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发展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以上海市为例

2015-10-25齐海丽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服务平台受访者

齐海丽

(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1306)

一、问题的提出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人才问题也成为制约其进一步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显示了党和国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决心。同时提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以及“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上海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组织载体。目前,上海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数量不断增加,已经超过了公有制经济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学历层次不断提升,分布领域广泛,同时也面临着体制环境制约等困境。

二、上海市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发展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

为了正确把握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对政府服务平台建设的需求,本课题组于2014年专门开展了问卷调查,以抽样调查统计结果为依据,力求客观描述上海市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发展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并揭示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问卷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所在单位类型);第二部分是人才服务现状,主要是了解受访者对政府制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看法和开展的相关服务状况(如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重视程度、是否一视同仁等)。这两部分的题目设计都是单选题。第三部分是调研的核心,主要是通过多项选择形式和主观性题目的安排了解受访者对政府应该提供的服务的相关需求(如迫切的需要、平台的建设等)。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 问卷发放及回收统计

表2 受调查人员构成比例(单位:%)

多年来,上海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调查的结论也证明了这一点。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人员对于政府提供的服务满意指数较高。调研过程中,多数受访人员都客观真诚地表达了他们对政府所提供服务的态度和看法。其中,认为政府提供的服务很好的为7.1%,比较好的达到了35.5%,不确定的为34.4%,比较不好的为16.7% ,很不好的只占到了6.3%(见图1),这说明政府的服务工作得到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认可。

图1 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服务

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服务好评的获得是与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发展的重视程度分不开的。近半数受访者认为,政府是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发展的,有7.4%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很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发展,36.6%的人认为政府比较重视非公有制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发展,只有7.2%的人认为政府很不重视,22.5%的认为比较不重视,26.3%的受访者对于政府是否重视持不确定态度(见图2)。

图2 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重视程度

(一)政府提供的平台服务存在偏差,不能一视同仁

虽然调查的结论证明了政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但是在人才服务工作中,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内外有别的现象。政府部门的个别政策、资源和措施明显地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倾斜,很少顾及甚至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排斥在外,导致人才在不同所有制领域的不平衡和不公正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64.9%的人认为,政府在公有制经济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之间没有做到一视同仁(见图3),而认为没有一视同仁的是对平台建设的期望更高、要求更具体。这几项作用中,所有单位都更加倾向于政府的平台建设应重视信息发布、政策宣传和资源共享。

图3 政府对待公有制经济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否一视同仁

(二)政府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服务工作宣传不到位

政府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给予的政策供给和财政支持、外部环境等都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力所在。政府在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方面所作的政策探索,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政策的受益者知悉。有的受访者直接表达观点,认为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宣传相关政策,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可以享有的各类政策带来的便利。调查的结果也反映出,对政府所做的工作真正了解的人为数不多,非常了解的仅有5.3%,比较了解的比例稍高,达到了23.9%,一半左右的人对政府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所做的工作一知半解,完全不了解的人达到了19.6%(见图4)。通过调研得知,政府在明确自身定位、履行职能的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

图4 政府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工作的宣传力度

(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的人才服务意识不强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在本单位人才发展服务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三多三少”,即使用人才多,培养人才少;利用人才多,服务人才少;索取人才多,给予人才少。这些都影响了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其结果对人才个人和企业发展均产生了不利影响,容易引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越是流动频繁、企业越不想付出服务的互为因果的不良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很多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对于高级人才的奖励主要以物质奖励为主,对于职业荣誉、参政议政等方面的奖励措施则阙如,而能给予高级人才股权和期权的更是寥寥。统计结果显示,受调查单位中对高级人才给予高工资和高奖金的比例分别占到了33.6%和31.2%,高福利的仅为13.3%,给予股权和期权的更是屈指可数,只有6.1%(见图5)。对于单位的高级人才而言,单纯的物质报酬已经远远不能达到激励的效果,这也进一步凸显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激励人才发展方面的不足。

图5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对高级人才的奖励办法

同时,调查统计显示,单位中有过参政议政的人仅为20.6%,其余79.4%的人员都没有参政议政的机会(见图6)。

图6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参政议政情况

三、建立上海市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发展服务平台的构想

(一)转变思想,消除体制内外的隔阂,营造公平竞争的人才成长环境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发展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需要打破公有和非公有的壁垒,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如下思想观念:哪一种经济体制在目前更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应该大力发展,通过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促使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国家经济转型中进一步发挥作用。打破体制内外区别,给予非公各类机会(职称、引进、培训),给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新社会组织人才同等待遇,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一视同仁。让丰富的资源与高端的人才可以自由流动、合理配置,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强大支撑,并带动知识、技术的创新与扩散。政府应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地方人才工作整体规划,准确掌握本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数据,在人才政策和制度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一视同仁,如职称评定等,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各地积极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纳入人事人才工作的服务范围,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人才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

(二)制定政策,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在不断增强。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相关单位和组织的关注和扶持也是不容忽视的。调研过程中,受访者希望给予关注的部门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人才服务公司、政府人事部门、行业协会组织,所占比例分别为23%、22%和 21%(见图 7)。

图7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希望关注的单位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普遍认为,政府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政府的支持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很有必要、有必要的分别占到了34.5%和51.2%,认为没有必要的仅仅占到1.9%(见图8)。因此,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加大对其支持和扶助力度。个别受访者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需要考虑非公领域人才的实际情况,从细节处制定修改便利政策,如办理业务的窗口、需要的证明材料等。

图8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发展是否需要政府支持

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人才发展方面制定的政策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37%的人对于当前政策是否有利于人才流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持不确定态度,认为很有利的仅仅占到7%,比较有利的占到33%(见图9)。这些数据表明,当前上海市政府制定的扶助和扶持政策的正面效应不是很显性,需要政府加大组织平台建设力度,完善组织结构,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图9 当前政策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流动的影响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人才发展需要何种服务平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人才最有发言权。根据调研得知,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工作人员对构建服务平台的希望主要聚焦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和资源共享三个方面,所占比重分别为56.5%、52.5%和50.8%,而在帮助解困方面则占到了35.6%(见图10)。这些数据表明,政府在平台建设方面主要做的工作应该以受访者的实际需求为参考,有针对性地加强服务平台建设。

图10 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服务平台的希望

在接下来所作的具体扶助项目调查中,受访者普遍对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资金支持需求较为迫切,分别占到了46.9%、44.9%和43.5%。其余急需扶助的项目主要包括法律援助和生活保障,所占比重分别为29.6%和26.5%(见图11)。部分受访者认为,当前政府服务平台建设中应着力加强几个方面:宏观经济形势的讲解培训、行业经济形势发展情况的指导、领域经营业务的培训、组织国内外经济考察。

图11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急需的扶助项目

在信息化的今天,冲破传统机制的藩篱,实现信息共享、人才共享,无疑有利于组织的发展。政府需要搭建人才共享平台,实现公有与非公有人才互通有无。这种人才共享机制发挥的作用如何,调研结果显示:认为可以实现高端领军人才共享的占到了40.4%,便于组成临时攻关跨界队伍的达到39.2%,共享昂贵高端设备和培训资源的分别占到了22.5%和21.7%(见图12)。此结果也证明了人才期冀有更多的信息共享机会和资源共享平台,对于硬件设施的关注度则明显偏低。

图12 政府搭建的人才共享机制的作用

社会大环境是人才发展环境的基础,了解求职者的职位需求是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广大人才最看重的环境要素是什么值得关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共性特征:人才配偶及子女的就业、就学、就医等各项生活问题。通过调查,受访者两大迫切需求分别为“住房问题”和“户口问题”,分别占到37.7%和17.6%(见图13),而这两方面的需求是所有在一线城市供职的人员共同的需要。当前情况下,住房问题应当成为人才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政府的公共租赁房政策应覆盖广大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其中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要创造条件实行住房补贴,大力建设人才公寓,用好用活住房公积金政策。

图13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最为迫切的保障需求

(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要重视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内部环境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职业忠诚度较高,这通过受访者对单位人才培养的重视度和人才的稳定性体现出来。21.9%的受访者认为单位非常支持和重视人才培养,53.6%的受访者认为单位比较重视此项工作,仅有2.3%的人认为对于此项工作是非常不支持的(见图14)。

图14 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人才的培养

同时,一个组织人员的流动性也是衡量该组织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标准。调研显示,58.4%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单位人才比较稳定,10.2%的人认为单位人才很稳定,认为比较不稳定的只占16.2%(见图15)。这两项指标说明,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在育才和留才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

图15 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人才的稳定性

诚然,政府是搭建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发展服务平台的主导力量,但是还要调动和发挥企业自身的积极性,为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自身在开发、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调研结果显示,对于企业的典型人才宣传方面,受访者的态度不容乐观。认为到位的仅为10.4%,一般的为48.1%,比较差的为21.7%,几乎没有的占到了12.3%(见图16)。组织的发展是需要榜样的,对于那些具有技能专长的组织模范和典型人才,企业要做好宣传工作,树立好的典型。

图16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典型人才的宣传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还要注意满足个人的需求。从满足个人需求的角度看,物质报酬占到了38.8%,个人成就感的占到了32.4%(见图17),这说明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人员还是比较看重物质报酬的。

图17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满足人才个人需要

另外,非公有制经济人才还有参政议政的意愿。在其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有一定比例的人员参政议政也是显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地位、提升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根据调查得知,非公有制经济人才中的绝大多数认为,他们参政议政的意义更大地体现在对政府行政能力的提升方面。受访者认为参政议政可以提升政府领导活力和执政能力的占到了65.1%,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发展的意义则主要体现在助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获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话语权和显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的地位三个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44.8%、40.5%和30.5%,而认为满足个人需要的为36%(见图18)。■

图18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参政议政的意义

[1]牛力.优化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政策环境[J].中国人才,2006(7):42-43.

[2]王晓红.浅议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39-41.

[3]陈诗达.非公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以浙江为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4]王通讯.人才发展战略论[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3.

[5]德斯靳.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服务平台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