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反馈治疗对焦虑症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与护理

2015-10-25冯玉霞郭翠玲张海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焦虑症量表

冯玉霞 郭翠玲 闫 洁 张海霞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安徽 阜阳 236015)

生物反馈治疗对焦虑症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与护理

冯玉霞郭翠玲闫 洁张海霞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安徽 阜阳 236015)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临床上对焦虑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焦虑症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生物反馈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6周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经过为期6周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6周时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出现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治疗2周时,观察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6周时,观察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临床上对焦虑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生物反馈的方法进行治疗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单纯的心理护理治疗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显著缩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焦虑症;心理护理;生物反馈;康复治疗;影响分析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临床上对焦虑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92例均为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6例,年龄在18~43岁,平均年龄为(26.4±3.9)岁,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病程在0.5~3年,平均病程为(1.2 ±0.4)年;观察组患者46例,年龄在17~44岁,平均年龄为(26.2± 3.6)岁,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病程在0.6~2.9年,平均病程为(1.2±0.5)年。本研究在征得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开展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患者相同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生物反馈进行治疗。本研究采用的电生物反馈仪是北京博达电子公司生产的,其型号为JD22A,通过由江苏省出版总社出版发行的播放蔡雄鑫、杜文东等编辑的心理保健术录音磁带,让患者进行自我放松,之后对患者进行催眠。生物反馈治疗时患者采取卧位,将电极粘接在患者的前臂内侧,对仪器进行如下设置:“量程”设置为0~99.9,“光标量程”选择低档,需要“显示”患者的肌电位置,“带宽”设置为窄位置。生物反馈治疗10次作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30~40 min。主治医师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客观数据的变化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对疗效进行初步评定。

1.3疗效评价: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6周的临床治疗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为期6周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6周时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出现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观察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观察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 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6周HAMA评分比较

临床研究表明[1-2],焦虑症患者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以及不同程度的焦虑人格。对症治疗是目前该病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的化学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苯二氮类等抑制剂类药物,然而上述这些药物都具有一定的临床不良反应,长期服药给患者带来的不舒适的感觉会严重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治疗效果得不到巩固。另一方面,焦虑症患者往往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临床上单纯地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一般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有学者研究结果表明,正常人的整体生理警觉水平与其肌肉的紧张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3]。一般情况下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人,不仅会表现出全身肌肉的紧张收缩,并且还伴随着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整体的警觉性增高。所以,我们能够对患者进行松弛肌肉的训练从而起到缓解精神焦虑、紧张的目的。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电子仪器将物理信号数字化从而让患者能够通过训练从而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自身的功能活动,因此能够使患者达到放松心身,从而更迅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4]。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上对焦虑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生物反馈的方法进行治疗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单纯的心理护理治疗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显著缩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廖水波.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焦虑症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30):59-60.

[2]吕永胜.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焦虑症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观察[J].当代医学,2013,9(5):55-56.

[3]李艺华.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心理护理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J].医疗装备,2012,7(5):89-90.

[4]谢文,张景明,杜荣荣,等.生物反馈治疗对康复期戒毒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J].浙江医学教育,2014,6(15):59-60.

R473.74

B

1671-8194(2015)23-0270-01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焦虑症量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