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近代上海服饰的变迁及其原因

2015-10-26占春莲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变迁服饰服装

占春莲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浅议近代上海服饰的变迁及其原因

占春莲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近代上海服饰的变迁,总共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近代上海地区服饰特征发生改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总结出服饰的变迁从侧面反映出文化逐渐开化,社会不断进步。

关键词:上海服饰变迁

引言:上海是全国流行服饰的发源地,海派服饰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的角度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结合,同时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不断迈进的一个缩影。这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进步性,是在近代上海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近代上海服饰变迁的三个阶段和概貌

上海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五口通商城市之一,自1813年开阜以后,几十年间工商贸易逐渐发达,市政教育不断进步,交通往来日益便利,一个往日的小小渔村成为人文荟萃,才具必盛之地。在二十世纪初,上海作为远东国际大都市,200万以上的常住人口中,已超过20多个国家的居民居住在此,有22个省份的人聚集在此,彼此不同的衣着风格不断吸收融合,上海逐渐成为时尚的发源地,任何服饰上的变化,都足以影响全国。关于近代上海服饰的变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稳定”期

1843年开阜前后到19世纪90年代,上海服饰主要为中式服装,服装样式比较单调,服装的地域特色并不明显,主要的特点是男性着长袍马褂,满族妇女多穿旗袍,汉族妇女以传统的上衣下裙为主,各大城市都以京津为榜样,在服饰上有了明显的尊卑之分。在民间,京班来沪,优伶不仅带来了京式的服装,同时还有一些服饰的装饰物,如帽子、挂件等,上海相继开出了一些京货店来满足人们对追求时髦的需求。

(二)“变动”期

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间,国人对中西方服饰对立观念逐渐消失,受西式服装的影响,流行服装呈现多元化特征。京式服装由于融入若干西洋风尚而产生了明显变化,被时人称为“海派样”,可以被看做是海派服饰的最早发端。[1]服装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相继出现,中西服饰交融过程中出现一些特异现象。多数人对西式服装仍然保持保守的态度,但也存在一些激进者,男子有穿西服,女子则穿反襟衫,男性剪辫,女性将双髻挽起,观念上接受了西方的服饰特点,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的服饰变化并不明显,但是就服饰理念来看,呈现多元化特征,逐渐孕育出海派服饰的形成和发展。

(三)“后稳定”期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上海地区的服装特色除了能满足基本的保暖和蔽体的需求以外,结合中西方特色,服装风格也逐渐多样化,更符合现代的审美理念。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流行服饰的发源地。从20年代中期开始,就出现对上海流派加以区分的情况,社会根据民众的身份、职业对他们的服饰特征进行具体描述。总分为8个流派进行罗列:闺门派,指还没有出阁的待嫁少女;阀阅派,指来自官宦家庭的贵妇;学生派,指仍在学校学习或刚毕业的学生;商贾派,指生意人;机关派,指在政府部门任职人员;惬心派,指专门用新潮衣服引领时尚的人;欧化派,指保持西洋装扮的留学生;别裁派,指独立于各派服装特色而自成一家者。[2]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服装的选择已独立于其他人的意见干扰,服装流行趋势可以有多种变化,一个成熟的,稳定的服装概念已经形成。

二、近代上海服饰发生变迁的原因

(一)政府所推行的服饰变革

康有为、梁启超所倡导的维新运动中,1898年康有为在《戊戌奏稿请断发易服改天折》中写到“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然以数千年一统儒缓之中国褒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之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易矣。”百日维新变革运动最终失败,服制改革并没有以政府诏令的形式在全国进行推行,但是根据当时的一份奏折《奏定学堂章程》记载,“近年来,各省学堂冠服一端,率皆效仿西式,短衣皮靴,文武无别”,服饰装扮开始西化的迹象已经初露端倪。[3]20世纪20年代末,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一系列的《限制条例》,规定了礼服为国产的中山装,中山装夏季颜色定为白色,其他季节用黑色,常服用长袍马褂。民国初年还曾经颁布过一系列条例和规定,集中对公职人员的服装穿着进行改革。例如在1912年1月颁布了检察官、推事和律师服制,10月颁布陆军服制;1913年颁布地方行政官员服制、领事官及外交官服制;1915年颁布监狱官、矿业警察及航空人员服制;1918年颁布海军及警察服制等。

服制变革是政府所推行的一种强制行为,而人民对于旧有的风俗习惯,有一种的“路径依赖”的概念。对于变革则又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最为突出的例证就是“剪辫”风波。

(二)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推动

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对服制的改变有启蒙作用。百日维新领袖人物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写到“女子与男子衣服装饰当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从反封建的立场出发,宣扬平等、自由、博爱,从思想到行动都比改良派更进一步。孙中山综合西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亲自为国人设计了“中山装”。中山装的原式样为前身6粒纽扣,后身贯通背缝,上衣兜为胖裥袋,1929年被宪法定为礼服。依据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而定前襟有四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形,寓为以文治国;在国民党政府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的基础上,前襟改为五粒扣子;在国民党立国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基础上,中山装的袖口定为三粒扣,封闭式的衣领体现出“三省吾身”的严谨治身的理念。

文化的商业化和通俗化也促进了上海地区服饰的变迁。文化商业化的最显著标志——广告,“上海既为全国商业中心,广告纸新颖灵巧,亦为首屈一指,无论文字图画,橱窗布置,大部精益求精。”(选自《老广告》)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上海还出现了一种近代商业特有的广告形式——月份牌,早期的月份牌可以追溯到由洋商所印制的各种西洋画片,内容上以各色西洋名画、西洋美女和西方历史上的名人为主。其后这一广告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木刻年画相结合,有了中西合璧的制作手法,在内容上采用了人们更加熟悉和喜爱的题材和形式,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文化向通俗文化方向发展,使得民众可以获得更多的只是和信息,这一时期兴起了许多以服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比较突出的例如,林徽因的《女性在游泳池》、林语堂的《论西装》、《西装之不合人造》、梁实秋的《衣裳》,也出现了《良友》、《永安月刊》等杂志专栏。服饰流行也具有现代明星效应的特色,张爱玲女士在1943年1月发表了一篇名为《Chinese′s Life and Fashions》的英文文章,在此文章中还附加了她个人12张自画的服装以及发型的插图,这篇文章影响力巨大,在1943年12月,张爱玲女士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将此文改写成《更衣记》,发表在上海时尚杂志《古今》上,当期的杂志封面为张爱玲本人,而其中12张服装和发型的插画也影响了当时上海女人的着装打扮。

(三)传统社会和商业化社会的助力

从明代开始,上海就形成了崇尚奢靡,喜好浮华的社会风气。王韬对咸丰前后上海风貌记述,民风“好争利,喜夸诈,尚奢靡”。民间流传“四不耻”与“七耻”反映出这一时期上海地区人民追求奢靡生活的真实写照。[4]

服饰成为人们向社会展示个人成就、财富与地位的一种手段,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中,上海人逐渐养成了追逐流行与时尚的消费心理和习惯。有识之士极力倡导道德的回归:“欧洲的风袭击着东方,女性爱慕虚荣,喜爱漂亮的衣饰、化妆品、香水。……因此,发扬美德应该从政府官员的家庭着手——摒弃珍珠和翡翠,蔑视金子和钻石,衣着朴素,装饰简朴,……如此才能促进妇女养成美德。”

(四)服装制作业的发展

开阜以来上海的传统服装制作业初具规模,19世纪中叶,外商在东百老汇路(今东大名路)和南京东路外滩一带开设西服店,中国裁缝通过为外国人缝制西服逐渐熟知和掌握西服制作工艺,开始开设中国人自己的西服店,其中以“奉帮裁缝”最具代表性。除了成衣铺和新式服装公司之外,还有许多与服装相关联的行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不断进步,人们关对于服饰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以前盲目的排外和一味的崇洋媚外的心态逐渐发生改变,融贯中西的服饰观念逐渐形成,以传统伦理为指导的“衣冠之治”现象的解体和崇尚个性自由、体现审美情趣的新服饰观念形成。

三、总结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上海服饰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更加强调个性特色和崇尚自由,体现出上海人民审美情趣的变化以及服饰观念对潮流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极“左”思潮下的列宁装极度泛滥和“文革”时期的军绿装流行,也可以被称为是一种时尚,它所映射出的服饰观念政治意味浓厚。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由小见大,崇尚个性自由,追求个性的新型服饰理念逐渐形成,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周武,吴桂龙.上海通史第5卷·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95.

[2]石磊.近代上海服饰变迁与观念进步[J].史料研究, 2003(3):37-38.

[3]石磊.近代上海服饰研究及上海市档案馆的相关资料[J].档案与史学,2001(1):75.

[4]王韬.瀛杂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3.

猜你喜欢

变迁服饰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