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2015-10-25张小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乳化内皮细胞白内障

龚 珂 张小玲*

(1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陕西 西安 710061;2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陕西 西安 710004)

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龚 珂1,2张小玲1*

(1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陕西 西安 710061;2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陕西 西安 710004)

目的 对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实验组行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模式超声乳化治疗。结果采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实验组在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采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眼部功能。

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治疗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各种新型的医疗方法应运而生。白内障作为眼部病变的一种形式,它对人们视觉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很多患有白内障的患者甚至会有失明的危险。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一种创伤面很小的微创手术,正由于它在手术创伤面以及恢复速度上具有优势,当前已经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白内障治疗方法[1]。扭动模式超声乳化作为新兴起的一种乳化治疗白内障形式,它不仅能够加快白内障超声乳化的速度,还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对眼角膜产生的危害。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晶体核硬度对平均乳化时间、超声能量影响统计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53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大为82岁,最小为49岁。将这些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27例,实验组采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经过我院一系列的检查,这些患者均没有其他眼部疾病及病变,并且在之前都没有接受过眼科手术。患者的视力水平基本介于眼前手动与0.4之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患病程度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相关医护人员不仅要将两组患者手术进程中的平均超声能量数据记录下来,还要对患者超声乳化时间进行记录。接受了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都要进行视力检测以及角膜水肿检测,还要在手术完成后的第1个月以及第3个月进行角膜内皮镜检查,以此来统计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内皮数量[2]。我院对这些临床资料以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探究。

1.3统计方法: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超声能量以及超声乳化时间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P<0.05证明,组间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乳化时间以及超声能量的相关数据:采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平均超声能量使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Ⅱ级硬度核乳化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而Ⅲ~Ⅴ级硬度核乳化时间与对照组则没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角膜水肿程度比较: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角膜水肿程度进行检测,术后第1天实验组患者角膜水肿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角膜水肿程度没有明显分别(P>0.05),见表2。视力矫正程度进行检测与记录,结果发现,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总体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术后第1天以及1周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5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视力矫正程度数据之间差距不大。见表4。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角膜水肿程度比较表[眼数(%)]

2.3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数据比较: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进行统计与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统计表(%)

2.4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矫正情况数据比较: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表[眼数(%)]

3 讨 论

作为新兴的医疗技术,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来说,无异于一种福音。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手术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对患者角膜的损害度,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技术原理是通过速度为32000次/秒的弧形针快速扭动而产生的超声震动[3]。这种技术原理能够使乳化针头处具有更大的结构能量,使得受用于眼部晶状体核的作用力增大。除此之外,扭动模超声乳化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因此手术切口也就比较小,从而提高了白内障患者的恢复速率,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与传统模式的乳化手术相比,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手术的操作流程以及环节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4],因此便于临床医师的掌握与操作,在提高白内障治疗质量的同时,又不会给临床医师造成太大的压力。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知道,采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实验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乳化时间以及平均超声能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手术不但能够缩短患者手术用时,还能够有效维护患者的眼部细胞活性[5]。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的角膜水肿情况较比对照组患者也要低得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实验研究结果还表明,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以及1周的最佳矫正视力(≥0.5)的患者数量要明显多于对照组,这与角膜水肿情况对比结果具有一致性,因此,采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的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要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模式的对照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同时为患者带来光明。

综上所述,采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且手术进程中对角膜的伤害度减小,能够有效保护白内障患者的眼部结构与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应该得到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1]黄建宇,杨静,包著妍,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两种模式和两种切口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4):118-120.

[2]薛春燕,石尧,丁颖,等.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的临床应用[J].江苏医药,2012,38(6):692-693.

[3]李成钢.扭动模式与往复模式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对比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4(1):50-53.

[4]俞小莉,王林农,刘洋,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三种方法的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4(2):239-242.

[5]赵燕,赵延涛,王国强,等.扭动模式与纵向模式超声乳化术在老年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5486-5487.

Clinical Torsional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Surgery

GONG Ke1,2, ZHANG Xiao-ling1*
(1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2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Xi'an Fourth Hospital, Xi'an 710004,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orsional mode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and cataract extraction.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cataract were treated by group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twist mode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treated by torsional mode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ocular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the twist mode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with cataract.

Twist mode; Phacoemulsification; Treatment

R776.1

B

1671-8194(2015)23-0026-02

猜你喜欢

乳化内皮细胞白内障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黄芪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