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2015-10-27胡玉静
胡玉静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术室,辽宁沈阳110001
延续性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胡玉静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术室,辽宁沈阳110001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外科收治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日期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及随访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建立患者的疾病资料档案,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方案,通过各种通讯设施随时进行回访、答疑并解决患者问题。分别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末、出院3个月末进行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末、出院3个月末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通过回访答疑,解决了患者疾病康复知识缺乏的问题,增强了其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推广。
延续护理;永久性结肠造口;自护能力;自我效能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手段也在不断进步,许多消化道疾病适应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也不断增加。永久性结肠造口成为消化道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1]。手术方法主要是将患者的部分健康结肠牵出腹腔,在患者的左下腹部行结肠造口,建立人工肛门,使患者粪便由建立的人工肛门处排出体外[2]。由于人工肛门的形成,患者自身形象受损,身体正常的功能状态改变,加之手术的痛苦,使患者出现极度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由于负性情绪及术后护理知识的匮乏,导致患者出院后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的自护能力缺乏信心,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应用延续性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克服了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日期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45~51岁,平均(48.32±12.71)岁;学历为初中17例,高中及以上33例。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43~50岁,平均(46.98±11.68)岁;学历为初中19例,高中及以上31例。纳入标准[3]:①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且均行永久性造口术;②观察组能够按照研究标准配合实施延续护理;③无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等并发症;④具有一定文化程度且无精神疾病,对于调查问卷能独立配合完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出院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时间,患者根据告知的随访时间进行门诊复诊。
1.2.2观察组
在对患者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基础上,建立患者个人信息档案,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原因、治疗经过、康复状况等。依据个人信息档案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指导策略,随时对患者进行回访、答疑及解决问题。具体如下:
1.2.2.1组建小组组织建立延续护理小组并进行专业化培训。从我院外科选出有丰富经验的20名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组成延续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延续性健康教育之前进行为期1个月的永久性结肠造口知识培训及如何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的指导,由培训合格护士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
1.2.2.2随访时间随访时间为患者出院后即开始,延续观察3个月。主要通过建立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电话家庭回访及举办患者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微信交流、QQ交流群适时在线开通,患者可随时提出问题,由延续护理小组护士轮流值班进行在线解答。若出现特殊状况则及时告知值班医师进行解决。电话家庭回访每周1次,观察患者的自护情况并指导患者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患者座谈会每月举行1次,邀请患者及患者家属参与,指导患者间进行交流,相互鼓励,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每次进行的回访及交流要及时记录,整理归档。1.2.2.3电话回访内容询问患者病情,了解患者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护理情况,询问患者有无护理问题需要解决。通过电话回访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的同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是否存在不良情绪,一旦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应及时进行疏导,采用切实可行的激励语言,鼓励患者增强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进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4]。对有并发症的患者指导药物应用及用药后注意事项,同时指导定时检测相关指标。告知举行患者座谈会及需要医疗随访的时间,指导患者携带有关病例资料,并征求患者对电话回访的评价。
1.2.2.4延续性护理注意事项参与延续性护理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并合格的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要求每名成员掌握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情、患者每次随访的问题及内容,采用PDCA循环模式对患者进行跟踪干预评价,彻底解决患者的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问题。随访时采用激励语言鼓励患者,注意语气要温和,建立护患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1.3研究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自我护理能力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测评,该量表是1979年由Kearney和Fleischer在奥瑞姆自我护理理论的基础上创建的[4]。量表分为4个维度: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包括43个条目,每条目为0~4分,11条为反向得分,总计172分,得分越高则自护能力越强。分别于出院时和出院后第1个月末、第3个月末进行评价。
1.3.2自我效能
使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测量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该量表由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等[5]编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共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个级别,分别为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完全正确,赋分1~4分;得分越高,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分别于出院时和出院后第1个月末、第3个月末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及G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1个月末、第3个月末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及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GSE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GSES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P<0.05;GSES:自我效能量表
组别例数GSE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总分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对照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50 22.21±3.98 24.32±3.78*26.87±3.69*22.38±3.63 25.69±4.51*28.43±3.13*28.30±4.01 31.70±4.76*39.19±5.68*27.59±5.13 33.60±4.97*43.54±6.89*100.48±16.75 115.31±18.02*138.03±19.39*18.02±1.34 20.82±1.53*22.88±1.95*50 21.56±3.56 22.17±3.13 23.98±3.76 22.18±3.58 23.65±3.18 25.01±4.69 27.08±4.24 28.68±4.89 32.30±5.57 27.37±5.16 29.50±4.39 34.45±5.81 98.19±16.54 104.00±15.59 115.74±19.83 17.84±1.26 18.01±1.98 20.72±1.49
3 讨论
3.1延续性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延续性健康教育是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激励患者及家属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即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总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处于自护能力较低水平,这与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的是护士全程的优质化护理有关,患者所接受的健康教育指导还没有应用到自身实践中去,因此,自我护理能力较低。干预后即出院1个月及3个月两次评价患者的自护能力,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有效,可能与患者出院后持续的电话随访及在线交流密切相关。依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出院后电话随访及即时交流可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6],当患者在自我护理过程中出现疑问时可以即时得到护士的指导;另外,每次回访及交流及时记录,可以全程记录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对患者及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起到提醒的作用,每次交流及回访都可提示患者上一次交流的结果,对患者是一种激励,使患者感觉其行为得到了护士的及时反馈,更加激励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对自我护理更有信心,并养成自我护理的良好习惯。
3.2延续性护理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现代医疗不仅要使患者的疾病症状得到有效治疗,而且还要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及心理情感状态。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7-9]。自我效能是健康状况的干预,其倡导在慢性病的治疗中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其自我效能,激励患者自我决策,应用患者的见识和技术实施自我管理[10-12]。永久性结肠造口为终身病程,其自我效能与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等密切相关。延续性护理健康教育使患者在出院后得到了护士的系统性护理干预,护士与患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使患者及家属参与自我护理的能力显著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两组患者的GSES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得到了护士的优质化护理服务。但患者对于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无法预测,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有报道显示:病程越长、经济条件越差的患者抑郁发生率越高[13-14]。永久性结肠造口是终身病程,因此,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显著下降。干预后即出院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GSE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文献报道,对出院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有助于患者形成健康的行为,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15-18]。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出院1个月及3个月自我效能评分也有所提升,这可能与患者将住院期间接受的健康教育应用到自我护理实践中有关,但对照组得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可能与患者出院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遇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答有关。
3.3延续性护理对护士能力的要求
优质护理强调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护士工作重点是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问题。延续性护理使护士的工作得到了升华,护士要全面了解患者出院后可能遇到的护理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使患者出院后不但能够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接受延续性护理,而且可以有家人的陪伴及协助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并得到独立的生活方式,使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得到满足。文献报道,患者即使患病也更愿意居住在自己家里[19-20]。本研究在随访过程中了解到,患者有家人的支持,遵医行为更强,也更容易有自我护理的愿望。另外,延续性护理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必须能够解决患者遇到的所有问题,因此,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护士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并合格的护士担任,使延续性护理落到实处,达到预期愿望。
综上所述,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1]。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解决后的成就感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20-21]。应对不同造口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使每一例患者能够较快地掌握相关护理技能,提高自护能力[22-28]。同时,延续性护理能使医患、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沟通关系,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随时的微信交流及定时的电话回访减轻了患者和家属往返医院的次数,节省患者的治疗费用。通过延续性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理论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提高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使医患人员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进而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延续性护理提高了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通过回访答疑,解决了患者疾病康复知识缺乏的问题,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体现了优质护理概念,提升了护士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1]王婷,陈香玉.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现况[J].护理研究,2014,6(28):1921-1923.
[2]张利.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早期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3]高颖.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不同阶段自护能力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1.
[4]薛盈川,刘晓鸿,陆薇.自我管理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53-755.
[5]Schwarzer R,Aristi B.Optimistic self-beliefs:Assessment of 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 Word Psychology,1997,3(1-2):177.
[6]Silva AL,Monteiro PS,Sousa JB.Partners of patients having a permanent colostomy should also receive attention from the healthcare team[J].Colorectal Dis,2014,16(12):171.
[7]程芳,许勤.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研究[J].护理学报,2009,16(21):9-12.
[8]程芳,许勤,戴晓冬.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7-8,11.
[9]罗迎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及应方式相关性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10]邓君红.82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102-104.
[11]程芳,孟爱凤,羊丽芳.同伴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06-108.
[12]钟瑶.ADOPT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和适应水平的影响[D].衡阳:南华大学,2013.
[13]罗三娣,罗少生,廖清华,等.造口灌洗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排便规律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4):122-125.
[14]吴利蓉.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5):91-94.
[15]史亚丽,吴爱须,李彦平,等.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19-21.
[16]卞惠娟.连续结肠灌洗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与适应能力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31(1):46-48.
[17]成染兰,郑秀红,刘伟燕.临床护理路径在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9,8(12):53-55.
[18]胡小征,陈力.持续自我管理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7):120-123.
[19]刘洪敏.延续性健康教育对全胃切除术后出院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3.
[20]孙秀荣.时效性激励原则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护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4):1738-1739.
[21]夏姣燕,李丽,张克娜.延续性护理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582-1584.
[22]杨明莹,张丽霞,王俊.延续护理服务对造口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4,13(2):154-156.
[23]黎秋妺,文哲,黄妙然,等.初产妇产褥期延续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3):161-162,164.
[24]张国虹,刘莉萍,常鸿晶,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0):113-114,117.
[25]黄细平.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471-473.
[26]饶静云,赵月飞,温鸿源,等.优质延续护理在出院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147-150.
[27]陈美,储春霞.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延续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9):120-122.
[28]钟翠娜,陈玲,杨桂兰.永久性结肠造口人联谊会前后自护能力分析[J].现代医院,2012,12(9):61-63.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self-caring ability and self-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nic fistula
HU Yujing
Operating Room,Cent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enyang Medical School,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110001,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self-caring ability and self-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nic fistula.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nic fistula treated in Surgery Department of Cent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enyang Medical Schoo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date of surger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each group had 50 cases.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discharge guidance and follow-up education.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ntinuous nursing,established disease data files,developed personalized health guidelines,through a variety of communications to review,answer questions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patients.Self-care ability assessment and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were evaluated at discharge,1 month after discharge,3 months after discharge.Results The self-caring ability and self-efficacy of patient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 at discharge(P>0.05).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the self-caring ability and self-efficacy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Continuous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self-caring ability and living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nic fistula.Through the return visit,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patients'lack of disease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enhance their self-efficac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Continue nursing;Permanent colonic fistula;Self-caring ability;Self-efficacy
R473
A
1673-7210(2015)12(b)-0115-04
2015-09-10本文编辑: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