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

2015-10-26课题组

西部金融 2015年9期
关键词:平凉市欠发达外资

摘   要:外商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课题组通过对甘肃省平凉市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缓慢且存续周期短的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剖析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因素,提出树立科学的招商引资观念、优化投资软环境、加强对外商资信的审核和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等措施,以期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商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9)-0050-03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生产国际化和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日益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力量之一。近年来,地处西北的平凉市外资企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从1986年10月,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崇信县陇港彩色包装有限公司开始到目前近30年内,全市先后共审批成立外资投资企业29户。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企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相继减少。截至目前,全市存续的外商投资企业为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究竟有哪些?中国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成立课题组对外商投资企业近十年来发展缓慢且存续周期短的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对其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促进外商投资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近十年来平凉市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现状

2005年至2014年,平凉市注册成立外商投资企业5家,其中畜牧业4家,房地产业1家,分别是平凉源丰牧业有限公司、甘肃金晖雄风牧业公司、甘肃德元友联畜草有限公司、平凉首选牛业有限公司和静宁圣鼎房地产开发公司。其中有外资流入的企业3家,存续时间基本上为1至2年。外方投资主要来源于中国香港和台湾。详细情况如表1:

二、平凉市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落后。2005年至2014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从1933.98亿增加到6835.27亿元,虽然平均增速保持在11%,但每年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约1%,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排名在27名以后;平凉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10.17亿元增长到350.3亿元,每年的生产总值占甘肃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5%,在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中排名在7名以后。

(二)主导产业周期长。平凉市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过长期发展,初步形成了“煤电、草畜、果蔬和旅游”四大主导产业。煤电企业大多属于国家控股企业,资金较为宽裕。主营草畜和果蔬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微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匮乏,但产业周期长,投资大,收效慢。旅游企业多以私营为主,暂未成气候。

(三)投资软环境较差。平凉地处中国西北,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相对于东南沿海地区而言,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均落后,政策优惠较少。招商引资,需要上下协作,多方配合,全面驱动,才能为外商投资提供宽松便利的条件,进而使其安心落户。虽然近年来平凉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用来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部门协作配合不紧密,职责不清,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使许多优惠政策落实困难。

(四)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吸引对外直接投资造成了一定影响。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统计年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呈下降趋势。

(五)国家政策影响。一方面,近年来国家为防控“热钱”流入,采取了“控流入、促流出”的外汇管理政策和“调结构、促发展”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使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增速减缓。如2007年以来,我国连续出台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的政策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很多领域限制外资进入,进一步提升了外资进入我国的“门槛”,加上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这一变化有力地遏制了那些借用资金转到境外再投资境内的“返程投资”方式,减少了“假外资”的政策性套利行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需求,国家对“两高一资”企业的限制措施增多,欠发达地区城市大多数是资源型经济,造成外资企业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减少。

三、影响平凉市外商投资企业存续周期的原因

(一)合资项目先天不足,外资不愿到账。企业急于引进外资,对合资项目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考察不深入。如甘肃德元友联畜草有限公司于2005年进行外汇登记,该公司以紫花苜蓿、液蛋白、草产品的开发和加工为主,由于合资项目本身选项不准,对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缺乏科学的预测,合资企业手续办完后,外资迟迟不愿到账,未能按计划投产,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二)企业自身条件较差,外方合作意愿不强。近年来,平凉市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存在“三少三多”的问题,即农副产品多,工业成品少;小宗低额产品多,大宗骨干产品少;初级产品多,深、精加工产品少;产品档次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外经贸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也难以符合客户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

(三)虚假投资防不胜防,影响企业生存。虚假投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实际投资难以到位,合资企业有名无实。二是名为投资实则贷款,不担风险坐享渔利。如某公司外方投资人以内部高管层突然病故为托辞,介绍香港某商行代为投资。该商行随后向企业汇来外资,在向银行申请结汇时因出资人与合同登记投资人不相符受阻。外方得知平凉市外汇管理较为严格时,要求中方支付15万元贷款手续费,并申请将资金原路退回。三是投机资金进入境内,达到目的“合理”退出。如某公司引入外资后,因与中方合作方经营理念不一致,由合资企业变更为独资企业,将外资以租赁厂地和设备的名义结汇后并未投入生产,而是用于境内投资理财,最后以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的名义申请注销并撤资。四是以高数额投资款和优惠的利润分成为诱饵,赚取高额审计费。一些外方投资者要求中方企业在完成相关外商投资企业法定手续后,在其指定境内有利益勾结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资产审计,审计费用比较高,一般都在三四十万元左右,而当这些手续办完后,外方却突然消失,中方准备打官司时才发现自己陷入了外方设计好的圈套,只好撤退。

四、促进欠发达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招商引资观念。招商引资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内外互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不少相关部门在考核压力和利益的驱动下,违背了原有的引资原则,空壳企业便大批涌现,导致外资企业出现了“出生”便“夭折”现象。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首先应完善招商考核机制,改变将招商引资额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简单做法,实施考核阶段化,即前期考核、中期考核、生态考核;其次,树立合理的引资理念,将招商引资工作重点转移到对项目的质量把控和真实性的监管上,强化绿色引资、阳光引资,吸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真正有实力的技术型、管理型投资,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确保招商引资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投资软环境。建议优化投资软环境,加强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在提升地区经济信心、提高外商投资积极性的同时,帮助企业向更大的规模、更高的效益发展。如采取定期通报重要信息或召开外汇局、外汇指定银行、商务、工商、税务、海关等涉外经济管理部门共同参加的联系会议、调研等方式,尽量帮助企业克服开设、运作及其他方面遇到的困难,使外资企业能够正常生产和经营,站稳脚跟。同时针对企业运营期间存在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研讨会,解读各外资管理部门的新政策、新动向,为外资的使用提供便利性。

(三)企业要加强对外商资信的审核。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和政府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招商引资的主体逐步回归企业。企业要通过以下方式加强对外商资信的调查和审核:一是在合资前要向商务部门、外汇部门等咨询有关政策;二是通过全球网络系统及其它途径对合资外方进行资信调查;三是在合资双方订立合同时,中方要仔细斟酌合同的每条每款,注意保护自身的利益,不报“为引资而图小利”的侥幸心理。

(四)构建对外商投资真实性的有效监管监测机制。一是管理部门在批准企业的合同、章程时要严格把关,防止不公平合同或变相固定回报的假投资、真套利的现象发生;二是管理部门应收集整理本辖区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引资失败的案例,供新企业借鉴,以防上当受骗;三是外汇局应梳理辖区内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情况,按照出资的类型,分别列出出资尚未到位企业名单,并通过适当途径向政府相关部门反馈。同时,认真分析外商投资企业出资未到位的原因,对企业出资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存在出资异常的企业,防范异常跨境资金通过外商投资形式流动。

参考文献

[1]刁品明.经济欠发达地区兴办外商投资企业中不容忽视的问题[J].中国外汇,1994,(4):30-30。

[2]黄丹.从案例探讨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改革[J].西部金融,2015,(3):91-94。

[3]蓝海.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现状探析[J].学术评论,1997,(12):28。

[4]詹舒莉.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5,(9):122-123。

[5]张大龙,孙东银.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11):44-46。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in the Economic Underdeveloped Areas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in Pingliang City

Research Group

Abstract:The foreign invest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promo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group studies the situation of the slow development and the short survival cycle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in recent years in Pingliang city of Gansu province,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in economic less developed areas,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setting up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the investment, optimizing the soft environment of the investment, strengthening the audit of the foreign credit and establishing the effective monitoring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Keywords: economic underdeveloped area; foreign investment

责任编辑、校对:张德进

猜你喜欢

平凉市欠发达外资
马瑜婕作品
马瑜婕作品
甘肃省平凉市检察院依法对魏兴刚决定逮捕
平凉市回族武术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浅析欠发达地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欠发达地区的认知重构:一个分析框架
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行为的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