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石油再出发

2015-10-26徐沛宇武魏楠

能源 2015年10期
关键词:石油工业塔里木油气

徐沛宇 武魏楠

新疆石油工业再次走到了发展的岔路口上。已经建立起完备石油工业上下游体系的新疆,此时如何突破发展的瓶颈?

在乌鲁木齐繁华闹市区的友好南路上,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而一座苏式老建筑则显得十分静谧、肃穆。这座老建筑便是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旧址——明园,它见证了新疆石油工业60多年来的发展、兴盛以及转型。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是由毛主席和斯大林共同批准,于1950年3月27日在克里姆林宫签署《关于在新疆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协定》宣告成立的。早期新疆石油勘探开发的许多重大决策均在明园进行。

新疆是一个能源富集的地区,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均蕴含丰富。其中,石油则对其有着最为重要和独特的意义。新疆有很多城市都是因油而生,因油而建,因油而兴。

对全国石油工业来说,新疆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进行石油开发的地区,对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新疆石油工业的主力军,中石油集团于过去60年里在新疆建成了3个油气田、5个炼油化工基地,和西部最大的油气储备基地、工程技术服务保障基地,以及联通中亚—俄罗斯的油气资源战略通道,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供应和保障基地。

不过,如今整个中国的石油产业格局已发生变化。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石油工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上游勘探开发的政策环境、地质条件等均发生改变,低油价可能会影响到石油公司对上游的投资;中游炼化产业也从供不应求转型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新疆石油工业如何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出发,找到自己新的位置?

历史给了新疆石油工业又一次发展的历史机遇。石油产业的一些政策改革试点已在新疆开展。更重要的是,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下,新疆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给能源产业、石油工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二次发展机遇。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克拉玛依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能源》杂志记者走进新疆各个石油企业,采访了解了他们应对新形势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

体制破局

新疆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除了石油、天然气之外,煤、金、铬、铜、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

只是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制约,从中东部沿海地区跨越地理限制在新疆进行投资的企业还是多以国有企业为主。油气资源更是如此,新疆是中石油集团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中石油提供的资料显示,2014年,在疆企业资产占中石油集团总资产的五分之一,利润总额占五分之一,营业收入占四分之一,上缴税费占八分之一。

今年7月,一则消息引爆石油圈。7月7日,国土资源部发布通知,对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进行公开招标出让。按照国土部公布的招标条件,满足境内注册、最终绝对控股股东或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境内主体、净资产10亿元人民币的内资公司,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均可参加投标。

长期以来,有关我国石油工业垄断、封闭的争议从未停息。尤其是上游区块,全部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四家国有企业手中。

本轮上游区块公开招标出让,是继页岩气成为独立矿种招标之外,第一次对常规油气区块的垄断打破。

中石油咨询中心专家、原全国油气储委办公室主任查全衡认为,油气区块开放招标是一件值得赞成的事情,方向肯定是正确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查全衡对《能源》记者说,公开招标可以增加投入油气开发的主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仅增加了油气勘探的投入,勘探开发的思路也增加了。不过,他强调说,公开招标的具体做法还需要不断摸索,而且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要处理好大石油公司和中小石油公司的关系,让两者各自发挥自己的所长。

区块公开招标只是新疆在能源领域体制破局的冰山一角。随着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国企为基础的新疆石油企业也将进行新一轮的体制改革,中石油、中石化在新疆的企业均已经开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游勘探开发以及下游成品油销售的改革亦在新疆有所突破。

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已于9月13日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在石油等领域,要向非国有资本推出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

中石油集团规划计划部副总经理李华启对《能源》记者表示,中石油将积极推进合资合作,实现企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目前,红山油田、西三线合资公司高效运营,新疆销售、克石化等合资合作项目已相继落地。

7月18日,新疆自治区书记张春贤与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共同出席了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这个由中石油和新疆自治区政府重点推进的合资合作项目正式落地。这是继红山公司之后又一个企、地、兵合资合作的重大项目。

据新疆油田党委书记、克拉玛依市委书记陈新发介绍,在克拉玛依,像红山油田这样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已超过25家,涉及油田开发、炼油加工、信息、金融产业,资产突破400亿元。

在下游销售方面,成立于1954年7月的新疆石油总公司即如今的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也已经完成了体制上的改革。2015年1月1日,中石油新疆销售分公司更名为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注册地改为新疆乌鲁木齐,注册资本42亿元。企业性质从央企驻疆分公司改为自治区国资委监管的国企。

而做出变化的也并非中石油一家,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则于7月21日正式挂牌,标志着中石化上游领域属地注册改革落地。新春公司由中石化占99%股权,新疆地方占1%股权,将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

尽管新春公司的改革从股权结构上看更多是为了协调地方利益。但是改革开端,大公司的一些举措还是得到了外界一定的积极评价。endprint

“石油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利大于弊,是很好的方向。”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研究员祝昉接受《能源》记者采访时说,根据我国的税收体制,过去央企在地方的企业都是向中央财政上缴税收。现在的改革使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重新分配,不单单是打破垄断引入更多的资本,同样地也让央企的税收也更多地留在地方。这样对央企来说也是有利的,可以更好地与地方企业公平竞争。

上游:增产的压力

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是为了改善生产关系,提高生产率。争议已久的上游区块改革从新疆开始,既有石油工业各利益相关方面主动寻求改革的因素,也不乏上游勘探开发压力带来的被动推力。

在石油工业,上游勘探开发一直都是金字塔的塔尖——最重要、最赚钱的领域。新疆石油工业未来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关键,也在于上游环节的持续发展。目前,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和吐哈油田是新疆油气勘探开发的三大主力军。根据中石油提供的资料,截至2014年底,塔里木油田投入开发油气田30个,累计生产原油1.1亿吨、天然气1750亿方;新疆油田投入开发油气田26个,累计生产原油3.3亿吨、天然气585亿方;吐哈油田投入开发油气田23个,累计生产原油5034万吨,天然气216亿方。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张抗对《能源》记者表示,总的来看,新疆的三大油区中,塔里木盆地的资源潜力最大,现在到未来长期都是主力;准噶尔盆地即新疆油田潜力居中,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土哈油田本身区块面积偏小,资源潜力同时也偏弱。

塔里木盆地的勘探开发历史可追溯到从1951年,大规模开发则是从1989年4月开始,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建了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在塔里木盆地开展新型石油会战。

会战以来,塔里木油田发现和探明轮南、塔中、哈得、克拉2、迪那2、英买力等30个大型油气田,建成2500万吨级重要油气生产基地,累计探明油气储量当量24亿吨,生产原油1.09亿吨、天然气1700亿立方米。

国家最新资源评价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探明油气资源量239亿吨,其中石油120亿吨、天然气14.8万亿方,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尽管前景广阔,但由于钻井深度越来越深,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塔里木盆地的增产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自从1998年克拉2气田发现以来,塔里木油田对于未来数年的油气产量当量目标的设定就经历了多次调整。在《能源》杂志记者搜索到的资料中,塔里木油田曾经计划“十一五”末油气产量当量达到2400万吨,“十二五”末计划油气产量当量达到3000万吨。实际数据是,2014年,塔里木油田油气产量当量2467万吨。

产量目标难以达标,从侧面说明了地质条件上的难度,对于地层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因此设计目标会出现偏差。

塔里木油田相关负责人对《能源》记者坦言,塔里木盆地是世界上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塔里木油田与国内其他油田相比,有四大典型特点。一是地面环境最艰苦;二是地质条件最复杂;三是主要目的层特别深。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在8000米地层获得工业油气流,为“超深”油气藏,油气井深度在国内独占鳌头,堪称中国最深的大型油气田。地质条件复杂再加上井深,使得塔里木的勘探开发难度更大;四是勘探开发无经验可循。

“塔里木勘探开发的对象和环境极其特殊,油田在勘探开发中找不到现实案例和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该负责人说,面对这些特殊的困难和极大的挑战,塔里木油田将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向更高目标迈进。

查全衡认为,新疆和中亚各国的油气储藏相比,构造更深、更复杂,开发难度更大,塔里木盆地油气开发的趋势是越来越深。如果想在未来有更好的开发前景,就必须加大投资,增加对超深油气藏开发的技术攻关。

“投资规模和产量增幅几乎是正相关的。”查全衡说,“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埋藏较深,为未来的开发前景带来了一连串的问题,比如所需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等等。如果投资规模有限,那么工作规模就不能太大,因此产量的增长幅度也就不会太大。”

张抗也认为,塔里木油田应该加大工作量。他说,新疆还需要有打一些预探井,尤其是在塔西南、塔东地区,还有大面积的空白还需要大量打预探井。

随着低油价时期的到来,石油公司对上游的投资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影响。仅依靠一两家国家石油公司,难以保证大幅度提高工作量。这也是新疆自治区油气区块开放,引入更多类型的企业可能带来的积极好处:可以带来更多的投资和勘探工作量。

新疆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大油田,原油产量居中国陆上油田第四位,累计产油2亿多吨。目前主要在准噶尔盆地及其外围盆地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准噶尔盆地的预测石油资源总量为86亿吨,天然气为2.1万亿立方米,目前石油探明率仅为21.4%,天然气探明率不到3.64%。

“如果把油田比喻为一个人,那么我们新疆油田还处于青少年时期,未来还有很大的潜力。”新疆油田一位负责人对《能源》记者说,今后我们将加快科技创新,力争2010年实现年产油气2000万吨;用5-10年时间,把新疆油田公司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油气生产企业。

中游:寻找新市场

新疆地处西北,远离石化产品消费大省,这倒逼在疆石化企业必须具备更高的竞争力,才能保持自己在行业的一席之地。不过,新疆的石油中游产业背靠丰富上游资源,对其来说是一个较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新疆炼化企业已经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大漠戈壁上建起了现代化的企业。但是,面对石化产业越来越严峻的竞争,产能越来越过剩的压力,新疆的炼化企业如何在未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是压在其肩上的重担。

中石油在新疆拥有独山子、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三个各具特色的大型炼化企业,同时在塔里木石化建设了国内单系列最大的化肥项目。endprint

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于2009年建成投产,成为西部最大的炼油、乙烯一体化基地,结束了新疆无大型乙烯装置的历史。现在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大型石化基地和油气引进、储运、加工的战略枢纽。

从1997年开始,独山子石化公司开始掺炼哈萨克斯坦进口含硫原油,进而促成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成功建成。目前,独山子石化的乙烯生产能效在近两年都是排名全国第一。

“不做到最好就会死掉。”独山子石化的一位管理人员甚为感触地对《能源》记者说,“与华东、华南的石化厂相比,我们的产品运输距离太远了,如果没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拿什么去竞争!”

因此,研发新产品是独山子石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十二五”期间,该公司累计开发新产品42个,初步实现树脂产品规模化高端化、橡胶产品系列化差异化生产。PE管材料成为中石油的王牌产品,环保型溶聚丁苯橡胶性能达到欧盟要求。

独山子石化科技信息处副处长吴天忠对《能源》记者介绍说:“我们每年都会根据市场情况研发一些新的产品,而且都是别人不能替代的高附加值产品。未来我们一定会不断创新,保持自己的优势。”

与独山子石化类似,克拉玛依石化也拥有自己的王牌产品,使其成为中石油效益最好的炼化企业之一。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当时名称克拉玛依炼油厂)诞生于1959年,伴随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建成。

目前,克拉玛依石化是一家年原油加工能力600万吨的燃料油—润滑油—沥青型特色炼化企业。特色环烷基润滑油、高等级重交道路沥青质量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重要的稠油集中加工基地。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因中苏关系紧张,国内特种润滑油及某些军工用油停止供应。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克拉玛依石化生产出了冷冻机油和火车车轴油等国家急需油品,令同行刮目相看,被赞誉为“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但时代已经改变,当时所急需的产品如今已不再那么急需,市场的天平正在发生改变,供大于求的市场将越来越普遍。

克拉玛依石化未来的定位是继续发扬优势产品,保持领先。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三五”期间,公司将以“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地区和谐;集中稠油加工,做强作大特色;建设千万吨级炼厂,清洁高效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向技术一流、特色突出、效益显著的千万吨级炼化企业目标迈进。

祝昉分析说,过去的石化产品是解决有无问题,现在则是解决多元化的问题,未来更多的市场是细分的,同质化的需求在减少。企业一定要跟着市场脉搏走,不变就会死掉。新疆的石化企业可以进一步往专业化、产品多元化的道路发展。比如,独山子石化的产品正在往专业产品的道路上发展,这就弥补了其地理位置的劣势,这是未来他们需要继续发扬的优势。

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的政策鼓励下,新疆的石化企业也找到了更多的机遇。独山子石化相关负责人对《能源》记者透露说:“我们公司的领导已经带队多次前往中亚国家考察市场,现在正在做前期准备,以后将更多地进入中亚地区的市场。”

在新疆自治区直接面对的中亚地区,原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几乎都没有太强的原油加工能力,而这些国家恰恰又是原油生产国。这就给新疆自治区炼油厂进行“进口——炼化——再出口”的模式提供了机会。

在《能源》记者的采访中,新疆各个炼厂也都表示出对中亚市场的不小兴趣,而他们自身最大的优势,就是高品质产品的高附加值。

祝昉评论说,“一带一路”对新疆石化工业来说,新的机遇就是新的市场。新的市场需要企业去更好地挖掘“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而不是简单地把国内的模式和产品照搬到其他国家。

再出发的挑战

对新疆石油工业来说,60年的积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未来的道路既蕴含万千机遇,也充满各种挑战。

在“十三五”期间,新疆的石油资源尽管还有巨大的潜力待挖掘,但开发的难度却与日俱增。对于新疆的油气开发前景,业内人士仍然持乐观态度。张抗说:“我是有信心的。只要加大投入和工作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埋藏深的油气藏也总是能攻克难关的。”

另一方面,国际油价的低迷也对上游开发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新疆的主力油田也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上述塔里木油田负责人说:“为积极应对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带来的严峻生产经营形势,2015年,我们制定了《塔里木油田公司深入推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八个方面20 项措施,走低成本发展之路,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确保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指标。”

在中下游的石化领域,未来的主要难题恐怕就是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祝昉分析说,新疆的石化产业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当地油气等资源丰富,而且从中亚进口的油气资源进入中国后也首先是到达新疆。同时,在“一带一路”政策发布后,新疆还有往中亚、欧洲等地区出口的地理优势。而且,新疆本地的石化产品也有很大的需求增长潜力,这些都是新疆石油工业的优势。

对于新疆石油工业面临的诸多挑战,祝昉说,比如,新疆有很多地方比较缺水,如何平衡各个产业的水资源使用情况需要十分谨慎。此外,新型石化项目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疆地处西北边疆,人才队伍建设相比内地更有难度,科技研发力量比较薄弱。人才队伍建设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最大的挑战。

“我们现在要招到高水平的人才的确太难了。”新疆某石化公司的负责人在《能源》记者采访期间曾无奈地感叹说,“希望我们通过不断的提高效益,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

对新疆石化产业未来的发展,祝昉则建议说,如果从长远来看,要建成百年油田,必须要有人才、科研方面的充实的储备。如果从中短期来看,就要找到好的产品和市场,快速提高企业效益。

作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带头大哥,中石油未来在新疆的发展道路已是十分清晰。中石油集团规划计划部副总经理李华启介绍说,“十三五”期间,中石油在新疆继续加强“四个基地、一个通道和两个总部”建设。努力建成新疆大庆,力争在2020年使油气产量当量达到5000万吨。到2030年,力争使油气产量当量实现6000万吨,炼油能力3000万吨/年,进口油气当量1亿吨,工程技术等各类服务保障业务收入1000亿元。

李华启还表示,中石油将在新疆持续完善炼油化工基地,大幅提升炼化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支持地方化工园区建设和新疆化工产品向西出口。同时,完善油气战略通道,继续完善管道布局,建成我国陆上最大的油气进口战略通道,提升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endprint

猜你喜欢

石油工业塔里木油气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塔里木
石油工业出版社
塔里木油田超深超高压气藏的成功改造
2013年塔里木垦区棉花农业气象条件评述
塔里木大学与塔里木大漠枣业联合组建特色果树生产工程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