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学中离合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2015-10-27乔玉伟
乔玉伟,张 薇
(1.黑河学院 黑龙江 黑河 164300;2.哈尔滨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汉语国际教学中离合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乔玉伟1,张 薇2
(1.黑河学院 黑龙江 黑河 164300;2.哈尔滨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本文从日常教学中留学生在离合词方面出现的偏误入手,归类分析总结,力求找到学生出现偏误的症结,从而确定教学方法和策略。
离合词;偏误分析;教学策略
对于离合词的研究,事实上起步相对较早。《中高级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等级大纲》(1955版)曾将其进行单列,因为学者们觉得离合词难于归入汉语现有的任何一类词性之中。但汉语中又不能没有离合词,特别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这还是一个教学重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中文信息处理需求等都让离合词更受关注。虽然对于其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不过一致的意见一直没有形成,这就导致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汉语语法体系教学时,教学标准不一。进行汉语国际教育初级阶段教学时,可以从离合词本身特征展开相应的处理,比如,将其当成某个语法点进行讲授,运用句型练习让学生理解、把握。不过一旦进入中、高级汉语教学阶段,其弊端就会很明显,让学生不知所措,教师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来加以阐述。
一、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离合词的偏误类型
(一)该“合”而误用为“离”。一般来讲,离合词可以“离”也可以“合”,不应该离的时候离了,这是留学生常犯的错误。例如:现在的小孩子特别爱玩电脑,如果他们痴了迷,就会影响学习。这个例句就出现了动词“痴迷”,这个句子的错误就是,痴迷不应该分开,应改为:现在的小孩子特别爱玩电脑,如果他们痴迷了,就会影响学习。再如:我回家没好好写作业,得了妈妈的罪。这句话应该是“得罪了妈妈”,“得罪”是离合词,但扩展形式有限。
(二)该“离”而误用为“合”。这个现象最常见的是对离合词的使用情况不清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帮忙”这个词:中国老师热情地帮忙我,后来我的留学生活好多了。在这个句子中,“帮忙”是一个不及物的动宾型离合词,后面不可以直接接宾语,如果“帮忙”这个词有宾语或补语时,要把宾语或补语插入到两个语素中间,这是留学生没有掌握好汉语的语法规则出现的偏误。
(三)其他原因。1.误用离合词重叠。与一般动词的区别是,重叠离合词必须在进行动词语素重叠之际,辅以名词语素,而非简单地词语重复。比如“领导要和职工保持交流,多谈谈心”,而不是“领导要和职工保持交流,多谈心谈心”。这样的表述语序不对,不符合正常的汉语交流习惯。2.程度、数量补语与离合词配合使用时,成分缺失。比如,正确说法是“他说汉语说得很好”,而“他汉语很好”就存在意思缺失。这种离合词运用偏误发生的根源在于,程度、数量补语与离合词配合使用时必须对动词的语素进行重复这个基本原则没有全面把握,由此引发了意思表达上的不确定、不到位。3.故意规避现象。部分国外留学生如果碰到在离合词内插入成分现象时,往往借助于助能愿动词进行意思表达,以此规避离合词中的“离”因素,以于减少运用偏误。此种做法尽管语法正确,但语意表达并不确切。
二、降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离合词偏误的方法
(一)归纳经验。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自身的研究也是其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其教学经验、方法的探索、研究、归纳与总结,也利于教师日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比如,对留学生进行离合词的涵义、功能及运用的讲解,要避免泛泛而谈,通过想象、试验、讨论,尽快把离合词的特征等上升至相应的理论层面。通过由简到繁的全面阐述,化抽象为具体,让留学生更方便地理解、把握离合词的使用。特别是对于他成份插入离合词的使用,要多举例、练习,让他们不断巩固、提升离合词的学习、运用水平。把留学生对离合词运用时发生的偏误进行总结、分类,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离合词的教学偏误避免将大有裨益。
(二)去除母语干扰。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其母语都不一样,对于汉语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如果教师能细心观察、发现他们学习使用离合词时受到的母语影响所在,鼓励学生主动总结、说出自己学习离合词的因惑,这样更有利于分析其出错部位,更有利于问题解决。如此便可以引导学生规避由此产生的影响,让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三)加强交流。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使用、交流,因此,要鼓励留学生加强与以汉语为母语人群的交流。只有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得更多,才能更有效、及时地纠正,汉语水平才能提升更快。
[1]刘芳宜.面向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离合词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张家瑞.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偏误现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
[3]卢涛.汉语偏误分析的理论意义[A].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大学日语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3)[C].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4]周小兵.非母语者汉语语法偏误研究程序[D].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版),2009(01).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自主学习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2542089。
H195
A
1007-0125(2015)11-0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