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015-10-28朱伟强
朱伟强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学这门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而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 利用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在实验前应先进行理论的教学,要让学生清楚掌握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学生有了理论的基础和依据后,在实验过程中就有了方向,就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大展拳脚而不会漫无目的地盲干。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设想,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索性实验,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有的学生提出平时人们用松节水溶解油漆,所以用松节水代替酒精效果应该会更好。于是我鼓励他尝试他认为更好的方法。在“观察草履虫”实验中,我让学生自己配制培养液,看谁配制的培养液更能吸引草履虫。通过这一探索过程,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争胜的欲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科学思维的能力。教师在实验中还应设法增加探究的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如我在做光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中,我增加了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从而验证了水分对鼠妇的影响,应用于实际让学生知道在什么地方更容易找到鼠妇。又如在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中,我又增加了把叶片浸入热水中,比较叶片正、背面气泡的数目,从而验证了为什么要选择叶片下表皮作材料观察气孔等等。这样,增加了实验的内容和深度,使学生不会只是“照方抓药”,不单为实验而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老师在演示实验中,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甚至可以放手让学生上讲台代替老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自己去解释实验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时,老师从中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或对实验进行加工、改进,甚至可以有意识地设置错误,让学生在听课和观察中突然发现,并加以纠正。这样可使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进行呼吸运动与膈的运动的关系的演示实验,我让学生用矿泉水瓶自制教具,并让学生自己进行演示实验、探究,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又如在进行金鱼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演示实验后,提出新的问题:用灯光代替阳光,是否有气泡出来?用其他植物代替金鱼藻,行不行呢?在验证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是什么气体时,我改变了方法,直接用针筒抽取里面的气体,注射进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等等。通过新的问题和对实验进行加工,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利用课外、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课外、家庭小实验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课外延伸,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载体,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形成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类小实验是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类实验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实验方案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用品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因此,让学生进行课外、家庭小实验,无疑更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如布置学生在家人的陪同协助下,制作甜酒,还要求带一点点回来给老师品尝,看谁的甜酒最好喝,既锻炼了学生的技能,又能培养亲子间的和睦关系。在进行“探究鳍在鱼生活中的作用”课外实验时,启发学生学会观察。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在家中至少种一盆花,发一张相片给老师,看谁种的花长得最好。让学生自己去发豆芽,看谁发的豆芽最好。让学生参与植物园的管理,看谁种植或喂养的动植物最好看等等。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