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数的意义”为例谈“分数的教学”
2015-10-27丁银霞
丁银霞
分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分数教学之难,不仅表现为其概念、规则、类型等内容不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更为根本的是难在其概念、规则与运算的相互关联与融合。而分数及其相关概念作为分数学习的基础,其教学效果更是决定着后续教学内容的顺利推进。如果学生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上就出现了理解的偏差,那么之后对于分数意义和运算的学习就可能遇到更多障碍、出现更多问题。拟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分数的意义”为例谈谈“分数的教学”。
一、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教师可以创设学生在春游中“分食物”的场景。在春游时平均分一个橘子、一个饼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唤醒学生的记忆,激活学生对分数已有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一袋饼干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这袋饼干的几分之几?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此时学生并没有感觉到“把一袋饼干平均分”与“把一个饼平均分”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一袋饼干是1个“单位”。再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物体也能用“1”来表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由于情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创设情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中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表演、演示等方法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二、问题,引领思考
“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有目的地启发诱导学生思考,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揭开分数的奥秘。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学习材料:如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4根香蕉组成的一个整体和8个面包组成的一个整体,要求各个小组里的每位组员选择一种材料,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自己创造一个分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涂色表示了这样的( )。一人说,小组其他成员仔细倾听,积极补充,最后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展示,一边介绍。在此基础上教师追问:“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表示呢?”学生有些困惑,此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不管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还是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既然都是,为什么涂色的香蕉是1根,而涂色的面包却是两个呢?通过问题引领他们去思考,从而让学生明白单位“1”不同。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能引领学生思考。那么,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呢?一是教师的提问中发现数学问题;二是学生的解答中发现数学问题;三是数学的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中的“分数教学”结束后,教师亦可抛出如下问题引领学生思考:
1.一定要是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吗?比如,EF是△ABC的中位线(E和F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它将△ABC分成不相等的两部分,△AEF的面积能用分数来表示吗?
通过作如图的辅助线,可知△AEF的面积是△ABC的。
2.单位“1”是什么?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曾长期采用这样的分数定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此定义出来后,就引起了单位“1”是什么的长期争论。有的认为单位“1”就是自然数“1”,有的认为不是。引起争论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单位“1”的说法本身就不妥,意义不清;其次是对分数概念认识不透彻。
从对分数概念的分析可清楚地看到,分数是由平分单位产生的。因此,“单位‘1”应为“单位”。2009年版《辞海》把“分数”定义为:“把一个单位分成若干等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称为‘分数”,强调的是“一个单位”。
华罗庚先生说:“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数和量都离不开单位。“分数的意义”教学中,通过研究,发现“单位”非常重要。如下图:要求学生在括号中写出阴影部分所表示的数。
没有规定单位是什么,向学生硬要“”是不是有些不讲道理?如果以1个小正方形为单位,则应填;以2个小正方形为单位,则应填;以3个小正方形为单位,则应填……
“平均分”并不是分数概念的关键,“单位”才是分数概念的关键。恰当地选择单位是解答应用题的好方法。不仅如此,分数的加减运算也是建立在“分数单位”的基础上的,分母相同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就可以直接相加,这与量的加法一样,学生很容易理解。
3.“”就是“三分之一”吗?比如,判断:比15多是15。( ) 这道题其实是正确的。为什么呢?与整数对比一下就清楚了。在整数里,比15多3的数是18,所以在分数里,比15多是15;在整数里可以说“比15多它的3倍的数是60”,而不能说“比15多它的3的数是60”,所以在分数里只能说“比15多它的倍的数是20”,而不能说“比15多它的的数是20”。但是后一种说法是非常普遍的。为什么都这样说呢?原因是这里把“”等同于“三分之一”了。
……
三、比较,感悟本质
“分数的意义”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抽象,怎样让学生在一次次分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本质?可以采用“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亦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分数的意义”这节课通过把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4根香蕉组成的一个整体、8个面包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此时教师进行拓展12个、16个、20个面包甚至更多的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为什么面包的个数在不断地改变,而每份都是这些面包的呢?引导学生透彻把握一个“单位”的的本质含义;通过一个圆形的、8个面包、12个面包、16个面包、20个面包的的对比,帮助学生厘清新旧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让学生自主创造分数时,教师提供的是同样的12块糖,为什么学生创造出了不同的分数?通过比较发现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就不一样了。此时出示、、、,让学生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在练习环节教师精心设计了对比性练习:在下面每个图里涂色表示。
提问:(1)这三幅图为什么都用表示呢?(2)这三幅图,既然都表示,为什么涂色的桃子的个数却不同呢?
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因为单位“1”不同,所以同样表示,但涂色的个数不同。看来,单位“1”是什么的确很重要。
下面图中涂色部分的五角星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自己先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讨论,最后全班展示交流。
生1:。
生2:涂色部分的五角星可以用和表示。
师:还有不同的分数吗?
生3:。
师:这一回,单位“1”一样吗?(生:一样)涂色部分的五角星个数呢?(生:也一样)为什么表示的分数却各不相同呢?
生1:因为它们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生2:而且表示的份数也不同。
师:这样看来,要准确表示一个分数,既要关注单位“1”是什么,还要关注单位“1”被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通过这两题的比较,让学生对分数的本质含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欲深刻感悟分数的本质,必须对分数的定义做全面的了解。分数该如何定义?一般地,有以下四种:1.份数定义:分数是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之后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平均分”是必要的。同时,也要注意平均分只是各个部分的地位相同,外观不一定相同。例如,12辆汽车中,8辆是卡车,4辆是轿车,问轿车是全部汽车的几分之几?12粒糖中,巧克力有4粒,问巧克力占多少?这里平均分的是汽车、糖,而不在乎具体内容。2.商定义:分数是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大多回避这一定义,只是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是分子除以分母”这样简单说明。3.比定义:分数是整数q与整数p(p≠0)之比。中学数学和高等数学常常这样说。但是,小学数学课程的安排是先学分数,再学比。因此,不可能一开始就采用比作为分数的定义。4.公理化定义:有序的整数对(p,q),其中p≠0。比的定义和商的定义相近,值相同,表达的方式不同。在教学处理上,第一阶段的分数教学,先出“份数”的分数定义,然后过渡到“商”定义。“份数”定义显示过程,“商”定义表示结果。到了六年级,自然而然地用比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到了中学再过渡到比的公理化定义。只有对分数的四种定义有所“比较”,才能真正深刻地领会分数的本质。
由于分数的学习不仅涉及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与数学思维的渗透有着重要联系,因此,分数的理解就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教学中更可能出现“先掌握算法、再逐步理解”的情况,包括“由记忆通向理解,通过记忆加深理解”等。只有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才能很好地认识分数的各种性质,包括清楚地理解各种算法的合理性,并切实避免对算法的机械记忆与纯粹模仿。
◇责任编辑:徐新亮◇
xinliang131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