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预防性合作管控中美关系
2015-10-26徐方清
徐方清
在流行“打太极”的国际关系学界,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阎学通却常常立场鲜明,以敢言著称,其观点曾经数次引发国际关系学界的激辩。
在习近平主席访美之际,阎学通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就中美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他看来,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中国和美国既有共同利益,也难以避免战略竞争。但双方可以把防止冲突升级变为共同利益,以此为基础开展合作,也即预防性合作。
没有冲突就没有合作
中国新闻周刊:在中美关系方面常提到一个词叫战略互信,在未来中美竞争和博弈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理解这种互信?
阎学通:我认为,大国之间的战略,其本质就是竞争与合作,有互信照样竞争,没互信也要合作。在竞争与合作上,如果有互信,合作就会容易点,如果没有互信,合作就会难一点。总体上讲,互信是合作的结果,不是合作的条件。典型的例子是,二战期间,美国、英国和苏联之间,并没有很多的互信,但它们照样合作,这是由共同利益驱使的。中国跟美国之间也是这样,有共同利益就能合作,没有共同利益就不能。在利益冲突的问题上可以发展预防性合作,或者叫“消极合作”。也就是把防止冲突升级变成共同利益,然后进行的合作。预防性合作不是以互信为基础,而是以冲突为基础的。两国针对第三方共同威胁的合作是积极合作,也是以与第三方冲突为前提的。因而可以说,合作的第一前提是有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战略合作不是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共同战略利益基础上的。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中美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这种互动是不是能和两国关系的良性发展成正比?
阎学通:与其说是“互动”,不如说是“交往”。互动有对抗性的和合作性的,要看是什么样的互动才能促进两国之间关系的发展。简单地认为互动就能改善关系,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或者换一种说法,不用“互动”来表达,可以说现在中美“交往”增加了,因此相互了解也增加了。
“交往”这个词比较好,因为交往是一个正面意义的词。你派一个军舰我派一个军舰打仗,不能说是交往。而两国相互派留学生、做生意、进行体育比赛、民间的旅游,这些都是交往。交往的作用就在于,能够防止冷战的发生。因为冷战的前提是相互隔离。美苏之间没有经济往来,没有人员往来,什么交往都没有,因而双方进入长期的冷战状态。
闫学通。摄影/董洁旭
而中美之间人员之间的往来、经济之间的联系,让两个国家不可分离。当二者不可分离的时候,你伤害对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自己也会受到伤害。我制裁你,不让你出口,那我的进口就有麻烦了。我不让你投资,我引进外资就受影响,就是这利益相互交织导致的结果。在冷战时期,遏制政策就是把对方围起来,但现在美国没法把中国围起来,中国也没法把美国围起来。这就是为什么中美和美苏之间虽然都是战略竞争,但它们所表现的形式和内容完全不同。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和美国对于当前的世界格局,以及两国在这个格局中的角色的认知有哪些差异?
阎学通:我认为,中国对中美关系性质的认识,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自本届中央集体换届一直到现在,对中美关系的基本认识都差不多。如果要说变化的话,我们对美国作用的认识有变化,政策调整有了变化。
例如,在2013年的周边外交工作会议上,中国的对外战略不再把美国当做对外政策唯一最主要的方向。或者说,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政策中获得了和美国同等重要的地位。在2014年的外事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周边外交排序在大国外交之前。这就说明中国已经从以前大国优先的外交政策,转变为现在的周边和大国并重。
中国新闻周刊:这种调整的背后是不是折射出中国对全球格局的理解有变化?同时,美国对全球格局变化有何理解?
阎学通:中国过去认为,中国要想发展,必须依靠美国,如果不能和美国搞好经济合作,中国发展不了。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了,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加强和周边国家的合作。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不能得到周边国家普遍的支持,中国是民族复兴不了的。这个外交目标的改变决定了我们策略的调整。也就是说,原来是为了争取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而现在则要塑造有利于民族复兴的国际环境。这就是为什么要把周边外交的地位提升的背景。
从美国方面来说,它对全球格局的改变也有一点变化,但它是程度上的,不是本质性的。大约从2010年开始,美国意识到,中国的崛起恐怕不能阻挡。美国还认识到,世界的中心将会从欧洲转向东亚,美国要保持在世界的主导地位,就必须保持在东亚的主导地位,所以美国会在2010年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你要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世界的认识,近年来,美国越来越认识到,世界的中心向东亚转移的速度在加快,因而它也越来越明确,自己最核心的战略利益不在中东,而在东亚。
中国新闻周刊:中美双方在对世界格局各自认识的基础上,其外交策略方面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阎学通:这个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双方对外表述上的差异,一个是对问题真正认识上的差异。在对外表述上,美国仍然坚持要维护其主导下的国际秩序;中国则提出要推动多极化。而在真正的认识上,美国认为,虽然中国在崛起,但是美国的软实力仍然是强大的,中国是没有能力赶上的。而中国则认为,中国与美国在硬实力上有差距,在软实力上也有差距,但随着政策的调整,中国同美国在软实力上也会像硬实力上一样缩小差距。
虽然美国也认为,一极世界难以维持下去,但是它不认为多极世界有可能会形成。他们认为,对美国构成最大挑战的就是中国。有两个国家对美国构成挑战才有可能多极化,而美国并不这样认为。
中国新闻周刊:在当下中美在某些领域存在认知差异的背景下,将来双方在哪些方面会各自坚持,哪些方面可能会有所调整?
阎学通:目前中国肯定会坚持新型大国关系,而美国会继续坚持战略再平衡。双方的大政方针肯定不会有什么变动,双方可能在具体问题上达成一些共识,例如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已达成了原则上的共识。其实这种原则性的共识都是预防性合作,是着眼于如何防止冲突的进一步恶化。我想,双方在这方面发展合作的空间比较大。如果这次习近平访美能够就网络问题达成一个共识,形成一个文件,也是属于预防性的。可以说,中美之间可进行消极合作的领域比积极合作的领域大。现在务实的做法,就是怎么把双方可进行消极合作的领域充分利用起来。事实上,在太空问题、网络问题等方面,双方是有很大的潜在合作空间的。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至少到2023年,我们的战略方向不会有大的改变。然而美国因为受其自身体制的影响,换了总统之后其对外政策就可能发生重大改变。即使不一定是方向性的改变,程度上的改变是可能的。例如,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可能不改,但重返亚太的政策力度可能会大幅增强。
中国新闻周刊:美国有人对中美关系出现某种担忧,这也可以在美国总统大选在涉华议题的一些说法中体现出来。
阎学通:是的。美国社会上的说法,和美国政府的说法还不完全一样。比如说,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态度要合作得多。社会上有人认为,奥巴马对中国太软弱,在此情形下,美国社会中对中国强硬的力量在上升。但是就奥巴马政府来讲,它从2010年之后到现在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在2010年有过一次变化。奥巴马政府在此之前想跟中国全面合作,其后则全面回到克林顿当年的政策,我称其为“双轨逆向”政策,就是经济上跟中国合作,安全上对中国进行遏制。从那之后到现在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中美之间要制定好规则
中国新闻周刊:在近两年多来的中美关系中,新出现的高频词是什么?这意味着什么?
阎学通:在有关中美关系的讨论中,目前用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网络安全。尤其是今年以来,这一问题的热度越来越高,现在网络安全几乎变成中美关系的第一问题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按照美国官方的说法,他们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网络攻击伤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不过我觉得,这实际上是由于人们原本对网络安全问题关注度不够。就是说,人类从没有网络到有网络,对网络重要性的认识是一点点增加的。网络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问题。
国际社会还没有管控网络安全问题的规则,而网络和核武器还不一样,核武器是国家使用的,而网络是老百姓使用的,它已经是像电、水、空气一样的东西,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我想,这个问题之所以对中美之间这么重要,是因为它本身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是巨大的。
之所以中美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有冲突,是因为两国网络的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普及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强者之间的矛盾一定凸显,这是因为两者有相似的能力。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普通民众,如何理解中美之间这种有时候难以理解、眼花缭乱的关系?
阎学通:这样说吧,我们可以把中美之间比喻成一场足球比赛。双方都想赢得对方,双方都不想接受对方比自己强大,这都是正常的。这时候,双方需要的是管理竞争的规则。足球比赛,我们要知道,怎么算赢,怎么算输,怎么算犯规,怎么算不犯规。这个是双方今后合作的领域。这就是预防性合作。
我再举一个更典型的例子,比如说乒乓球双打,咱俩配对合作,把对手打败,这叫积极合作败。拳击比赛咱俩相互是对手,那么就制定好规则,不许打后脑勺,因为打后脑勺的话会打死,这就叫消极合作。也就是说,中美之间在接触中怎么不给对方造成致命的伤害。
双方在制定规则上要讨价还价,这是必然的。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原则上应该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结果。
中国老百姓应该理解,中国尽管人均GDP很低,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国,是世界除美国之外第二大影响力的国家。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理解,为什么全世界好像老冲着我们来。因为你有这个影响力,你没能力他就不会冲你来,你有能力他才冲你来,要你承担责任。而中国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就需要智慧,而不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