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减抵挡汤对痰瘀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2015-10-25石彩云陈于翠陈志颜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抵抗胰岛素中药

段 公 石彩云 陈于翠 陈志颜

(大厂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内科,河北 廊坊 065300)

加减抵挡汤对痰瘀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段 公石彩云陈于翠陈志颜

(大厂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内科,河北 廊坊 065300)

目的 探讨加减抵挡汤对痰瘀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144例痰瘀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重组人胰岛素30/70皮下注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减抵挡汤口服,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的差异。结果中药组FPG、HbA1c、FIns、HOMA-IR、ISI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加减抵挡汤能够进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IR。

加减抵挡汤;痰瘀;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是有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征,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内脏型肥胖等有关。IR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缺陷[1],在糖尿病病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临床实践发现痰瘀型糖尿病患者的IR较明显。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对动物胰岛素抵抗有较好效果,本研究观察加减抵挡汤对痰瘀型糖尿病患者的IR影响,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在大厂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内科就诊的,中医辨证为痰瘀型糖尿病患者14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72例,对照组72例。病例诊断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随机血糖≥11.1 mmol/L,或②空腹血糖(FPG)≥7.0 mmol/L,或③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2](所测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痰瘀型主症:①身痛、多痰,或②胸闷、脘痞,或③肢麻、肥胖。次证:倦怠乏力、纳呆呕恶、面色晦暗、口唇青紫、舌下脉络曲张或青紫、舌质晦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厚腻,脉滑或沉涩无脉。符合主症任意1条加次证1项即可确诊本病。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合并有严重心、脑、肝、肾、血液等其他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因药物(激素等)或其他内分泌疾病(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所引起的糖代谢异常者,严重药物食物过敏史患者。

1.2研究方法

1.2.1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方案: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根据标准体质量、劳动强度计算每天总热量,控制饮食,调整为中等运动量。药物治疗以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30R,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30004,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日2次常规治疗。对照组维持基础治疗方案,中药组在基础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加减抵挡汤(法半夏9 g,生白术12 g,水蛭6 g,桃仁10 g,熟大黄15 g,茯苓20 g,陈皮10 g),每日一剂,使用东华原煎药机(型号:YJX20/1+1)煎取药汁200 mL,一次性于午餐后顿服。若患者血糖<3.9 mmol/L或有低血糖症状时则调整胰岛素剂量,保持稳定的饮食及运动,两组疗程均为8周。

1.2.2检测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2 d分别检测FPG、HbA1c、FIns(所测均为上臂静脉血,采血前2 d停用降糖药物)。应用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Ins/22.5,采用李光伟提出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ln(FIns×FPG)]评价胰岛素敏感性[4],以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指数[HOMA-β=20×FIns/(FPG-3.5)]反映胰岛素的分泌。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或中位数(四分位距)表示,符合或经转换符合正态分布的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PG、HbA1c、FIns、HOMA-IR、ISI、HOMA-β水平均明显改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FPG、HbA1c、FIns、HOMAIR、ISI水平均明显改善(P均<0.05);HOMA-β水平无差异(P>0.05)。见表2。

3 讨 论

本研究中,中药组治疗后FPG、HbA1C、FIns、HOMA-IR、ISI、HOMA-β水平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FPG、HbA1c、FIns、HOMA-IR、ISI水平改善更明显,说明加减抵挡汤能进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IR。加减抵挡汤由法半夏,生白术,水蛭,桃仁,熟大黄,茯苓,陈皮组成,具有祛瘀活血通络,健脾化痰利湿之功效。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当今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为过食膏粱厚味,醇酒肥甘,损伤脾胃而致脾胃健运失职,津液布化失常而聚湿生痰。脾胃为气血之海,痰湿停聚,必然导致气血运化障碍,而致气滞血瘀,痰浊瘀血既是脾胃损伤之病理产物,又因为其特性黏腻重浊,易入里入络,而成为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医门法律》有言:“营气自内所生诸病,为血为气,为痰饮,为积聚,种种有形,势不能出于络外,故经盛入络,络盛返经,留恋不已。”所以痰瘀为糖尿病的主要病邪。现代研究表明:IR是人类疾病存在的普遍现象,在糖尿病的发病有重要作用。近年有关IR的研究继续深入,如阐释了多种炎性因子致IR的机制,IR的表现存在器官组异质性和不均一性,以及IR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5]。IR产生的机制是十分复杂的和多环节的,包括受体前,受体水平和受体后抵抗。中医药对疾病的作用往往是综合作用的体现,这是中药治疗IR的优势和特点[6]。IR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学痰瘀证候相似。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抵挡汤有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6]。本课题组在临床上应用加减抵挡汤治疗痰瘀型糖尿病,疗效良好。本研究也显示了加减抵挡汤对IR的影响。外源性胰岛素有可能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升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率[7],加减抵挡汤能够改善IR,也就为控制外源性胰岛素用量提供了可能。据现代药理研究,祛痰化瘀药物具有稳定细胞膜、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凝聚、改善微循环功能[8]。所以加减抵挡汤治疗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FPG、HbA1c、FIns、HOMA-IR、ISI、HOMA-β的水平比较

本研究表明,通过应用加减抵挡汤治疗痰瘀型糖尿病8周后,IR改善较单纯基础治疗改善明显。两组治疗后HOMA-β无差异,说明加减抵挡汤作用机制应为胰外作用。本研究未能涉及加减抵挡汤对炎性因子以及血脂、血流变指标的影响。应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推进。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病率超过80%,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引发T2DM的始动因素[9-10],研究IR病理机制及有效治疗药物,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糖尿病相关的病死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减抵挡汤作为一种有效改善IR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4-805.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4]李秀钧.代谢综合征[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6-90.

[5]陆召麟,宁光.内分泌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6-217.

[6]邝秀英,朱章志.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及思路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5):85-87.

[7]高若愚,曲竹秋,常柏.抵挡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ICAM-1作用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2):143-145.

[8]宁光,毕宇芳.胰岛素应用适应证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学,2006,26(17):1299-1301.

[9]曹晶晶,杨卫杰.化痰祛湿行气活血法治疗痰瘀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5-26.

[10]谢利芳,许志华,郭凯霞.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15):3664-3672.

R587.1

B

1671-8194(2015)23-0189-02

2013年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科技支撑项目(项目编号:2013013088)

猜你喜欢

抵抗胰岛素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