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死亡诗社》中尼尔之死的教育启示
2015-10-26李彩燕
李彩燕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经典电影《死亡诗社》讲述了一位充满生命激情、教学不拘一格的基廷老师引导他的学生寻求独立人格,追求理想,爱惜时间,追求生命意义,但是最后却被辞退,学生尼尔自杀身亡的悲剧故事。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在人们面前销毁。”对于尼尔这样一位英俊帅气又门门得A,还拥有表演天赋优秀孩子的离去,人们的内心毫无疑问是充满着无尽的遗憾。这也引导我们去思考:尼尔为什么要走向自杀这条不归路?
一、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主张的矛盾冲突是尼尔自杀的社会根源
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冲突和选择是教育自产生以来就存在着的问题,它是教育,尤其是教育目的所面对的最根本的价值冲突。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该依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强调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应以社会的理想为最终目标,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使个体社会化,注重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为社会服务。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威尔顿预备学院是百年名校,是全美最优秀的预备学校,推崇“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
然而新英语老师基廷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学校的沉闷教学。“及时采拮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复返/今日尚在微笑的花朵/明日便在风中枯萎”,基廷老师带学生们到校友展览室聆听死去的人的劝言,提醒学生“抓住时光,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提醒学生“诗歌是人类激情的体现,并不是在安水管,不应该把用横纵坐标做诗歌鉴赏方法的标准”,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把诗歌鉴赏的前言部分撕掉;让学生站在讲台看周围,提醒学生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读书时,不要总考虑作者是怎么想的,也要考虑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唤醒学生们的自我意识;用生活的齐步走和观众的鼓掌告诫学生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被接受的需要,所以坚持自己的信仰是独特的是很困难的,但顺从是很危险的”,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坚守,“两条路在丛林中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基廷老师坚持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基廷老师不仅仅使用传统的讲授法,还使用了现场教学法,开创足球运动与诗歌教学相结合等科学教学方法,充分激活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二、家长孩子间“自我实现需要”和 “尊重需要”的矛盾冲突是尼尔自杀的导火索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的《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指个人理想、抱负得以实现的需求。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而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斯普兰格在他的《生活方式》一书中提出,社会生活有六个基本的领域(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权力和宗教),人会对这六个基本领域中的某一领域产生特殊的兴趣和价值观,据此,他将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这种类型划分是一个理想模型,具体的个人通常是主要倾向于一种类型兼有其他类型的特点。根据斯普兰格的该理论,可以分析出尼尔父母是经济型为主的人,该类型的人总是以经济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以经济价值为上,根据功利主义来评价人和事物的价值和本质,以获取财产为生活目的。而尼尔则是属于审美型为主的人,该类型的人以美为最高人生意义,不大关心实际生活,总是从美的角度来评价事物的价值,以自我完善和自我欣赏为生活目的。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往往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电影里尼尔的父母作为经济型为主的性格类型人,自我实现的需求是社会工作岗位的中能获取大量金钱、拥有良好前途的“医生”;而尼尔作为审美型为主的性格类型人,自我实现的需求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欣赏为主的“表演者”。
尼尔的“自我实现需求”表现为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尼尔喜欢演戏,希望可以当一名演员,那才是他自己的理想所在。而尼尔父母的“自我实现需求”则是考上名牌大学,毕业后当一名医生。然而他们年轻时不能达到的“自我实现需求”,现在转嫁到了儿子尼尔身上。可惜与尼尔的“自我实现需求”发生了巨大的矛盾冲突。从而也引发了尼尔强烈的被“尊重需求”。尊重的需求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在父母的“自我实现需求”与儿子的“自我实现需求”及“尊重需要”发生了巨大的矛盾冲突时,悲剧发生了。
为人父母,我们都会对孩子寄予厚望。但是把自己没实现的梦想——“自我实现需要”强加到孩子的人生,则可能导致孩子的人生悲剧。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伸,但是他的生命仍是独立的。他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自我实现需要”。但是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机会去实现的不是孩子的梦想,而是他们年轻时没法实现的梦想,甚至没有给孩子最起码的话语权,也就是满足孩子被“尊重的需求”。尼尔的父母“牺牲了很多”,把尼尔送进威尔顿预备学院,他们也要求尼尔“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完成他们的梦想。这种绝对权威贯穿了尼尔的人生,他没有发言权,一定程度上没有了自尊,放弃了对被“尊重”的需求,他要扮演父亲绝对听话的孩子,他辞掉了自己感兴趣的校史年鉴编辑工作,为了讨父亲欢心,每门功课都保持“A”,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然而父母的“自我实现需求”仍然是安排儿子读医科大学,并要求尼尔不能有一丝一毫别的自主兴趣和想法——别的“自我实现需求”可能。在他坚决要求尼尔退学,转去军校时,尼尔的被“尊重需要”彻底被挤压。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尼尔完全没了自我,没有父母的尊重,在极度绝望中走向了不归路。所以,如果说社会本位的学校教育目标是悲剧的社会根源,那父母对孩子“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压抑和剥夺则是尼尔自杀悲剧的直接导火索。
尼尔自杀是其父母不愿意面对的,反过来,从这血的教训中,父母是否应该反思自我的教育方式?当尊重的需要、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实现的可能,孩子是可能走上无奈的不归路。
三、青春期心理特点和个人气质类型的交合是尼尔自杀的本能驱动力
为什么大部分的孩子都处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合理中仍然默默忍受继续行走人生之路,偏偏尼尔会采取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根据发展心理学,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的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年时期,也即青春期。国际心理学认为人在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和身心功能障碍。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发育迅速成熟,而心理发育则相对迟缓,从而造成人的心理成熟水平、社会阅历积累与急剧的生理成熟不相适应,出现了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脱离的现象,从而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其中青春期孩子情绪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表现为寂寞、孤独、忧虑、不安、苦闷与忧郁;憧憬未来并富于幻想;情绪多样并反应强烈。
莱布尼茨有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理,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必然有不同之处。教育心理学提倡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因材施教。心理差异是指在认知和人格等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是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采用有差别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发展。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
《死亡诗社》电影中,尼尔集合了青春期孩子情绪的全部特点。不仅如此,因为他个人的气质类型,他在青春期的心理不平衡在外在环境的影响下最容易出现极端的轻生行为。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在死气沉沉的威尔顿学院,基廷老师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生动活泼,充满生命的激情,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容易冲动,自我控制力较弱,做事容易极端。学生的气质类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统一教学的同时,课下还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像尼尔这样青春期的胆汁质型的学生,教师在鼓励他们气质中的积极方面,如勇于进取、爽朗、敢为等品质的同时,一定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帮助他们养成约束自己的习惯,给予他们一些需要耐心的任务,锻炼他们的自制力。以防止他们在人生特殊时期,走向人生的极端化。
[1]卢晓中.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203.
[2]张大均,郭成,余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