歌对于音乐的运用也是在真实中、不加修饰中体现残酷的质感,《荆轲刺秦王》的声音大都在主题上回荡,隐含着叙事与思考。攻占赵国时,孩子手中的拨浪鼓在战火喧嚣声中显得突兀不和,天真的声响与战争之声形成了鲜明对比,嬴政遭受侮辱的时候,手中咣当作响的拨浪鼓令人心惊肉跳、毛骨悚然,气氛沉重,杀机暗起,而在赵姬脚下再次作响的拨浪鼓则含蓄着赵国孩童已经活埋入土的悲惨结局。周晓文在《秦颂》当中使用的音乐威严、凶蛮、神秘、优雅并存,声画关系时而对立,时而分离,时而同步,时而结合,以音乐贯穿影片主题。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燕国民谣儿歌映射了主题,暗示了秦王和高渐离的关系,隐含了故事发展的脉络,秦王和高渐离两个人的“撕咬”注定没有赢家。

三部影片风格基调不同,而在声音“静”处理上,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英雄》之中,刺客无名将剑柄抵在秦王身后,超乎一般的寂静,却完美的显露出无名内心激烈的争斗,将为天下而假刺的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荆轲刺秦王》在赵姬离开嬴政,嬴政孤立在吊桥之上时,声音隐匿,传神的显露了秦王嬴政的孤苦无助,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秦颂》上“静”处理同样是令人深思,登基祭台之上,偌大的炉鼎,孤苦伶仃的秦王,无声的流泪,一股悲怆之感升华而起。

一部刺秦,三种风格,三位君王,唯一秦王,不同刺秦,一场戏,三种英雄,三场震撼,愿英雄不灭。

[1]徐皓峰.陈凯歌刺秦王[J].电影艺术,2000(06).

[2]刘恩御.影视色彩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3]艾青.关于电影《英雄》中美术的色彩运用探讨[J].电影文学,2012 (11).

[4]李嘉,刘海燕.真实的与唯美的[J].影视纵横,2005(02).

[5]傅明根.第五代电影的后情感策略[J].影视艺术前沿,2009(01).

[6]黄会林.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J905

A

1005-5312(2015)32-0128-01

猜你喜欢

刺秦王刺秦陈凯歌
荆轲刺秦
陈凯歌不演假戏
雪地里的45分钟
女儿歌
荆轲刺秦王意义的崩溃与重建
忠于原文是解读文本的前提
荆轲刺秦王
中外历史中的“刺杀”故事
这个刺客不太“冷”
陈凯歌 大师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