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鬼”的纠葛》与鲁迅笔下“鬼气”众生相探究

2015-10-26马郢中国传媒大学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先觉纠葛鲁迅研究

马郢中国传媒大学



《“人”与“鬼”的纠葛》与鲁迅笔下“鬼气”众生相探究

马郢
中国传媒大学

摘要:《“人”与“鬼”的纠葛》的作者丸尾常喜是日本鲁迅研究的前驱者之一,本书则是鲁迅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本文旨在结合书中阐述的“鬼气”概念,对鲁迅作品所塑造的经典形象进行探究。

关键词:鲁迅鲁迅文学鲁迅研究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

《“人”与“鬼”的纠葛》的作者丸尾常喜是日本鲁迅研究的前驱者之一,本书则是鲁迅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文献,书中阐述的“鬼气”概念对于解读鲁迅作品众生相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旨在结合本概念,对鲁迅作品所塑造出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经典形象进行探究。

一、人身与“鬼气”

以《狂人日记》为发端的鲁迅小说,旨在描写他自己称为“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的中国民族,换言之,即作为缺乏“人”的状态而被把握的中国民族的人生的不幸与痛苦。

——序章:“人”与“人国”

本书所尝试阐明的就是:孔乙己、阿Q、祥林嫂都是这样的“鬼”,即从“鬼”的影像这一视点触发来考察被鲁迅自身称为“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

——终章:“人”与“鬼”的纠葛

从书中“探求‘鬼’翻身变成‘人’的道路”、“历史过多地让人感到‘鬼’变成‘人’的困难”一类的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丸尾常喜、乃至于鲁迅先生本人,都倾向于认为“人”比“鬼”更加合理。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不那么“合理”的人,便具有了鬼的某些特质(例如大多数鬼对于感情的反应比人迟钝,因此缺乏常态感情的、凉薄的人,便也就具有了鬼的某些特质)。在鲁迅所处的时代,病态的社会里病态的国民,比起“人似的人”更像是“鬼似的人”,皆似鬼魂游荡于人间,这便是人身与“鬼气”的纠缠。

二、孔乙己与“科场鬼”

《孔乙己》是一篇通过描写一个惨败者的形象,从内部来揭示科举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的作品。它为传统之子同时也是其反叛者的鲁迅自身的痛切体验与几年的观察、思索所支撑。

——第二章:隔绝与寂寞——孔乙己的后影

被科举拨弄的无意义的一生终于画上了悲惨的休止符的陈士成,其实在他活着的时候已经成为“鬼”了。可以认为,孔乙己身上也重叠着“鬼”的身影,他与陈士成都是鲁迅所捕捉到的“科场鬼”形象。

——第二章:隔绝与寂寞——孔乙己的后影

此处作者想要阐释的必不仅是鲁迅“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人物塑造方法,同时,作者从孔乙己和陈士成的灵魂中提取“科场鬼”之形象,这也可以视为“人与鬼纠葛不清”,以及“国民性中带有鬼的特质”的论据。

科举考试,牵涉之广、涉猎之多,自不必多言。尴尬如孔乙己,向统治阶级的进发以失败告终,又无法重回被统治阶级的行伍之中;不为统治阶级所接纳,也不被普通民众所理解;高级的心理和精神诉求难以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也没有保障;高不成,低不就,陷身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寂寞而且悲哀。更悲哀的是孔乙己之流绝非少数,可以想见,无数个如此模样的“科场鬼”袖手长袍,幽幽然游荡于世,为当时原就已经鬼气冲天、阴间似的人间更添了一份落寞。

三、阿Q与“阿鬼”

中国的文化、宗教、社会心理所生成的“鬼”的观念的种种表象,同阿Q彼时的姿态与心理叠印在一起,由此展开一个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民俗”的规模宏大的作品世界。

——第三章:国民性与民俗——阿Q=“阿鬼”说

(1)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3 d内,每隔2 h测温1次,此后每隔4 h测温1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 h测温1次。一般在14 d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 ℃时,可停止测温。

从这个被家家户户拒之门外的阿Q身上,我们可以见出更浓的“孤魂”、“野鬼”的影子吧。

——第三章:国民性与民俗——阿Q=“阿鬼”说

全书的第三章《国民性与民俗——阿Q=“阿鬼”说》恰切地展现了日本学者细读文本的功力。作者以自身构思为发端,紧揽“阿Q=‘阿鬼’”这一论点,旁征博引搜罗历史、宗教、民俗等各学科知识穿越时空之限为己所用,对“阿Q=“阿鬼”这一理论进行条分缕析的论证。尤其在七、团圆一节中,作者以在戏剧小说中,往往用旋风起兴,引出鬼的登场的这一事实作为旁证,称“最后一章阿Q脑海里两度回旋的‘旋风’,表示出此前作为与‘形’相随的‘影’的‘鬼’将要登场”非常巧妙,为解读阿Q的形象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四、祥林嫂与“化鬼”

人们对于冥界的构想与死后的存在的想法,因对于人类的现世与个人的今生的想法不同而相异。对于有的人来说,“鬼”的生活是“转世”或“恢复”的契机,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是“永生”或“再生”的状态本身。

——第四章:祝福与救赎——祥林嫂的死

作者在《后记》中称本书有三个切入点,即孔乙己的“寂寞”缘何而来、阿Q为何叫阿Q,以及祥林嫂的那三个疑问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怎样的意味。从作者所界定的“鬼气”的概念来看,祥林嫂的确是一位充满了“鬼气”的形象。祥林嫂生前百般纠结,为自己死后的命运疑虑不已,而她最疑惑的莫过于人死之后究竟是否还有魂灵留存——她的疑问,也是过客的疑问;过客的疑问,也是其缔造者鲁迅的疑问。

——第四章:祝福与救赎——祥林嫂的死

纵使生前死后两个世界是毗连之地,然而一生一死终归算得上是救赎。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更容易理解对祥林嫂对参与祭祀准备的资格近乎病态的在意与执着。

五、先觉者与“鬼”的孤立

根据“铁屋子”原理,在无从逃

遁、注定困死其中的铁屋子里,最先醒来并洞悉处境的先觉者必然是孤独的。先觉者是异类,一个对于在数量上占优势的蒙昧者的群体而言清醒着的异类。

人们一贯不喜欢异类,鲁迅笔下那个年代里蒙昧的、带有鬼气的大多数民众更是如此,或许群体可以从对与众不同者的孤立中获得团结,当将满腹细碎的恶意统统倾倒在孤立者身上,郁结于群体内部的暴戾终于有的放矢。

先觉者往往难免处境尴尬。他或许想拯救民众,或者并不想,只是在意图拯救自我的同时顺势唤醒了另一部分蒙昧者的智慧。至于《附录四、关于鲁迅的“耻辱”意识》中所提及的绥惠略夫式的个人主义,“要救群众,反被群众所害,愤怒之余,一转而仇视群众”,使孤立者也具备了决绝与战斗的能力,虽然总算是有所不同,但不变的依旧是先觉者的孑然与孤立无援。

族中的老人们预想留日归来的知识分子鲁迅必定反对传统的葬礼,标新立异,就商定等他一回来就带往大厅,大家轮番向他陈说“道理”,不给他辩难的机会。(然而)始终默然听着的鲁迅,在众人悚然盯视之下,答道:“都可以的”,此时,那班人反而愕然发呆了。

——第一章:“人”与“鬼”——绍兴覆盆桥周氏与其周边

回乡奔丧的鲁迅所遭遇的、家族群体对他的同仇敌忾,便是这一种团结,便是这一种孤立。目光扫过一班人马“愕然而发呆”的脸时,或许心中难免泛起寂寞、至少也是孤独的感觉。大家如临大敌对他陈说道理,而他只能默然。孤立无援,恰似只身受制于森森鬼气,灵堂上供奉着真鬼的魂魄,灵堂下站立着尽是满身鬼气的伪人自作聪明的嘴脸。

总而言之,作为“国民性”的“病根”,被看做规定着国民之现在的过去的遗传因子,亦即有时称之为“种业”的东西,正是鲁迅心目中的“鬼”。

——第三章:国民性与民俗——阿Q=“阿鬼”说

那个时代里人格并不完善、比起人来更像是鬼的失声的人们沉默久了,对于那些还有能力说话的人,却会厌弃。因此先觉者所遭受的冷眼与苛待也就不足为奇。即便群体中存在对先觉者心存善意的人,为了不承受与其一样悲惨的待遇,大多也不会违拗群体的意志,也正是而此时,他们便具备了与他们不敢违拗的群体相投的“鬼气”。

参考文献

[1] (日)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张洁宇.独醒者与他的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4]王彬彬.鲁迅内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先觉纠葛鲁迅研究
鲁迅研究中的“大问题”与“小问题”
《鲁迅研究文集》
春睡梦先觉——纪念高剑父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展
胶着With PVC
《鲁迅研究年刊》的传播与影响
时代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何其三
小暑六月节
生命的叙写:《厚土》民俗纠葛情节的艺术展现
莫言小说中的“人”“鬼”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