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课中实施完整文化主题教学的思考
2015-10-28邓汉盘
邓汉盘
在我们的信息课堂中,经过市教研室这几年的理论研究和推广,文化主题教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大部分老师都会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中。特别是我们去听公开课时候,经常看到执教者使用这一策略。但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把文化主题的教学作为课堂的一个引入,在后续的教学上基本上都是和主题脱离了。这样在教学中,虽然可以在开始的时候激发学生兴趣,渲染课堂气氛上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后续的教学中,如果把握不好,课堂又会变得平淡如水。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信息课堂实施文化主题教学的时候,把课堂的主题文化发展历程嵌入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既能学到课本的基本知识点,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深层次教育,使我们的课堂实现双赢。结合笔者这几年的教学体会,本人觉得,在实施这一策略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文化主题的选取既要有文化发展阶段历程,又能完成课堂知识点的落实
在信息课堂中实施完整的文化主题策略,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所选的主题必须是要有发展阶段,内涵丰富,可以去进一步挖掘。这样就可以在课堂的不同阶段嵌入不同的文化发展历程,起到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授《网上下载资源》这一章时,以手机为文化主题。在课堂导入部分,我先让学生观看第一部手机的模型图片,并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一件什么物体。学生回答问题后,再提问学生从第一部手机发明到现在,已经有了多少年的历史。接着给学生介绍手机之父“马丁·库帕”和他研发的第一部民用手机诞生的故事,再到“大哥大”在大陆的流行。接着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第一款GSM手机,第一款内置游戏的手机,第一款WAP的手机。介绍完后,给学生安排任务,要求学生下载全球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手机图片、下载第一款彩屏手机图片、下载第一款能够支持Mp3播放的手机图片,并以手机型号命名,保存在电脑的D 盘上。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给学生介绍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分别介绍智能手机在商用机扩大期和大众普及期的各种典型的机型,以及点燃智能手机普及之火的iPhone,给学生介绍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乔布斯。接着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下载乔布斯个人简介,并注明出处,存为txt格式,下载智能手机发展史的网页,下载“愤怒小鸟”游戏。在教学的第三个阶段,给学生介绍国产手机的发展,并布置拓展任务,要求把有关国产机的图片、网页、文字介绍保存下来。整个教学环节中,从手机的发明到贵族的用品,再到大众普及,再到各种科技的发展引起的机型的变化,贯穿整个过程。在介绍手机的不同发展时期,又安排不同的课堂任务,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手机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掌握了课堂的知识点,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还有在讲《网上搜索信息》一课时,我以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为文化主题。课堂的第一阶段,我介绍完关键词搜索的要点后,要求学生上网搜素Microsoft公司共发布了哪些版本的操作系统,并把这些操作系统(Windows 3.0、windows3.1、windows3.2、Windows 95、windows97、windows97、Windows 2000、windowsME、windowsNT、windows2000、Windows XP)的开机截图保存起来。课堂的第二阶段,要学生上网搜索手机操作系统有哪些,并把这些操作系统的特点保存为txt格式文本。课堂的第三阶段,要求学生搜索国产的红旗操作系统有什么特点。在课堂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上专题网站去查看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这样,在课堂中,我们的文化主题味道就很浓,不但能练习到教材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学习到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一举两得。
但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明白的一点是,课堂还是要以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为主,课堂的重难点不能忘记,文化主题只是起到一个贯穿课堂、渲染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作用,不能成为课堂的重头戏。
二、深化挖掘文化主题内涵,使文化气息贯穿整个课堂,以文育人
(一)选取的文化主题最好是有起源、发展、趋势,以达到贯穿课堂的作用
在实践完整文化主题教学中,选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主题要有发展性,这样可以起到贯穿课堂主线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历史事件、电子产品的兴衰、青少年潮流玩具的更替、热门词汇的变化等去考虑。例如在教师节、母亲节,我们的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制作一些电子贺卡来送人,并进行感恩教育。其实,我们可以在这一主题上再进行深一步的挖掘。在第一阶段,我们可以把以前古人送人贺卡的来历向学生说一下,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阶段,我们可以把电子贺卡流行的时间和年代向学生进行介绍。第三阶段,我们可以把以前名人、古人相互之间赠送的贺卡和贺卡的内容投影出来,给学生进行欣赏。这样我们的课堂文化氛围就比较丰富和饱满了。
例如在讲到《word的图文混排》时,我以青少年潮流玩具的更替为文化主题。先给学生介绍目前一些比较流行的玩具,并向学生进行图片展示,让学生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玩具图片的插入和环绕方式的设置”。在第二阶段给学生介绍潮流玩具的更替,从最初的玩具枪、刀剑、芭比娃娃到魔术,从魔术到悠悠球、从悠悠球现在的陀螺,再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艺术字的插入”。在第三阶段,我给学生介绍各种游戏里面人物的模型和道具,再到网络虚拟玩具,例如QQ平台中的各种宠物等,再让学生完成第三阶段的任务“自选图形的插入”等操作。整堂课下来,学生要操作和练习的主题也是和玩具有关,这样学生可以一边练习一边回忆童年,再加上播放一些儿时的歌曲,氛围很好。
(二) 从时代发展的潮流,去挖掘主题的内涵
现在不但科技发达,产品更新换代快,连人的思想观念更新也快。所以我们在选择主题时,另外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可以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去挖掘主题。例如我们可以从通讯工具的变更去考虑、从电子游戏的兴衰更替去考虑、从流行动画片的不断更替或从动画片里面的情节发展去考虑。例如在上PowerPoint《自定义动画》这一章节时,可以用其它羊被抓、喜羊羊独自闯狼窝救出所有羊为情节来设计主题。在救人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兴趣。随着课堂的深入,喜羊羊需要过一定的关卡,关卡的内容包括回答一些问题,走迷宫,打败一些怪物,最后到达狼堡,救出所有羊。而知识点的落实就体现在去狼堡的途中,例如,喜羊羊回答的问题,需要不同的出场顺序和动画方式,走迷宫的时候,需要加上声音和走路过程的的动画。整堂课下来,学生兴趣昂扬,气氛非常热烈。
(三)从历史事件和重要节日去挖掘主题的内涵
在我们的信息课堂中, 以历史事件和重要节日来作为文化主题,是我们老师经常使用的一个策略。但很多老师都是用在导入阶段,而在后续课堂的教学中就和主题脱节了。其实我们可以对这些题材去进一步挖掘。
例如,我在讲Excel公式计算时,我以二战为背景题材,先给学生介绍中日两国开战前的国力比较,其中包括GDP、钢铁产量、棉花产量的比较,并要求学生在Excel中制作好比较的表格,并输入数据。随着课堂的深入,我给学生列出了中日共发生了多少次大规模的战役,每次战役参战兵力、飞机、大炮数量对比,并要求学生用Excel中的公式统计出来。让学生明白两国的国力差异,明白我们最后能赢得战争,实属不易。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给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绩和解放前的数据比较,并要求学生用图标形象表达出来、进行对比,这样就可落实图表的知识点环节。
三、进行完整文化主题教学时,不能忽略音乐化人的作用
在进行完整文化主题教学时,往往会忽略音乐的作用。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曾说过“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可见好的音乐对渲染气氛,熏陶学生心灵具有不可估计的作用。在我们的信息课堂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听着符合主题的音乐,往往会使我们的文化教学更加有渲染力,对学生的感化效果更好。例如我们在进行贺卡制作时,可以放一些和制作主题相符的音乐。如果是制作生日贺卡,可以放一些生日歌曲或一些轻快的歌曲;制作新年贺卡,可以放一些新年歌曲;制作教师节、母亲节贺卡,可以放一些“感恩的心”之类的歌曲。在进行以历史事件为文化主题教学时,可以放一些和该历史人物的电视剧或电影的主题曲。例如在进行郑和下西洋为主题教学时,可以播放《郑和下西洋300周年》纪念电视剧音乐。在以校园文化为主题教学时,如果文化主题为运动会、科技节,则可以播放活动当天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回到操场驰聘的记忆中、回到放飞心情的那一刻。例如我在进行利用手机为文化主题教学时,就播放了最早一批手机的铃声,和使用手机编辑的音乐,这样整个课堂文化氛围就显得更加浓厚。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