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5-10-25周裕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注射用神经功能血栓

周裕东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周裕东

目的 探究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海门市悦来镇卫生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栓通,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注射用血栓通;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安全性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它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血管腔狭窄或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进而引起一系列神经障碍症状[1]。此外,该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其病死率仅次于癌症与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因急性脑梗死而病死的患者居各种脑血管疾病病死人数的第2位。而早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引起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新高危因素可能是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它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2]。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一种明确的治疗方式能降低其水平。本研究就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四肢麻木、眼睛模糊、头昏头痛、运动功能障碍及言语混乱。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年《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制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扫描证实,病程均6~72 h,排除血液、甲状腺以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发病部位:大脑半球基底节区40例,侧脑室体旁丘脑19例,双侧额叶20例,颞叶区11例;其中糖尿病12例,心电图改变23例,高血脂症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2~84岁,平均(66±5)岁;试验组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53~85岁,平均(65± 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根据《中国脑血管病治疗指南》[4],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50059)等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病情给予患者20%甘露醇脱水、调节血压、降血糖及必要的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50617]400.0 mg,将其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5]包括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部状况、言语状况、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等8个方面,总分0~45分,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且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患者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 90%,且病残程度为1~3级;有效:患者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45%;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 21±9 14±10试验组 45 21±8 8±6 t值 0.0610 3.6096 P值 0.9515 0.0005

2.2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梗死后点状出血现象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4/4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其治疗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是多因素参与的一个复杂过程,其中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其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表明,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于中心坏死区以及四周的缺血半暗带组成[6]。中心坏死区因严重的完全性缺血导致脑细胞病死,缺血半暗带内由于仍然有侧支循环存在,可以得到部分血液供应,尚且有大量可以存活的神经元,损伤仍可逆,脑代谢障碍可恢复,神经细胞仍然可以存活且恢复功能。因而恢复脑灌流、保护神经元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

注射用血栓通以三七主根为原料,其主要成分三七总皂苷内含有很多种单体皂苷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以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较大。人参皂苷Rg1以及三七皂苷R1由于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同时对脑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中,其作用机制主要为:①抑制血小板聚集:可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的纤维活性,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②改善心脑血管作用:能控制血压、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心脏后负荷,扩张血管,从而增加脑血管流量;③抗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能改善神经细胞膜的流动性,抗脑水肿等,对脑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1] 陈红芬.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16-217.

[2] 柳霞,贾守凯,马新平,等.血栓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1):77-78.

[3] 张益伟,刘建忠,梁晖,等.血栓通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25例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2):4-6.

[4] 李乃侠,韩玉惠,郑德泉,等.血栓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作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7):1304-1307.

[5] 孟家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维亚研究组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88,21(1):57-58.

[6] 胡永红.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与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0):669-670.

R743.33

A

1673-5846(2015)12-0026-03

海门市悦来镇卫生院,江苏南通 226100

猜你喜欢

注射用神经功能血栓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