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德文化差异看德汉词语的不等值现象

2015-10-26杜蘅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等值习语德语

杜蘅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从中德文化差异看德汉词语的不等值现象

杜蘅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摘要:文章从词语这一语言基本形式在中德两种民族文化中的不等值现象及概念内涵意义差异等角度,通过举例探讨了中德文化差异在词语上的体现。文章讨论在跨文化差异中中德词语等同价值的同时,也描述和分析了德汉词语不等值现象及其原因。因此,在理解德汉词语含义的同时也要准确把握德汉词语的跨文化特征。

关键词:中德文化差异词语不等值

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交流思想,协调行动,而语言则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思想的直观体现,又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在语言中,词语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1]我们在分析和比较语言所蕴涵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及其同德语教学有关的问题时便理所当然地首先从词语着手,本文拟就德汉词语的不等值现象与跨文化差异作一些探讨。

一、德汉词语的跨文化差异和相互关系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相互接触并相互影响。跨文化差异这一概念因各种文化相互接触和影响而产生。[2]德汉民族虽背景不同、环境信仰各异,但对自然界的某些共同感受和认识使得一些习语表现出某些相似的文化特征,其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德汉词语的部分差异和相似性大体表现为完全对应关系、非对应关系和部分对应关系这三种关系类型。

(一)完全对应关系:die vollst覿ndige魧quivalenz

虽然德汉两个民族因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很多的不同,但德语和汉语中存在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习语,它们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完全对应关系表明初始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与目标语言的结构和意义是一致的。例如,中德文化中都视“心”(Herz)为人的思维和情感的中枢,因此德语中有很多围绕“心”的短语,如:jm sein Herz ausschütten(倾诉衷肠),leichten Herzens(无忧无虑),sichein Herzfassen(鼓起勇气),seinem Herzeneinem Sto覻geben(下定决心),jm.ist das Herz schwer(心情沉),jm.lacht das Herz im Leibe(心花怒放)。

(二)非对应关系:Nicht-魧quivalenz

德汉语言中有一些习语属于“貌合神离”,字面似乎完全对应,但实际含义却截然不同或相反。这主要是由于习语意义的整体性、不可切分性或不可解释性引起的。特别是那些约定俗成、具有独立含义的德汉词语,很少是对应的。“Hals-und Beinbruch”的字面意思是脖子和腿部骨折,但该短语其实在俗语中表示对某人的祝福;“das Ende vom Lied”并不表示“乐曲的结尾或结束”,而是表示“事情不好的结局”或“对事情的结局表示失望”;“sich mit fremden Federn schmücken”并不是指“装扮、打扮”,而是指“掠人之美,贪天之功”。如在德文中有些用马铃薯和芦笋比喻成身体部位的用法:Kartoffel(马铃薯)比做鼻子,Kartoffelbauch(马铃薯肚)比做大肚子,Einen Spargel quer essen k觟nnen(能横吃芦笋)比做阔嘴巴,Spargelbeine(芦笋腿)比喻为腿很细。Zwischenprüfung在汉语中表示期中考试,指一学期当中的考试;在德语中,指大学到毕业当中的第四到第六学期的考试。在汉语中“Fernw覿rme”不是指“ferne W覿rmeversorgung”(远距离的供暖),而是指“zentrale Heizung”(集中供暖)。

(三)部分对应关系:Teil der魧quivalenz

诸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样,德汉词语的部分对应关系也体现在相似的习语词义相近但用法不同,或寓意相似但喻体不同,或用在不同场合所体现出的意思不同等。

德汉词语中完全对应的情况不是很多,绝大多数短语只是部分对应,即部分存在文化重叠现象。如:

auf den Sack schl覿gt man, den Esel meint man(指桑骂槐);B覿r bleibt B覿r, f覿hrt man ihn auch übers Meer(江山易改,本性难移);den Bock zum G覿rtner machen(引狼入室);jm.ein Dorn im Auge sein(眼中钉);weder Fisch noch Fleisch sein(不伦不类,不三不四)……

二、德汉词语不等值现象的原因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和文化、语言的共性,所以一般来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语言,由于地域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语言和文化都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当地的特色,这就形成了不同地区词语的不等值,相应,也都具有一些特定相关的对等成分。

(一)由于生活经验、习惯及习俗的差异而引起的不等值现象

有些事物和现象是德汉共有的,有些事物和现象是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有的。如:乳酪(deutsche Quark)原产地是欧洲;而中国的Litchi(荔枝),Zikade(蝉),gemauerte und heizbare Schlafband(炕),菜心(Herzgemüse)在德语中也是空缺的。我们用音译“Jiaozi”来表达“饺子”相对准确,也可以用德语词“Maotasche”或“Dampftasche”来表达“饺子”,但都相对不够准确,因“Maotasche”或“Dampftasche”泛指带皮和芯子的东西,譬如还可以指“包子”“小笼”等。

例如汉语中的血缘关系,同辈中,一个词语代表一个关系,既包含性别,又能表现出大小关系,如表兄、表弟、堂兄、堂妹等。而德语中却不这样,它们的关系通用为一个词语:“Cousin/e”。同理,德语中的“Onkel”和“Tante”在汉语中亦无外延相同的对应词。在德语中,人们用“Frau”表示“女士”,用“Herr”表示“男士”。德语中的“Frau”或“Herr”一词,尽管人们一般把它译为“小姐、女士”或“先生”,实际上,它比汉语中“小姐/女士”或“先生”包含的面要更广泛一些。在德语中的“小姐”仅仅是一种称呼,在汉语的职业称呼中,“小姐”是一种不雅的职业象征。

(二)因世界观的不同而引起的词语不等值现象

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会导致语义的差异,从而引起德汉词语出现不等值现象。在德语中,“Maus”(老鼠)被定义为“宝贝”的意思。在夫妻和亲昵的人之间称呼“meine kleine Maus”是指“我的小宝贝”,是褒义的称呼;而在汉语中,当我们称呼一个人“eine kleine Maus”(小老鼠)时,会指这个人“胆小如鼠”“鼠目寸光”,是贬义的象征。又例如在汉语文化中,“龙”(Drache)是褒义的象征,“龙的传人”“龙子”都是骄傲的象征;而在德语文化中,“龙”(Drache)是贬义的象征,代表着“邪恶”和“不吉利”。

三、结语

德汉词语的不等值现象表现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差异性上,而现实生活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交往,要注意彼此间存在的语言本身和文化的差异。地域文化,各有锦绣,从物质到观念,从习俗到心理,构成整个社会,也包括语言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个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分子都有可能在词语的身上体现出来。因此,掌握德汉词语的不等值现象以及词语的文化意蕴及词语文化个性的跨文化特征是何等重要。

参考文献

[1]冯玉律.词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A]//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 Losche Helga.2000: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2.Auflage,Ausburg.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 Peter Hintereder,Andreas Fiebiger.Tatsachen über Deutschland,Societ覿ts-Verlag,Frankfurt am Main,2008.

[5] Dudenredaktion.Duden-DeutschesUniversalwoerterbuch A-Z[M].Mannheim:Dudenverlag,1989.

[6]辞海编委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7] Langenscheidt-Redaktion.Langenscheidts Grosswoerterbuch.Muenchen:Langenscheidtverlag,2002.

猜你喜欢

等值习语德语
异步电动机等值负载研究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电网单点等值下等效谐波参数计算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基于戴维南等值模型的静稳极限在线监视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汉语国俗语义在维吾尔语中的等值再现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