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格的悲剧——安娜悲剧原因新论

2015-10-26张翼镝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伦斯基上流社会安娜

张翼镝

黑龙江大学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是他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受到18世纪启蒙思想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妇女,她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因此抛弃了自己的家庭。以往的文学史评论和注释都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安娜的自杀,都认为安娜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她的行为与当时社会环境产生尖锐的冲突,她是封建社会婚姻包办制度的受害者。在安娜17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大二十岁的卡列宁,两人毫无感情,完全依靠着神的承诺维系了八年的婚姻生活,当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出现她面前的时候,她大胆而热烈地爱上了他,忽视世俗的眼光承认了自己的爱情,安娜的一系列行为无疑是向这个虚伪、封建的贵族阶级的挑战。而以卡列宁为首的上流社会,自私、虚伪、冷酷,但是却在表面上维护自己的“体面和道德”。他们之所以对安娜的行为嗤之以鼻,并不是因为她和渥伦斯基的婚外情,而是因为她勇于承认,她真诚专一,所以上流社会对她进行了的冷处理和侮辱,迫使她失掉了儿子、家庭和社会地位。上流社会的致命打击,是造成安娜自杀的根本原因。安娜的悲剧,毫无疑问是社会的悲剧。[1]

当然,上流社会的致命打击,是造成安娜自杀的根本原因。但在传统的文学史的评论之上,我们也可以从性格学方面来看待安娜的死,由此提出一种新的论点——安娜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瑞士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家的创始人荣格也曾经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将贯穿他的一生,性格决定存在,并且,性格特征也决定其做出的选择,人们的做事风格、举止做派、个性风格都是性格特征作用的结果。在荣格之后也有许多现代的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人的性格,在《性格的力量》一书中,编者杨滨系统整理了近年备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著名大学MBA所推崇的按照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把人的性格分成活泼型、完美型、力量型和和平型四种,通过搜集和阅读资料,我认为正是完美型性格造就了安娜,也是这种完美型性格使安娜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悲剧命运。

安娜是在姑母做主的情况下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岁并不爱的省长卡列宁,他们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阿廖沙,夫妻过着外人羡慕、相敬如宾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命运总是有戏剧性的,在安娜去莫斯科帮助哥哥解决家庭纠纷的时候,遇见了令人心动的军官渥伦斯基,在越来越深的交往中,她感觉爱情在慢慢萌芽,她内心压抑了很久的爱的激情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在那一刻迸发了,这才是她要追求的爱情,卡列宁伪善自私,过于理性化而生命意识匮乏,安娜活泼、善良和富有激情,她与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这种不知爱情为何物的生活窒息了她的生命活力。

安娜的完美型性格使她向往一种童话故事的爱情。完美型性格的人把爱情想象得特别美好,把爱情视为自己的全部生活,以为有了爱情就有了世界的一切,可是在和渥伦斯基越来越多的接触中,这种妄想童话般完美爱情的性格,使安娜失去了自我,想要长时间和渥伦斯基在一起,可渥伦斯基却像一个玩心很重的“大男孩”,需要社交活动,他明白渴望了那么久的与安娜的爱情终于如愿以偿了,不过是他所期望的幸福的山上的一颗小沙粒罢了,爱情并不是他生活的全部,他想要多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所以每当对安娜的无理取闹缺乏忍耐的时候,安娜便会变得多疑和敏感,她总是在想,他是不是爱上了其他的女人,而且在和渥伦斯基私奔之后,安娜被整个上流社会所抛弃。对爱的不确定和被逐出上流社会的两种矛盾的心情使安娜备受煎熬。其实在安娜彻底放弃家庭决定追求自己的爱情时,悲剧已经拉开了帷幕,每当渥伦斯基要留下安娜出去办事的时候,安娜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愤怒不满的情绪,她与他的对话都充满嘲讽的语气,从她嘴里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侮辱渥伦斯基,这让安娜越来越失望与沮丧,安娜时常会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而怀疑,无论渥伦斯基怎样掩饰,他都是对安娜冷淡了,多疑敏感的性格使他厌烦,这种厌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无限放大。安娜对来自己家做客的列文施展自己的魅力,她用这种幼稚的办法来引起渥伦斯基的关注,但是他却对此无动于衷,在每一次渥伦斯基离开家的时候,安娜下决心克制自己,镇静地接受这次离别,可是安娜忍受不了渥伦斯基离开家时那种冷酷而严峻的表情,在给渥伦斯基寄去了女儿生病你一定要回家的信件,而且在极度生气之后,甚至想到了用和卡列宁离婚来威胁渥伦斯基。安娜变得咄咄逼人,不安心。渥伦斯基把手伸出来想要和安娜示好,可是安娜并不领情,觉得自己现在的处境都是渥伦斯基一手造成的,现在的处境是多么的绝望,而渥伦斯基应该处处让着自己,为自己做一切的事情。渥伦斯基并没有在外面和妇女交际或者在外面寻欢作乐,只是她这种不安心、神经敏感的心理在作祟,莫名地发火,对渥伦斯基爱情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绝望的眼泪使她又获得了胜利,但是安娜自己也明白,“除了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的爱情之外,在他们当中还生长了一种敌对的恶意,这种恶意她不能从他心里,更不能从她自己心理驱除出去”。安娜和渥伦斯基最后一次争吵,而这次争吵使两个人的关系完全破裂,随着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越来越久,两个人发现他们之间已经不情投意合了,过度敏感和对于爱情缺乏安全感的安娜,对别人和对自己都是一种残酷的折磨,虽然每次两人都在渥伦斯基的投降中重归于好,但是在平静过后,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艰苦的考验,最后她想弥补这段感情也无能为力。这种病态的爱情摧残安娜,她想到了第一次和渥伦斯基见面时那个卧轨自杀的男子,她想让他一辈子都有遗憾地爱着自己。安娜在和渥伦斯基相恋的过程中,这种多思虑的性格特点使她一直处在罪、悔、罚的精神体验中,在一个基督社会中,自己是一个有罪的女人,在抛弃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后悔之中,在长期不能见到儿子和自己的爱情不幸福的惩罚中,这三种不同的精神体验交相呼应,安娜的精神崩溃了,安娜再也不能承受,她对一切都失望了,一切的人都是虚伪和做作的,安娜想到了卧轨自杀,她决定死了。

安娜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典型女性形象,安娜的悲剧是完美型性格的典型表现。她是为爱而生的女性,她是追求世间一切美好东西的女性,她心思缜密、活泼、善良,追求童话般的爱情,富有牺牲精神,但是她也经常愤怒和不满、失望和沮丧,这种矛盾将一直伴随她的一生。她对真正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以悲剧告终的,安娜的不幸是完美型性格造成的,她的丈夫不应该成为安娜悲剧的罪魁祸首,当时的社会也不应该为安娜的悲剧买单,安娜的悲剧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感伤,她的形象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我们不仅了解她,而且还爱她,安娜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扣人心弦。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61-363.

[2]杨滨.性格的力量[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53-56.

[3]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周扬,谢素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伦斯基上流社会安娜
安娜的生日(上)
安娜的生日(下)
艺术收藏是进入上流社会的通行证
渥伦斯基性格的两面性对安娜命运的影响
乌克兰喜剧演员竞选人气盖过总统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日本“上流社会男性”什么样?
小猫安娜
Constance Jablonski 康士坦茨·雅布伦斯基
上流社会的请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