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艺术作品解读的符号学行为模式研究

2015-10-27斌,蔡

戏剧之家 2015年21期
关键词:意指符号学观者

余 斌,蔡 锐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江西 景德镇 333001)

陶瓷艺术作品解读的符号学行为模式研究

余 斌,蔡 锐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江西 景德镇 333001)

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陶瓷艺术作品进行了深入解读,以期更好地了解其行为的内在运动逻辑。

赋值;取值;作者与观者;符号学;行为模式

把陶瓷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语言进行研究[1],在研究视角上能够突破传统研究思路带来的局限,尤其是在整体性、体系化视野上能够改变传统方法过于关注个案分析的状况。陶瓷艺术在很多方面已经指代和蕴含了社会、文化、政治等内容,甚至充当了国家或民族的象征,在中国文化形象传播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符号意义。

一、陶艺解读行为模式分析:观者的取值行为

当陶艺作品展示于观者面前,信息的交换与传播便开始了,这种情况即是观者的解读行为。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作品,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和体会,更不用说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进行的。那么这种区别是怎么产生的?解读行为的运动逻辑是如何的?从符号学角度分析它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二、陶艺符号到观者:信息提取和符号解码

当陶艺作品直接或间接进入观者视野,陶艺符号便传递给了观者。对观者的解读行为与作者的创作行为进行比较:首先,观者是一个群体,而作者相对来说是单一或少数的;其次,作者创造陶艺符号,观者理解陶艺符号,两者的视角不同;还有,时间上,创作行为是有限的,而解读行为是无限的;进而,作者创作完成之后,其身份发生了变化,可以说作者在完成创作行为之后转换成为特殊的观者,只能进行作者的自我解读行为了。

三、解读行为的运动逻辑:符号学意义上的取值行为

对解读行为的逻辑研究,索绪尔能指与所指的二分法符号学理论侧重于符号的社会性,而皮尔士符号学理论则关注符号的个性和历史发展[2]。采用皮尔士三分法的符号学方法分析对陶艺符号的解读行为更加具有解释力[3],也符合解读行为的动态延续、递进、发展、开放的特征。皮尔士的三分结构的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的意指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意指过程是皮尔士的符号化过程,是指一种行为,一种影响。

观者在不同时空环境下对陶艺作品的赏析都是一种对陶艺符号的意指过程,也因此陶艺符号也处于连续运动的动态意指过程,陶艺符号的代表项、对象和解释项也在连续的动态相互作用运动。如图1所示,陶艺作品的符号解释运动中,符号(代表项)在观者的头脑中引起一个等效的符号,或许是一个更发达的符号。它所引起的那个符号即为第一个符号的解释项,符号代表了某物,即其对象,这一过程即符号学意义上的解释行为的逻辑路线。在解释陶艺符号的活动中,代表项指向对象,对象引发解释项,对象决定代表项,代表项决定解释项[4]。

图1 观者解读行为(取值行为)的运动逻辑演示图

不同观者在欣赏解读陶艺作品及陶艺符号时,指向了不同的对象,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知识储备,且在不同时空下对同一件陶艺作品产生了不同的联想和反应,进而引发出不同的理解或感觉,形成意义或情感上的差别。解释行为是一种复杂的可持续延伸发展的行为活动,如图2所示,代表项向解释项的运动,经对象的决定性作用对陶艺符号进行理解和解读的同时,解释项形成了一种更高层次的陶艺符号继续向深层次解释活动运动。

图2 观者取值行为(解读行为)是动态发展的无限活动

四、结论及思考

陶艺作品的创作行为和解读行为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创作行为是赋值行为,而解读行为是取值行为,被赋予的价值在观者的解读中取得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两者不可互缺。

行为的转换不仅是作者与观者角色的转换,还是语言及话语体系的转换。赋值过程中陶瓷艺术语言是作者使用的语言,而取值活动则是对陶瓷艺术语言的转化和翻译,是观者用文字、图像、影视等其他语言及话语方式表达对陶艺作品的观感和体会的过程。

[1]肖绚,沈海云,李兴华.陶艺设计符号的语言结构[J].文艺争鸣,2011,6(3):58-60.

[2]郭鸿.索绪尔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的比较[J].中国外语,2004,1(2):29-31.

[3]翟丽霞,张彩霞.皮尔斯的语言符号意指观[J].外语学刊,2006,(5):26-29.

[4]胡瑞娜,王姝慧.皮尔士符号学的实用主义特征及其后现代趋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4):59-62+111.

J527

A

1007-0125(2015)11-0223-01

“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G2014183)”,“景德镇市社科规划项目(2013-47)”。

猜你喜欢

意指符号学观者
端午节观龙舟赛
影视符号中的草原文化输出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光影行者
绝妙的数字灯谜
心中的景致
绝妙的数字灯谜
符号学理论初探
心中的风光
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