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5-10-25魏立军董亚军
魏立军 董亚军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
魏立军 董亚军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1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50例腰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融合率、复发率及术前、术后1年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obb角。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骨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ESR和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虽术中需变换体位,操作较为复杂,但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植骨融合效果好,复发率低,临床疗效明显。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腰椎结核
腰椎结核是发病率最高的脊柱结核疾病[1-2],手术联合抗结核药物是目前治疗腰椎结核最为有效的方式。本研究就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血液、影像、病理等相关检查并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疼痛、午后潮热、盗汗、乏力等症状,且病变椎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塌陷,均为首次接受手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5~65岁,平均(43±10)岁,病程4个月至2年,平均(10.8±1.2)个月;病灶:L2-3椎体3例,L3-4椎体5例,L4-5椎体17例;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7例,D级9例,E级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4~62岁,平均(42±10)岁,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10.7±1.3)个月;病灶:L2-3椎体2例,L3-4椎体7例,L4-5椎体16例;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8例,D级7例,E级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前3周均行常规抗结核、营养神经及对症等治疗,并于结核中毒症状减轻、红细胞沉降率(ESR)下降后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体位为侧卧位,于肾投影处做一切口,入路为腹膜外途径,使病变椎体充分暴露,将相邻上、下椎体取出,冲洗干净后清除病灶,作大小合适的植骨槽,将备好的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入,钢板固定上下椎体,冲洗止血后,病灶处置异烟肼0.2 g,链霉素1.0 g,常规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患者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常规后侧入路使病灶暴露,分别在相邻正常椎体内植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成功后患者体位改为仰卧位,做低位肾切口,于病变严重侧经腹膜外进入,清除脓肿及肉芽组织。于腰大肌内侧进行分离,并将粘连组织和血管经骨膜下推至内侧,暴露病灶侧前方,将坏死物质刮除,并取出死骨和坏死的椎间盘,于椎体间骨缺损处,向对侧椎旁完成椎管内脊髓减压。凿除植骨床,将备好的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入,病灶处置异烟肼0.2 g,链霉素1.0 g,常规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两组患者术后均继续给予抗结核治疗及拔出引流管,并密切注意双下肢感觉及运动状况,定期复检。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者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融合率、复发率及术前、术后1年ESR和Cobb角。其中骨融合率及复发率判定时间均为术后1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对照组 25 126±33 638±44 45±9观察组 25 164±37 822±45 38±8 t值 3.8751 14.553 3.0093 P值 <0.05 <0.01 <0.05
2.2骨融合率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骨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骨融合率及复发率比较[例(%)]
2.3ESR和Cobb角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ESR和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ESR和Cobb角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ESR和Cobb角比较(±s)
组别例数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ESR(mm/1h) Cobb角(°)对照组2538±1110±3 32±10 14±5观察组2538±1010±4 32±10 14±5 t值 0.016760.12868 0.116150.12174 P值 >0.05>0.05 >0.05 >0.05
3 讨论
脊柱负重量和活动量均较大,血运丰富,但血流速度较慢,结核杆菌入侵后通常滞留于椎体骨松质间隙,故腰椎结核已成为最常见的脊柱结核,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残率及致畸率高的特点[3-4]。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原则为:彻底清除病灶、接触脊髓压迫、矫正后凸畸形和重建脊柱稳定[5-6]。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使病变椎体充分暴露,医师可在直视下进行刮除、植骨等操作,且植入骨块两端与植骨床接触面贴附较为理想,骨愈合较好,同时还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和恢复脊椎的稳定性[7-8]。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可使病灶清除、椎间融合、纠正腰椎畸形、恢复脊柱稳定一次性完成,且椎体高度恢复更好,可长节段进行固定,同时病灶清除也更为彻底,脊髓减压更为充分,内固定效果更好,植骨融合率更高,有利于缩短术后治疗时间和降低复发率,而内固定切口与病灶清除切口完全分离,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骨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虽术中需变换体位,操作较为复杂,但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植骨融合效果好,复发率低,临床疗效明显。
[1] 吴广森,才晓军,李宏伟,等.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129-131.
[2] 李硕夫,黄象望,刘向阳,等.前路及后路病灶清除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9-70.
[3] 宋晓辉.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23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34-34.
[4] 王文胜.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融合器植入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J].中国医学创新,2012,7(36):41-42.
[5] 王林峰,申勇,丁文元,等.腰椎结核的一期后路经椎间隙病灶清除内固定术[J].中华骨科杂志,2014,34(2):137-142.
[6] 穆哈买提,杨波,王雷,等.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J].中国医药,2012,7(12):1566-1567.
[7] 张嘉利,李大伟,马远征,等.多节段胸腰椎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5):305-308.
[8] 李志荣,李越.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腰椎结核30例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7):111-112.
R687
A
1673-5846(2015)12-0095-02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长春 13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