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2015-10-26金彤
金 彤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辽宁 海城 114200)
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金 彤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辽宁 海城 114200)
目的 探讨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健康指导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对象,均行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接受优质围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时间及术后疗效的差异。结果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康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围术期护理有效提高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围术期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表现为继发性静脉曲张、下肢水肿、色素沉着、皮炎、淤滞性溃疡等症状的临床常见疾病,有导致致命性肺栓塞(PE)的风险[1]。十余年来,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IVCF)成为有效预防PE发生的安全方法[2-3]。与抗凝、溶栓等辅助治疗一样,围术期的护理也是关系到患者术后疗效、康复快慢、并发症、后遗症等关键环节。本研究分析了优质围术期护理对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肢大腿至足背不同程度肿胀、胀痛;所有患者均经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血栓位于髂总静脉至胫前后静脉,其中6例累及大隐静脉近端。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40例,包括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3.25 ±11.02)岁;体质量49~86 kg,平均体质量(63.45±12.24)kg;病程5~24 d,平均病程(12.41±3.16)d。发病部位:左下肢22例,右下肢18例。对照组患者40例,包括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3.57±11.24)岁;体质量50~85 kg,平均体质量(63.74±12.15)kg;病程6~24 h,平均病程(12.16±3.22)d。发病部位:左下肢25例,右下肢15例。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接受优质围术期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在患者看来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较轻微的疾病,但是对肺栓塞和本病的关系认识不够,也对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治疗不了解,加之滤器费用较昂贵,患者对此会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担心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关心患者因经济、精神负担产生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可通过视频、宣传册、讲座等方式主动、热情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腔静脉滤器置人术的必要性、手术注意事项及手术经过,促进医患之间的良好合作。②术前护理:安排患者完成三大常规、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肌酶、心电图、彩超等术前检查,完成抗生素皮试、碘过敏试验。观察并记录患者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与术中及术后的搏动情况作对比。③术后护理:a.术后常规护理:术后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康复知识教育,加强沟通;嘱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以促进对比剂排出,按时换药。密切监视患者的心电、血压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并告知医师。b.术后穿刺点护理:术后伤口用绷带进行局部加压和包扎,对穿刺位置用500 g的盐袋进行局部压迫4 h,患者平卧24 h,保持穿刺侧肢体的制动和伸直位。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观察,看有无出血情况,并观察皮肤颜色、测量温度和肢体远端动脉的搏动情况等。c.术后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咯血、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警惕肺栓塞并发症,如有发生立即予高浓度吸氧,嘱患者平卧,避免深呼吸、翻身、咳嗽,患肢抬高20° ~30°,切忌按摩患肢。
1.3疗效判断标准:患者患肢张力、活动和周径基本正常,治疗前后肢体周径的差值在1 cm以内,且彩超显示患肢静脉血流恢复为痊愈;患者患肢张力、活动和周径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肢体周径的差值在1 cm以上,2 cm以内,且彩超显示患肢静脉血流部分恢复为好转;患者患肢张力、活动和周径没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肢体周径的差值在2 cm以上,且彩超显示患肢静脉血流没有恢复为无效。
1.4数据处理: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发病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2.2术后康复时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对照组康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康复时间比较[天数(d)]
2.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n(%)]
3 讨 论
下肢临床上DVT导致PE的概率高达60%~70%,而PE有较高的致死率[4]。传统的系统溶栓或患肢静脉滴注溶栓药物并不能有效治疗疾病,但IVCF置入术是目前预防DVT发生PE最有效的方法。任何有创手术,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术前患者术前病情,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实施诊疗措施。在我们的实验中,加强围术期护理的患者,手术疗效较好,康复时间较短,对下腔静脉滤器置入(IVCF)的广泛开展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术前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多次心理护理,术后动态评估患肢血运和肿胀情况,加强并发症临床表现的观察、预防和护理,术后多次健康宣教,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下肢DVT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5]。
[1]王仪刚,刘道军,张冰沸.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45-146.
[2]王晓秋,蔡志翔,叶郁,等.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8(12):1025-1026.
[3]刘淑珍,伏平友.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03):305.
[4]雷维民,孙跃华,周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96例临床总结[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17(1):19-21.
[5]刘凤,李苏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2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31-33.
R473.6
B
1671-8194(2015)25-02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