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三个阶段的治疗
2015-10-28卢敬芝
卢敬芝
(吉林省吉林市职业病防治院,吉林 吉林 132013)
痛风三个阶段的治疗
卢敬芝
(吉林省吉林市职业病防治院,吉林 吉林 132013)
目的 痛风是由于人体内嘌呤类物质代谢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急性或是慢性关节炎,即体内血尿酸浓度过高导致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肾脏而引起的组织异物炎性反应。研究痛风患者在治疗中何时开始降尿酸,降至多少为宜,观察治疗结果。方法 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12年1月的痛风患者60例,均分为安痛风三阶段指导用药的观察组,及不安阶段治疗的对照组。结果 在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分别为96.00%、92.00%,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57%、77.27%,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用药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的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的三个阶段合理用药更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痛风;三个阶段;降尿酸;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12年1月间诊治的60痛风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5.17±5.63)岁;其中包括7例急性发作期患者,14例慢性期患者,9例间歇期患者。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4.26±5.02)岁;其中包括9例急性期患者,13例慢性期患者,8例间歇期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观察组急性期患者给予2%碳酸氢钠注射液静点至疼痛缓解后,改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痛50 mg每次口服,1天3次。其他有双氯芬酸、布洛芬、萘普生。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是指所有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没有痛风石形成;显效是指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消失,痛风石存在;有效是指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痛风石比治疗前减少一半以上;无效是指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无变化,痛风石面积无变化甚至增大。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观察组25例患者在治疗后痊愈了18例,占所有患者的72.00%,显效患者有4例,占16.00%,有效患者2例,占8.00%,无效患者1例,占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28例患者在治疗后痊愈了10例,占所有患者的35.71%,显效患者有7例,占25.00%,有效患者5例,占17.86%,无效患者6例,占21.43%,总有效率为78.57%,由此可见,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间歇期及慢性期总有效率对比[n(%)]
2.2观察组30例患者在治疗后痊愈了20例,占所有患者的66.00%,显效患者有6例,占20.00%,有效患者3例,占10.00%,无效患者1例,占3.00%,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30例患者在治疗后痊愈了10例,占所有患者的33.00%,显效患者有8例,占27.78%,有效患者6例,占20.00%,无效患者6例,占20.00%,总有效率为8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n(%)]
2.3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7例急性患者,有14例慢性患者,9例间歇期患者,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9例急性者,有13例慢性患者,8例间歇期患者,有效率为76.00%,由此可见,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对比
3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患者针对痛风三阶段,采用合理用药,由于急性期尿酸已经生成沉淀,尿酸值反比平时最高值低。间歇期表现尿酸值偏高。该阶段应该时刻关注尿酸值高低,早期防治高尿酸血症,防止病程进入慢性期。对于间歇期和慢性期降尿酸的治疗,目前认为并非只要尿酸增高,就需立刻降尿酸治疗。降尿酸也是有适应证的,痛风早中期治疗以促进尿酸排泄为主,可用丙磺舒0.25~0.5 g每次口服,1天2~3次,而晚期以抑制尿酸合成为主。首次降尿酸应在痛风发作缓解后1~6周开始,降尿酸过程中定期监测肾功。同时调整降尿酸药剂量,使尿酸水平长期持续达标。尿尿酸pH值在6~7,血尿酸一般以360 µmol/L为目标值[1-2]。
本研究发现,在慢性期及间歇期的总有效率方面,采用指导用药的观察组患者分别为92.00%、91.00%,均远远高于不分阶段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77.27%、72.00%,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率方面,观察组的9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痛风患者来讲,采用分阶段合理用药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2] 凯利.风湿病学[M].8版(中文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R589.7
B
1671-8194(2015)31-0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