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患者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的护理探讨

2015-10-25张春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异烟肼抗结核肺结核

张春花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内三科,吉林 长春 130500)

肺结核患者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的护理探讨

张春花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内三科,吉林 长春 130500)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所致的精神异常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措施、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精神异常症状改善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间为(3.1±1.6)d,显著低于对照组为(5.7±2.3)d(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社会文化方面的护理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加快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者症状的改善时间,提高患者的就医舒适度,强化整体护理服务质量,适于临床应用。

肺结核;结核药;精神异常;护理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所致。异烟肼是肺结核患者主要的治疗药物,它可以有效杀灭及抑制结核杆菌,生物膜穿透性佳,疗效确切。然而,有资料统计显示,异烟肼肝毒性及神经系统毒性较强,其中异烟肼所致的中枢神经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欣快感、不安定、不集中,甚至可诱发部分患者出现精神失常[1]。目前,抗结核药异烟肼所造成的精神异常已受到许多临床学者的关注。针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精神异常者,由于其自身体质不佳,且伴有精神症状,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及难点。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对35例抗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者应用了优质护理干预,收效较佳,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所致的精神异常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实验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3.5±5.3)岁;肺结核病程:2~7年,平均病程(3.5 ±1.2)年;精神异常类型:抑郁型8例,意识障碍12例,狂躁症1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4.3± 5.2)岁;肺结核病程:2~7年,平均病程(3.4±1.1)年;精神异常类型:抑郁型7例,意识障碍13例,狂躁症15例。在一般情况对比中,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1.2入选标准:根据《肺结核临床诊疗指南》及胸片检查确诊;无精神疾病史,但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导致了精神障碍;均应用链霉素、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治疗;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定同意书。

1.3排除标准: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药物或酒精依赖史;脑部肿瘤。

1.4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当出现精神异常后,马上停止抗结核药物,并给予催眼、镇静、维生素B12、B6等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措施、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与培训,向其发放教育资料,不断参与交流与讨论,增加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服务意识,转变传统被动的服务理念。②无陪护护理。每例患者的护理工作均由本院护士完成,全面实行责任护士为主的护理模式,对精神异常者做好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及危急状态护理干预。a.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取得其信任,尽量满意他们的要求,并对其不合理行为进行劝解,需要注意的是,沟通时应灵活运用语言技巧,避免激怒、刺激患者。b.安全护理。精神异常者在症状发作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许多极端行为,护理人员应强化病区管理制度,了解每名患者的病情,加强巡视,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c.危急状态护理。制定危急状态应对方案,当患者发生精神异常行为或肺结核发病时,及时为其提供抢救、约束、护理等措施。

1.5观察方法: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率及症状改善时间。②通过Kolcaba舒适状况表对两组在院期间的舒适程度进行评估。该表共设有4个维度,28个项目,即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满分共计112分,分值越高说明舒适度越佳。

1.6数据统计学:通过SPSS15.0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组间对比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症状改善率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实验组共有33例患者精神异常症状得到改善,改善率为94.29%;对照组共有30例患者的精神异常症状得到改善,改善率为85.71%; 两组精神异常症状改善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间为(3.1±1.6)d,对照组为(5.7±2.3)d,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在院期间的舒适程度对比:实验组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社会文化方面的护理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在院期间的舒适程度对比()

表1 两组在院期间的舒适程度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心理 生理 环境 社会文化实验组(n=35)30.5±2.1※ 34.5±2.3※ 26.8±1.5※ 15.4±1.8※对照组(n=35) 25.6±3.5 28.6±2.6 22.0±1.2 12.6±1.4

3 讨 论

异烟肼是治疗肺结核的常用药之一,疗效确切,然而由其所致的精神异常也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备受临床学者的关注[2]。目前,异烟肼所造成的精神异常反应还未有明确的医学解释,这给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3]。在对此类患者采取积极的药物治疗外,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其异常情绪,避免病情恶化,是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探索的重点。

随着我国优质护理在临床的广泛开展,这使得结核患者的整体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4]。我院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完善每名护理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确保了护理工作可以稳定、连续、安全的执行,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无陪护护理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家属的负担。此外,优质护理还强化了对精神异常患者的安全护理意识,重点实施了危急状态护理及心理护理,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显著提高了患者身心的舒适程度。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间为(3.1±1.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2.3)d(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社会文化方面的护理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见,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加快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者症状的改善时间,提高患者的就医舒适度,强化整体护理服务质量,适于临床应用。

[1]徐艳芳.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566.

[2]张小兰.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122-123.

[3]何仪.肺结核患者化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34):1053.

[4]曾安津,董霞.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良反应[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63.

R473.5

B

1671-8194(2015)23-0266-02

猜你喜欢

异烟肼抗结核肺结核
关于药物异烟肼分析方法的教学讨论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异烟肼,抗结核药咋成了“毒狗杀器”
异烟肼毒杀狗?国外有没有先例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