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唱法两种能力”的民族声乐演唱观念
—— 暨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赵振嶺教授讲学纪要
2015-10-28宋洋
宋 洋
“一个唱法两种能力”的民族声乐演唱观念
—— 暨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赵振嶺教授讲学纪要
6月10日,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赵振岭教授在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作学术报告。本场学术报告是首届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声乐艺术交流展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报告会由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赵德山主持,艺术学院全体师生以及艺术学院领导到场聆听。
学术报告伊始,赵振岭教授介绍和回顾了自己的成长背景和学习经历。他自幼酷爱音乐,高中期间师从张松益教授学习声乐。1982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于曹悦荪教授。在上学期间曾得到著名作曲家鲍元恺教授、著名二胡演奏家宋国生教授的指导和帮助,演唱了许多他们创作的声乐作品,让他受益匪浅。
在学术报告中,赵振岭教授围绕“演唱的科学性”和“一个唱法两种能力”这两方面对我国声乐教育的现状、发展和创新进行了解析。赵振岭教授首先指出,声乐演唱一定要具有科学性。所谓的“科学性”就是要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唱出好听的声音,建立起腔体的发声通道,这样演唱的声音就不会脱离发声通道,声音就会找到着力点,通过共鸣腔体将声音传出。他指出,中国民族声乐是在一代又一代老一辈艺术家总结出来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不断地传承、发展和创新。作为年轻的一代人,在不断地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也要将中国的文化进行传承,艺术创作者和艺术表演者都要建立强烈的文化责任和文化自觉,才不会丢掉中华民族的根,中国民族声乐才能在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沃土上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他指出,中国民族声乐与中国的戏曲、曲艺和说唱艺术有着很深的渊源。很多民族声乐作品中体现了戏曲、曲艺和说唱艺术的元素,在演唱一些作品的时候,要借鉴戏曲中的行腔和咬字,从而也可以进一步解决声乐演唱的科学性的问题。赵振岭教授经过30余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个唱法两种能力”和“一个能力的多种修养”的观点。他鼓励学习民族声乐的同学不要在观念上把美声与民声两种风格的演唱孤立起来,无论美声和民声他们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一致的、是相通的。所以,要在掌握演唱技巧的基础上,掌握多种能力和不同的演唱修养。这就要求我们要融汇中西、借鉴传统,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
赵振岭教授在报告中,还对艺术学院的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授课。在授课中,赵振岭教授诙谐幽默,用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肢体语言进行示范。针对学生的演唱,他强调演唱时喉头一定要稳要低、胸腔共鸣要有支点、歌唱要体现整体的歌唱、字是气的字头,在演唱中一定要松弛下来,调整好呼吸并且以字行腔。他在给多位同学进行指导的时候总结出:演唱的时候一定要屏住气、捏住劲、在哪儿使劲在哪儿发音。多位同学在赵振岭教授的指导下,演唱声音有了较大的改变,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本次学术报告,赵振岭教授以朴实生动的语言、真实得当的实例、幽默诙谐的风格和精湛娴熟的范唱,感染了在场的全体师生。他对音乐事业的执着和对学术理想不断追求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全体师生。赵振岭教授丰富的专业素养、优美的歌声、深厚的演唱技术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现场一次又一次雷鸣般的掌声。
(责任编辑 吴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