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翻译视角下的王之涣《凉州词》三译本

2015-10-26姚金璐王斌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0期

姚金璐王斌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认知翻译视角下的王之涣《凉州词》三译本

姚金璐王斌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摘要:认知翻译认为译文是译者体验认知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王之涣《凉州词》三个译本对比研究,分析译者的认知过程,以及分析译者在翻译认知中,受到源语、译语文化角度和作者、译者个人角度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认知翻译《凉州词》译本认知视角

语言作为符号系统,仅是认知的冰山一角,在运用中,语言符号的隐喻被不同体认体验激活,语言由此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交际意义。翻译中,译者将源语译为目的语的过程也是自身体认经验对源语符号的激活。

一、认知视角与翻译

认知语言学者认为,语言的本质是隐喻式的激活。[1]语言的功能是隐喻性的,靠激活语篇结构营造语言文化的交际模式即意象图式达到交际的目的。人们从生活经验中获取对现象认知的概念结构或事件结构,然后把它们投射到语义结构中去,形成对现象认知和表达的视角模式,这种视角模式反过来会影响人们对现象的认知方式。[2]

视角是价值观的体现,包括文化视角和个体视角两方面。文化视角即一种语言对某种现象独特的认知视角。社会交际中,语言符号表征具有两个特点,[3]一是主体间性,说不同语言的人很难交流;二是视角性。每种符号系统都带对某种现象独特的认知视角,当这种独特的认知视角固化,就形成了不同文化的文化视角。[3]在翻译活动中,译者要考虑“源语”和“译语”双方面的文化视角。个体视角是基于个人不同的体认经验,对某一现象产生的个人独特的认知视角。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基于体验的认知活动。首先建筑于译者对原文语篇所表达的各种意义的理解基础至上,理解和翻译受制于译者的认知体验。[4]个体视角体现在翻译中,就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二、《凉州词》的三译本

王之涣(688-742)是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之一,其人豪放不羁,其诗作语言朴实,描写边塞风光意境高远。《凉州词(其一)》(又名《出塞》,本文简称《凉州词》)被誉为“绝句之最”,全诗如下:

凉州词[5]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本文将讨论的英译本分别如下:许渊冲版、宾纳版、唐一鹤版:

Out of the Great Wall[6]

The Yellow River rises as high as white clouds;

The lonely town is lost amid the mountains proud.

Why should the Mongol flute complain no willows grow?

Beyond the Gate of Jade no vernal wind will blow.

Beyond the Border[7]

When a yellow river climbs to the white clouds,

Near the one city-wall among ten-thousand-foot mountains,

A Tartar under the willows is lamenting on his flute

That spring never blows to him through the Jade Pass

Going Out of the Frontier Pass(Ci-poetry on Liangzhou)[8]

The Yellow River is like

A ribbon floating far up white clouds.

A lonely fort city stands

A gainst mountains thousands-of-feet high.

Why should the garrison complain

At hearing Qiang′s fluting on willows?

Spring wind dosen′t blow

Over the Yumen Pass.

三、《凉州词》三译本中的文化视角

三个版本中,前两个版本,即许渊冲版本(下称许译)和威特宾纳版本(下称宾纳译)更多从译语文化角度出发翻译。而唐一鹤版本(下称唐译)采用了源语文化角度翻译。

《凉州词》中几个关键的意象翻译可用来考量译本所采用文化视角的不同。“黄河”这一意象三版本统一译为“Yellow River”体现了翻译中的约定俗成。

“羌笛”这一意象以及“羌笛何须怨杨柳”的翻译,是本诗翻译的难点。“羌笛”是羌族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音色清脆高亢悲凉,在古代诗词中常见。羌笛这一汉语中独特的意象,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三个版本的翻译中,许译为:Mongol flute,符合英语国家习惯,蒙古族(Mongol)为西方世界熟悉,便于译语读者理解。“柳”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惜别之意。又因为“柳”常出现在古代诗词绘画中,中国人对柳又有诗情画意的联想体验。在西方国家中多与死亡或失恋相联系,如“wear the willows”译为“服丧”或“失恋”。[9]因此西方对《杨柳曲》与中国人看法不同。许译为“complain no willow grow”,春天柳树生长这一概念结构为东西方共有,兼顾源语译语习惯。宾纳采用“A Tartar…Flute.”将羌笛与鞑靼人联系起来。宾纳译作发表于1928年,时空限制使美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并不全面。由于体认经验不同,对原文解读与中国译者截然不同。欧洲国家曾受到鞑靼人的血腥侵略,本诗又是一首边塞诗,宾纳在翻译过程中,带入译语文化视角对原文重新解读。将其理解为一位鞑靼士兵对战争的厌倦。西方读者更易于接受这一翻译解读。唐一鹤译本将“羌笛”音译为“Qiang′s fluting on Williows”这样的翻译保留了唐诗原始面貌,同时文末加注《杨柳曲》,为读者建构认知体系,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也能领悟这首唐诗的中文传统解读含义。

《凉州词》最后一句中,关于“春风”、“玉门关”两个意象的翻译取舍,特别体现了不同译者在翻译中倾向的不同文化视角。首先,“玉门关”这意象翻译中,许渊冲和宾纳分别采用“Gate of Jade”和“Jade Pass”两种译法,侧重于译语文化视角。而唐译采用“Yumen Pass”的音译法。侧重于源语文化视角。其次,“春风”意象的翻译是一个难点。这一意象在西方文化中不常见。中国的春风多为东风,而西方的春风多为西风。许译“vernal wind”侧重于译语,避免了读者不必要的误解。宾纳采用“spring blows”避开了风的解释。同时“blow”本身有吹入的含义,宾纳译为“春天吹入玉门关”,兼顾了译语文化视角和源语文化视角两方面。唐一鹤版本,直译为“spring wind”保留了源语文化特色。

三、《凉州词》三译本中的个人视角

认知翻译中的个人视角主要是研究微观的语义结构。语义结构与概念结构相互影响,通过研究译作的语义结构,译者对原作的概念结构也会浮出。

《凉州词》作者描绘景象恢弘壮阔,前两句体现了UP/DOWN的意象图示。“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飘入云端的景象与第三句“羌笛”之音悠远绵长飘入作者耳中有相似性。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孤城”指玉门关。处于巍峨的群山之中,环境封闭孤独。这一空间意象与第四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相互呼应。“度”或“度过”在汉语中有越过的含义。这两句显示,“春风不度”原因是处于深山之中过于偏远。许译“the lonely town is lost amid the mountains proud”中“Lost”和“proud”的对比体现了玉门关的渺小孤独。第四句“Beyond the Gate of Jade”中“beyond”的意象图式是“中心-边缘”,应用到该句中,中心即春风,边缘为玉门关,体现玉门关对于春风是渺小的。与前一句玉门关渺小先呼应,玉门关不近偏远并且渺小,这种认知是许的个人视角。唐译将玉门关与群山关系译为“stand against”,用“lonely fort city”和“mountains thousands-of-feet high”对比。在唐的个人体认中,玉门关被赋予不仅是孤独,还有勇敢的人格。唐译中春风“blow over”玉门关。Over一词为“上方运动”的意象图式。[4]春风仅仅是不“吹过”玉门关。宾纳译文中玉门关与群山的关系是“among”,玉门关自身是“the one”体现了玉门关的孤独,处于群山之中的偏远。“The Spring never blows to him through the Jade Pass”春风穿过玉门关而来,意象图式为“始源-路径-目的”。体现奈利认为玉门关抵挡了春天,身处玉门关或战争之中,“鞑靼士兵”(实际为戍边将士)的内心很难再感受到温暖。

三人的译本受个人视角影响,选用不同的语义结构对原文进行了自己的重新编译,体现了个人视角对翻译的影响。

四、结语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4]译者的体验认知来自于源语和译语的文化体验视角,以及译者自身的个人体验视角。对《出塞曲》的三个译本的对比,不难发现译本是由双重文化视角和译者作者个人视角这四个方面牵扯的结果。相互妥协折中后形成的译作,呈现出不同的美感。不同译本就是原文的不同解读。正是这些精彩的译作促进了东西语言及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翻译中的认知视角——概念结构与翻译(3)[J].上海翻译,2012(3):7-12.

[2] Tomasello, Micheal.The Cultural Origins of Human Cognition [M].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王斌.翻译中的“共注观”[J].上海翻译,2014, (3):7-11.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5]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中华书局,1979.

[6]许渊冲.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英汉对照)[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Witter Bynner, Book of Lyrics [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58.

[8]唐一鹤.唐诗三百首英译[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9]王恩科,李昕,奉霞.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