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双侧和分期双侧开颅术治疗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5-10-28邢俊领许国栋祖向阳
邢俊领 许国栋 祖向阳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一期双侧和分期双侧开颅术治疗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疗效对比研究
邢俊领 许国栋 祖向阳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目的 探讨一期双侧和分期双侧开颅术对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72例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一期双侧组(A组)和分期双侧组(B组)两组,每组36例。B组采用分期双侧开颅方案,A组则给予一期双侧开颅方案。比对两组患者格拉斯哥(GOS)预后分级情况,记录其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结果 ①治疗后,A组17例获得良好恢复,10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植物生存3例,死亡1例,预后良好率达到75.0%;B组恢复良好和植物生存各5例,轻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14例,死亡8例,预后良好率仅为25.0%,明显低于A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A组术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及一般健康状况等四个维度评分分别为(58.9±5.4)分、(56.3±3.6)分、(57.9±2.3)分和(42.8±2.4)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的(40.4±4.2)分、(27.8±3.9)分、(43.5±2.6)分和(30.6±2.7)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给予一期双侧开颅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一期双侧;分期双侧;开颅术;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
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MTICH)是颅脑损伤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疾病之一,以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呼吸及脉搏减慢、动脉血压升高等临床表现为主,多数伴有严重脑挫裂伤,必须立即通过开颅手术清除颅内血块,以提高治疗有效性,节省宝贵的救治时间。虽通过多年研究,开颅手术对MTICH的临床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1],但各研究者对最佳手术时机及有效方案的探索工作仍未停止。本次研究选取72例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一期双侧开颅方案(A组)与分期双侧开颅方案(B组)进行治疗,以探讨两种开颅术对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通过脑CT检查,符合该疾病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为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2]。本次受试患者中男33例,女39例;年龄16~72岁,平均(57.9±3.6)岁;致伤因素:交通意外36例,高处坠落31例,暴力击打3例,其他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轻度昏迷34例,中度昏迷25例,重度昏迷13例。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一期双侧组(A组)和分期双侧组(B组)两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致伤因素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GOS预后分级情况对比[n(%)]
1.2纳入标准:①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确诊为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②年龄范围在15~75岁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排除标准:①手术禁忌证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胸腹、脊柱复合伤者;④合并重要脏器疾病或恶性肿瘤者。
1.4治疗方法
1.4.1A组给予一期双侧开颅手术:①取仰卧位,头偏向术侧;②行冠状切口;③双侧颅骨钻孔同翼点入路;④去骨瓣减压(单侧20例,双侧9例),回纳骨瓣并固定;⑤依次缝合切口;⑥双侧操作步骤一致,一侧进行完成后进行另一侧。
1.4.2B组给予分期双侧开颅手术:①取仰卧位,头偏向术侧;②行冠状切口;③双侧颅骨钻孔同翼点入路;④去骨瓣减压(单侧25例,双侧11例),回纳骨瓣并固定;⑤依次缝合切口;⑥ 复查头颅CT;⑦对侧血肿若持续增大或明显占位则二次行对侧手术。
1.5评估标准
1.5.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标准[3]以E、V、M三者分数加总来评估,>14分为正常,<7分为昏迷,<3分为脑死亡或预后极差。轻度昏迷:13~14分;中度昏迷:9~12分;重度昏迷:3~8分。
1.5.2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标准[4]。恢复良好:轻度缺陷但可正常生活;轻度残疾:残疾可独立生活,可于保护下工作;重度残疾:意识清醒,生活需料理;植物生存:仅存在最小反应;死亡:死亡。预后良好率=恢复良好+轻度残疾。
1.5.3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标准:以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一般健康状况(GH)、精神健康(MH)等四个维度为标准,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
1.5.4观察指标:观察比对两组患者格拉斯哥(GOS)预后分级情况,记录其生活质量评估情况。
1.6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情况对比分析:治疗后,A组17例获得良好恢复,10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植物生存3例,死亡1例,预后良好率达到75.0%;B组恢复良好和植物生存各5例,轻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14例,死亡8例,预后良好率仅为25.0%,明显低于A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估情况对比分析:A组患者术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及一般健康状况等四个维度评分分别为(58.9±5.4)分、(56.3±3.6)分、(57.9±2.3)分和(42.8±2.4)分,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40.4±4.2)分、(27.8±3.9)分、(43.5±2.6)分和(30.6 ±2.7)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SF-36评估对比情况[(),分]
表2 治疗后SF-36评估对比情况[(),分]
组别 例数 PF RP MH GH A 36 58.9±5.4 56.3±3.6 57.9±2.3 42.8±2.4 B 36 40.4±4.2 27.8±3.9 43.5±2.6 30.6±2.7 t - 16.23 32.22 24.89 20.26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为探讨不同时机双侧开颅术对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预后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72例患者为受试对象,发现予以一期双侧开颅术方案的A组患者GOS预后分级显示恢复良好者17例,轻度残疾者10例,预后总良好率达到75.0%,仅1例患者因年龄较高治疗后死亡,其余8例中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3例,存活率及预后总情况均较为理想;而给予分期双侧开颅术的B组患者预后总良好率仅达到A组的1/3,为25.0%,其中恢复良好者5例,轻度残疾者4例,重度残疾者14例,为组内最高。另外植物生存者5例,死亡8例,病死率达到22.2%,明显高于A组的2.8%,说明分期双侧开颅手术易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具有病死率高、预后质量差等不足,对抵抗力及免疫力弱、身体功能均处于衰落阶段的老年人而言,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不利于其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提升。这一结论也得到张雷等[5]研究者的支持,其认为一期双侧开颅术不仅可降低患者术后死亡及致残概率,还可免除其二次手术费用,经济性更高,适用范围更广。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给予一期双侧开颅术的A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分期双侧的B组患者,其生理功能及生理职能评分分别达到(58.9±5.4)分和(56.3±3.6)分,精神评分为(57.9±2.3)分,明显优于B组患者,说明一期双侧手术不仅利于患者生理健康发展,对其心理健康同样具有积极意义,给予此方案的患者可避免二次手术造成的精神与生理创伤,利于其积极地配合治疗,提升依从性,以此增加治疗有效性,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熊明等[6]研究者也在其报道中获得类似结论。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给予一期双侧开颅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陈德,黎亮,杨俊,等.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128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1021-1022.
[2] 朱益分.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58例诊治分析[J].浙江医学,2009, 31(4):517-518.
[3] 杨朝华,马俊鹏,游潮,等.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99例治疗分析[C].第八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628.
[4] 杨朝华,李国平,游潮,等.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探讨[C].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506.
[5] 张雷,孙传正,何永生,等.双侧开颅不同手术时机与方式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2): 84-86.
[6] 熊明,朱海东.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J].浙江临床医学,2009, 11(1):21-23.
R651.1+5
B
1671-8194(2015)31-0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