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5-10-25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崔 润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崔 润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汪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和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止痛剂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急性胆囊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危害较大,患者多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1],若病情进一步恶化,可发展为胆囊穿孔、坏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影响。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以往多采用开腹手术切除胆囊,但创伤较大、易感染[2]。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本研究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症状,且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经X线和CT检查确诊;排除有明显手术禁忌证者、肝功能严重不全者、发病时间超过90 h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26~72岁,发病时间18~65 h;疾病类型:单纯急性胆囊炎4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22~74岁,发病时间20~72 h;疾病类型:单纯急性胆囊炎4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保持卧位,并予以气管内插管。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式手术,在右上腹确定入口后,用医用手术刀沿腹直肌向下切开,切口长度9~12 cm,充分暴露胆囊;然后将胆囊切除,对血管进行结扎,及时止血;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管。整个手术过程均为无菌操作,术后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先建立人工气腹,二氧化碳压力约在12 mmHg(1 mmHg= 0.133 kPa);采用腹腔镜仔细探查其腹腔组织,了解患处病变程度及周围粘连情况。将周围粘连分离后,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并确认胆囊壶腹部。部分患者胆囊张力较大,需穿刺减压后再进行分离。沿壶腹部内外侧向胆囊三角解剖,整个过程中需清晰辨认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最后到达胆囊三角区后将胆囊切除。若胆囊管分离较困难,可选用顺逆结合的方式切除胆囊。可能会出现胆汁外溢的情况,为防止腹腔被污染,需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及时冲洗。若渗出较多应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术后同样予以抗生素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术中情况:创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止痛剂使用情况以及手术时间[3-4];③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④并发症:主要有胆囊穿孔、胆囊积水、胆瘘、感染等。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几乎均消失,体征恢复正常,X线片检查无异常,无后遗症及其他副作用;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体征逐渐恢复;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甚至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3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8%(45/48);对照组患者显效29例,有效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0.8%(34/4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中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止痛剂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2.3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4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胆囊积水2例,腹腔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4/48);对照组患者中,切口感染4例,败血症3例,胆瘘3例,胆囊穿孔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2/48);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临床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痛,逐渐向右肩部放散,并伴有恶心呕吐,随着病情加重,还会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对患者危害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方面压力加重,致使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5],且在老年群体和肥胖人群中发病率颇高。发病时患者胆囊增厚,易形成胆囊积脓,致使胆囊管梗阻,大量胆液渗出,出现胆囊黏膜水肿,若不处理极易引发胆囊穿孔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病死。

由于急性胆囊炎病情进展较快,临床常选择手术治疗。传统开腹切除胆囊术视野开阔,方便医师操作,但伤口较大、出血量多,患者疼痛感加剧,且手术操作复杂,稍有不慎可能会引发大出血、感染,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较长。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只需在患者身上开3个或4个微孔,便能完成所有操作,最终将胆囊安全切除。与传统开腹式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切口美观、出血量少,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术后恢复快,感染率低,易于患者接受[6]。另外,在术前建立人工气腹,医师能够清晰地观察患者腹腔内部情况,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治疗效果理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止痛剂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极具临床应用价值。需注意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具有很多优势,但不代表可完全代替传统开腹手术,若患者胆囊三角水肿粘连太过紧密而无法分辨时,或大出血难以控制时,应考虑是否要中转开腹,以保证患者安全。

[1] 徐远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525-527.

[2] 张剑平.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302-303.

[3] 周观荣.基层医院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5):36-38.

[4] 程志峰.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4):99-100.

[5] 李柏文,邹向明,李婧婷.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8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832-833.

[6] 范景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7):77-78.

R575.6+1

A

1673-5846(2015)12-0083-02

汪清县人民医院,吉林延边 133200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蒙医治疗慢性胆囊炎(胆陈热症)35例临床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